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9)
- 2023(10897)
- 2022(8674)
- 2021(7959)
- 2020(6776)
- 2019(15082)
- 2018(15040)
- 2017(28889)
- 2016(15739)
- 2015(17735)
- 2014(17947)
- 2013(17586)
- 2012(15993)
- 2011(14174)
- 2010(14755)
- 2009(14512)
- 2008(15028)
- 2007(13812)
- 2006(12599)
- 2005(12134)
- 学科
- 业(82421)
- 企(77331)
- 企业(77331)
- 管理(70890)
- 济(70082)
- 经济(69940)
- 财(29030)
- 业经(28519)
- 方法(26718)
- 农(24980)
- 务(21473)
- 财务(21439)
- 财务管理(21411)
- 制(21209)
- 企业财务(20284)
- 数学(17856)
- 农业(17802)
- 中国(17634)
- 数学方法(17595)
- 技术(16822)
- 体(15876)
- 理论(15818)
- 策(15332)
- 划(14920)
- 和(14146)
- 体制(13869)
- 企业经济(12666)
- 经营(12228)
- 银(11986)
- 银行(11979)
- 机构
- 学院(238411)
- 大学(233452)
- 济(102012)
- 经济(99980)
- 管理(96453)
- 理学(81363)
- 理学院(80609)
- 管理学(79642)
- 管理学院(79188)
- 研究(73148)
- 中国(61331)
- 财(54922)
- 京(48881)
- 财经(41710)
- 科学(39871)
- 江(38883)
- 经(37494)
- 所(36138)
- 农(35423)
- 中心(33482)
- 研究所(31365)
- 北京(31112)
- 经济学(30522)
- 州(30508)
- 财经大学(30363)
- 业大(29723)
- 商学(27997)
- 商学院(27762)
- 范(27756)
- 师范(27566)
- 基金
- 项目(141693)
- 科学(114260)
- 研究(109741)
- 基金(104036)
- 家(87430)
- 国家(86555)
- 科学基金(76914)
- 社会(72110)
- 社会科(68187)
- 社会科学(68168)
- 省(56012)
- 基金项目(54385)
- 教育(50059)
- 自然(47308)
- 自然科(46206)
- 自然科学(46195)
- 自然科学基金(45446)
- 划(45105)
- 编号(44623)
- 资助(41683)
- 成果(37259)
- 制(33709)
- 业(33366)
- 创(32747)
- 部(32031)
- 重点(31409)
- 课题(30913)
- 发(29948)
- 创新(29637)
- 性(29509)
- 期刊
- 济(128153)
- 经济(128153)
- 研究(76381)
- 中国(49504)
- 财(48703)
- 管理(43282)
- 农(35613)
- 科学(29407)
- 学报(27970)
- 融(25766)
- 金融(25766)
- 教育(24973)
- 农业(23761)
- 大学(23252)
- 业经(22912)
- 技术(22732)
- 财经(22260)
- 学学(21964)
- 经(19232)
- 经济研究(18784)
- 问题(16564)
- 财会(14255)
- 业(14004)
- 技术经济(13883)
- 现代(12864)
- 贸(12761)
- 会计(12708)
- 世界(12079)
- 商业(11685)
- 经济管理(11257)
共检索到37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华
企业形态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盲目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并将其作为企业改革的唯一努力方向并不一定正确。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强,现代企业制度也日益显示出其弊端。比如其忽视代理成本因素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变化。在我国的实践中,国企改革过于强调产权和委托代理等理论,而忽视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重要作用,在贯彻政企分开时则一方面未能区别对待各类国有企业,另一方面未真正下决心割断企业和政府的直接联系。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在借鉴西方先进理论的同时把精力主要放在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克任
一、关于产权明晰现在人们都普遍认为,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但产权明晰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涉及到如何理解产权。所谓产权,简单地讲,就是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权在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炼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志加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产权理论的若干问题厦门大学财金系庄志加产权明晰和产权的可交易性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本质特征。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国有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首先应明确产权理论的几个认识问题。一、统一“产权”含义的认识目前,理论界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宁宁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企业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思路是“放权让利”,这一思路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把中央、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当作改革的主线,二是忽视了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不过,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有其历史必然性。因为那时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上存在种种的思想障碍,学术界不可能对制度方面的问题作大胆的评批。因此,尽管中央、国务院几乎每年都要发布一个有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文件,企业却一直活不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人们常常忽视的原因,即在搞活其他各种经济成份的同时,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实际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税负担却不断加重。这是造成目前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问题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课题组一、对当前国有企业基本状况的评价1.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趋势对于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一种是全盘否定,认为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包袱,国有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缪长江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若干问题探讨缪长江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因此,本文拟结合国有建筑企业改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远未被广大建筑企业所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速建
国有企业在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曾采用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归纳起来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试图在原有的那种适应产品经济体制的传统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对国有企业进行修修补补。比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制等,且这种修修补补本身还存在着许多的失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增强
一、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大体萌发于16世纪,确立于17世纪,发展于18世纪,成熟于19世纪,完善于20世纪。它的产生、发展与存在,起初都是出于集资兴办大型企业的需要。所以,现代企业制度就其本质而言,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个范畴。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已赋有时代新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一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反复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成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国有企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问题剖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日新
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按企业的盈亏 状况,首先抓哪一类?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国有企业按盈亏状况,大体分为三类,即:1/3明亏,1/3潜亏,1/3盈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抓哪一类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忠海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叶忠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伴随企业的改制,从上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出发,必然会对企业教育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产权清晰,这就要求重新明确企业教育资源归属和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顾安民
关于我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顾安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大明
农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的若干思考贾大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农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改变农垦与国家的政企、产权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思路,运用这种改革模式,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同时这种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多见物少见人;公众治理薄弱;未考虑与国情的契合性;未考虑到生产组织变迁的新趋势。本文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反思和检讨,指出推进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模式 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