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6)
2023(10809)
2022(8491)
2021(7609)
2020(6556)
2019(14305)
2018(14191)
2017(26911)
2016(14672)
2015(16501)
2014(16341)
2013(16082)
2012(14463)
2011(12769)
2010(13032)
2009(12575)
2008(12882)
2007(11805)
2006(10559)
2005(10050)
作者
(42026)
(35280)
(35250)
(33385)
(22624)
(16705)
(15771)
(13494)
(13255)
(12609)
(12200)
(11871)
(11609)
(11333)
(11155)
(10549)
(10416)
(10276)
(10226)
(10002)
(8875)
(8815)
(8569)
(8198)
(7952)
(7878)
(7826)
(7766)
(6949)
(6857)
学科
(79385)
(74920)
企业(74920)
管理(66266)
(63394)
经济(63273)
业经(27286)
(26994)
方法(24549)
(23290)
(20579)
财务(20558)
财务管理(20538)
企业财务(19481)
(19222)
农业(16848)
数学(16617)
数学方法(16462)
技术(16328)
中国(15051)
(14796)
(14221)
(13974)
(13220)
体制(13141)
理论(12704)
企业经济(12292)
经营(11810)
技术管理(10798)
(10138)
机构
学院(217619)
大学(211580)
(91685)
经济(89922)
管理(88374)
理学(75086)
理学院(74365)
管理学(73489)
管理学院(73077)
研究(67855)
中国(55956)
(48354)
(43940)
科学(38902)
财经(36973)
(36179)
(35438)
(33765)
(33421)
中心(31258)
研究所(29827)
业大(29753)
农业(28168)
北京(27281)
(27072)
经济学(27035)
财经大学(26980)
商学(25774)
商学院(25549)
(24908)
基金
项目(137483)
科学(110896)
研究(102991)
基金(101707)
(87433)
国家(86602)
科学基金(76402)
社会(67463)
社会科(63886)
社会科学(63870)
(54522)
基金项目(53896)
自然(48723)
自然科(47584)
自然科学(47574)
自然科学基金(46807)
教育(46143)
(44446)
编号(40983)
资助(39870)
(33689)
成果(32731)
(32172)
(32133)
重点(31006)
(30563)
(29406)
创新(29121)
课题(28292)
国家社会(28010)
期刊
(111649)
经济(111649)
研究(65507)
中国(45131)
(42915)
管理(39493)
(35096)
科学(29628)
学报(28532)
农业(23777)
大学(23041)
学学(22105)
(21166)
金融(21166)
技术(20721)
业经(20617)
财经(19313)
教育(19038)
经济研究(16660)
(16644)
(14871)
问题(14156)
财会(13099)
技术经济(12716)
现代(11942)
会计(11239)
世界(10728)
(10710)
商业(10682)
经济管理(10186)
共检索到337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佑生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具有法人财产权,并且有独立经营和支配法人财产的权利。如果不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约,产权资本就会在经营过程中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侵占所有者的利益。相对来说,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和企业的独立经营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企业法、公司法等可以规范和保障企业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也为法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鸣  李玉根  
文章认为,长期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和根本特征,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作翔  鲁吉安  
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与特征刘作翔,鲁吉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并把"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界定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标志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公司法和其他工商法规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规范,以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为运行条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产权边界清楚。即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三层次的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荣兆梓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以大公司为典型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为:以有限责任制为标志的公司法人制度,专业经理人员拥有企业管理的实际控制权;统分结合的"多单位"企业组织结构。从市场经济的总体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为:企业形式高度多样化;组织调整高度灵活;具有特定产权和组织形式的大型、特大型企业在整个企业群体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我国现实出发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应为: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政企职责分开;内部科学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泽荣  
中国改革进入第三个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仍是基本内容之一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 2 5个基本特征 ,提出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七大问题 :(1)实行政企分开 ;(2 )改革企业经理由政府任命制度 ;(3 )剥离企业社会职能 ;(4 )改革企业的劳动制度 ;(5 )对企业的组织进行改革 ;(6)大中型企业头脑与肢体分离 (即总部与生产厂分离 ) ;(7)把企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知识和知识创新发展的轨道。作者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岳坚  单永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颜志强  
析《公司法》对凸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意义颜志强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社会要求的角度来讲,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顺宝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三点思考吴顺宝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体现企业法人财产占用量的真实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不论是改制成国有独资公司,还是多元经济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基础产权关系必须清晰,这就是要用法律形式来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提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最重要的一个进展。 围绕企业改革目标,特别是公司制问题发生分歧反映了我们在通向市场经济道路上经常遇到的一个带有方法论意义的问题,即某些“中国特色”是否足以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失灵”?在以往的企业改革中,经常表现出某些硬要“创造”出与市场经济通行做法有所不同的“模式”的倾向,以显示出“中国特色”。但搞来搞去总找不到出路,不仅贻误了有利的改革时机,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文科  龚益鸣  
当改革不能从上层建筑的层面、从权力利益结构的层面对经济关系作出根本性调整时 ,单纯企业制度的改革只能催生出某种特殊的“双轨制”。渐进式改革就全局而言 ,可以减少社会震荡 ,其社会成本比一揽子计划要低廉得多。但单从企业制度来看 ,希望不伤筋动骨 ,只采取一定的修补措施而收获企业改革的全功 ,不但不现实 ,而且会造成企业功能的紊乱 ,出现病态运行。整个经济社会的利益调整 ,目的是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出台提供必不可少的客观环境。只有这种调整成功后 ,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标准的企业制度改革才能顺利展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亚男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解决产权问题;二是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主要是职工的如何定位并如何实现的问题。前者作为全社会的焦点一直备受关注,在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翟林瑜  
一、日本经济与企业的发展 日本经济奇迹的直接创造者是日本的企业。那么,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又是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呢?我们不妨在就日本的企业制度进行考察以前首先粗略地回顾一个战后日本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之路。 1.经济复兴期(1945—1955年)。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的劳资争端不断发生。但是由于新一代经营者不同于财阀时代的经营者,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劳资纷纠的经营方针。所谓的以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为标志的日本式经营就是基本上以大企业为中心在那时形成的。此外,进入5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通过现场视察和技术转让开始着眼于引进美国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并通过各种改良使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