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6)
- 2023(10980)
- 2022(8761)
- 2021(7927)
- 2020(6746)
- 2019(14932)
- 2018(14760)
- 2017(28105)
- 2016(14938)
- 2015(16460)
- 2014(16423)
- 2013(16024)
- 2012(14330)
- 2011(12570)
- 2010(12917)
- 2009(12605)
- 2008(12818)
- 2007(11912)
- 2006(10581)
- 2005(9995)
- 学科
- 业(82683)
- 企(78477)
- 企业(78477)
- 管理(70085)
- 济(64032)
- 经济(63914)
- 业经(27981)
- 财(26771)
- 方法(24704)
- 农(22651)
- 务(20428)
- 财务(20407)
- 财务管理(20386)
- 技术(19845)
- 制(19441)
- 企业财务(19332)
- 数学(16599)
- 中国(16461)
- 数学方法(16461)
- 农业(16422)
- 体(14843)
- 划(14513)
- 策(14277)
- 理论(13708)
- 技术管理(13677)
- 体制(13186)
- 和(13153)
- 企业经济(12478)
- 经营(12185)
- 银(10773)
- 机构
- 学院(218173)
- 大学(211839)
- 济(94105)
- 经济(92376)
- 管理(92076)
- 理学(78469)
- 理学院(77788)
- 管理学(77012)
- 管理学院(76583)
- 研究(64705)
- 中国(54021)
- 财(48528)
- 京(43423)
- 财经(37116)
- 江(35210)
- 科学(35191)
- 经(33513)
- 农(32344)
- 所(30819)
- 中心(30008)
- 业大(28023)
- 经济学(27660)
- 州(27127)
- 财经大学(27085)
- 商学(27065)
- 北京(27021)
- 研究所(26910)
- 商学院(26830)
- 农业(24998)
- 经济学院(24791)
- 基金
- 项目(136646)
- 科学(111309)
- 研究(105382)
- 基金(100702)
- 家(84999)
- 国家(84166)
- 科学基金(75645)
- 社会(70008)
- 社会科(66437)
- 社会科学(66423)
- 省(55285)
- 基金项目(53394)
- 教育(47372)
- 自然(46921)
- 自然科(45880)
- 自然科学(45870)
- 自然科学基金(45175)
- 划(44050)
- 编号(41638)
- 资助(38855)
- 创(35710)
- 业(34023)
- 成果(33182)
- 制(33147)
- 创新(32218)
- 部(30451)
- 重点(30112)
- 发(29364)
- 课题(28919)
- 国家社会(28889)
- 期刊
- 济(113972)
- 经济(113972)
- 研究(67061)
- 中国(47293)
- 财(43290)
- 管理(42866)
- 农(31883)
- 科学(27273)
- 学报(24678)
- 技术(22202)
- 融(22093)
- 金融(22093)
- 农业(21595)
- 教育(21496)
- 业经(21165)
- 大学(20886)
- 学学(19841)
- 财经(19511)
- 经济研究(17025)
- 经(16879)
- 问题(14220)
- 业(13967)
- 技术经济(13803)
- 财会(13110)
- 现代(12150)
- 科技(11789)
- 会计(11440)
- 商业(11229)
- 世界(10685)
- 贸(10663)
共检索到33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霍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与政企分开霍军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及运作有赖于其他制度条件的配合,政企分开就是其中关键的配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大悟
政企分开──上海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创造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良好条件王大悟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政企分开。然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管理,既有观念的转变和利益的调整,也有改革实践中的操作难度。在市场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祥荣
“政企分开”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运作金祥荣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及政企分开问题,在理论认识和机制安排上都大大深化了,已不再是停留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原则等浅层问题的讨论上,而是在政府干预或调节的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清泰
作者认为,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近20的改革实践表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政企分开势在必行。政企分开,其目标是政府部门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但与此同时,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职能必须到位。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性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金英
文章在介绍和探讨市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具体对策,即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改革运输组织,积极适应市场;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市场。
关键词:
铁路 企业 市场 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平 崔钊 孔东风
关于政企分开的研究张志平崔钊孔东风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中央又把政企分开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之一提了出来。去年,江泽民总书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隋英杰
随着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并将在现代国有企业试点实施,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将由行业制度型转向准则规范型,加之“两权三层次”的国有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现代国有企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活动越来越具有微观性,与之相适应。企业将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并按照所有者意志制定企业的财务政策。
关键词:
会计政策 财务政策 财会制度设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清泉 吴国春 李欣 曹玉昆
回顾了国家的林业政策,梳理了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要素,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基于政企分开的政策因素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分别从企业转型能力、企业转型意愿和企业转型方向3个方面阐述政企分开政策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政企分开政策驱动下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从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培育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组织平台化转型路径和构建品牌转型路径3个方面进行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关键词:
政策驱动 政企分开 转型路径 森工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平
政企合作还是政企分开──兼论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孙平政企分开可以解决旧体制下政企不分的弊端,但要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单靠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必须政企合作。一、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一)国内外跨国公司实力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