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2)
2023(11896)
2022(9885)
2021(8956)
2020(7966)
2019(18192)
2018(18170)
2017(35761)
2016(19677)
2015(22365)
2014(22844)
2013(22753)
2012(21152)
2011(18770)
2010(19304)
2009(18414)
2008(18947)
2007(17507)
2006(15518)
2005(14470)
作者
(58483)
(49204)
(49038)
(46633)
(31343)
(23464)
(22333)
(19215)
(18322)
(17801)
(16577)
(16472)
(15919)
(15428)
(15427)
(15118)
(14806)
(14686)
(14302)
(14031)
(12300)
(12226)
(12107)
(11212)
(11027)
(10981)
(10974)
(10908)
(9950)
(9801)
学科
(92298)
经济(92177)
(88520)
(79445)
企业(79445)
管理(73875)
方法(43264)
数学(34293)
数学方法(33939)
(30769)
(30378)
业经(29131)
中国(22599)
(22473)
财务(22439)
财务管理(22400)
农业(21498)
企业财务(21198)
(19389)
技术(18188)
(16609)
理论(16504)
(16428)
贸易(16422)
(15929)
(15891)
(15350)
地方(15071)
(14950)
(13905)
机构
学院(298538)
大学(294088)
(126903)
经济(124345)
管理(118906)
理学(101364)
理学院(100340)
管理学(98735)
管理学院(98199)
研究(94570)
中国(76251)
(62004)
(61206)
科学(56603)
(52245)
(48976)
财经(48181)
(47249)
中心(44276)
研究所(43767)
(43461)
业大(43258)
农业(41077)
北京(39388)
经济学(38338)
(37206)
(35649)
师范(35324)
财经大学(35209)
经济学院(34773)
基金
项目(185671)
科学(147347)
研究(136550)
基金(135321)
(116301)
国家(115221)
科学基金(100076)
社会(87295)
社会科(82732)
社会科学(82708)
(73781)
基金项目(71377)
自然(64675)
自然科(63210)
自然科学(63193)
教育(62907)
自然科学基金(62137)
(60721)
资助(56116)
编号(55638)
成果(44826)
(41568)
重点(41496)
(40821)
(40006)
(39643)
课题(37737)
创新(37342)
教育部(35814)
科研(35530)
期刊
(146938)
经济(146938)
研究(86789)
中国(57395)
(52532)
(48748)
管理(47917)
学报(42249)
科学(40697)
农业(32778)
大学(32385)
学学(30636)
技术(29078)
(28416)
金融(28416)
教育(26899)
业经(26010)
财经(24840)
经济研究(22398)
(21440)
问题(19773)
(19678)
技术经济(18247)
(15805)
财会(15638)
统计(15185)
商业(15086)
现代(14599)
世界(14396)
(14139)
共检索到45280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立富  王兴化  
企业管理层对劳动关系控制权的扩大及政府直接干预的减小,减弱了雇员的集体力量,严重的非均衡问题在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系统中重现,并表现出了持续的非均衡倾向。严重的非均衡问题使现代企业劳动关系系统规则的结构及比例发生了改变,低工资、贫困与劳资冲突日益严重。集体谈判机制和雇员参与机制能够对管理层的控制权形成有效的制衡,现代劳动关系系统应主要通过提高雇员的民主参与水平来缓解持续的非均衡问题,雇员参与将成为未来公共政策干预和支持的重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寿菊萍  郭继强  
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正处于从状态依存走向均衡合作的调整过程。总体上,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根植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呈现出状态依存性。民营企业在"相对弱资本与绝对弱劳动"基础上寻求合作博弈或博弈均衡合作,将是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较为长期的演化趋势。与企业层面相比,行业层面的三方协调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优化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一方面要强化对劳动力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的"双维护",构筑劳资博弈的"双底线",让劳资双方在力量较为均衡的基础上平等有效地合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营造尊重规则、恪守诚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锦  刘洪  
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矛盾突出,必须从新的视角加以考察,研究制订合理对策和措施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该文提出权力均衡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途径,应以此为方向调整主体行为,使得劳动关系稳定有序。进而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的权力失衡问题,认为观念上重视权力均衡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并在宏观调控和劳资双方主体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文章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走向权力均衡的难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锡斌  费显政  
本文在简要评介了迄今理论界对企业环境分析的视角的基础上,将经济学中的非均衡性概念引入到对企业环境的分析中,分析了企业环境非均衡性的内含、来源、状态;非均衡性分析与其他企业环境分析维度的关系以及非均衡性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并指出非均衡性是企业调适的基础和前提;最后探讨了企业对环境非均衡性的管理和应用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聪  
本文从价值本体论、价值度量论与价格变动论三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展开分析与比较,提出客观价值的主观评价度量标准,首次分析了由马克思所确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质上乃是主观评价标准的新思想,从而论述了二者的原则性分歧与学术上的互补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渠海雷  邓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成一  
当前,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关系的核心问题。企业劳动关系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产生除了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原因外,还有国家管理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玉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融资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反映市场经济本质的新型融资机制——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已逐步建立起来,并居于主导地位。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制度性及历史性原因,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严重的非均衡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效应。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所存在的非均衡性及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王兴化  
本文在企业劳动关系中研究雇员的适度劳动问题,分析在传统企业组织和现代企业组织中适度劳动的不同形成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的被动过劳相比,在现代企业组织中,雇员过劳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雇员的适度劳动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企业劳动关系的民主化是有效控制雇员过度劳动并实现新型适度劳动的根本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向阳  魏佳琪  
本文分析不同形式的劳动合同期限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探讨企业应如何确定劳动合同期限、调整劳动合同期限结构,从而发挥劳动合同期限在协调劳动关系稳定性与灵活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丽  
农户分析方法是农业经济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参照微观分析中厂商和消费者理论,农户在利润最大化处进行生产,并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效用最大化选择达到经济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农户作为价格接受者,在外生工资下达到经济均衡,但在非完备市场下,农户以市场的非完备条件为约束进行最优经济选择,均衡工资内生决定。本文在对完全竞争市场下农户均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非农就业机会有限及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两种非完备市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市场条件是应用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的关键前提,否则将得出错误结论,甚至达到相反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建波  宋健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根据信息是否对称分析了企业管理中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委托—代理行为的均衡路径,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委托方和代理方未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及其优化选择,认为信息不对称对委托—代理的影响很大,但追求信息的完全对称在实践中既不现实也不经济。企业所有者是否发生委托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经营者的尽职程度,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的约束机制,使所有者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经营者的信息,对于减少聘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是有帮助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俞超  
我国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通过构建一个银行、企业两部门模型,本文探索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差距能够保持甚至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扭曲、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实体经济有效融资不足和资产价格泡沫将导致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资本比例不能回到稳态,从而使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增强利率的市场定价机制、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将有助于促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收益率平衡,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