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2)
2023(10716)
2022(8390)
2021(7597)
2020(6568)
2019(14547)
2018(14430)
2017(27737)
2016(15096)
2015(16710)
2014(16738)
2013(16427)
2012(14796)
2011(13029)
2010(13371)
2009(12967)
2008(13249)
2007(12218)
2006(10873)
2005(10408)
作者
(42381)
(35593)
(35534)
(33652)
(22830)
(16764)
(15993)
(13592)
(13428)
(12813)
(12273)
(11862)
(11714)
(11479)
(11238)
(10691)
(10688)
(10440)
(10236)
(10080)
(9003)
(8836)
(8523)
(8240)
(8012)
(7969)
(7866)
(7857)
(7017)
(6972)
学科
(81481)
(77108)
企业(77108)
管理(69436)
(67593)
经济(67477)
(28452)
业经(27771)
方法(27089)
(23179)
(21598)
财务(21577)
财务管理(21553)
企业财务(20506)
(20272)
数学(19099)
数学方法(18944)
技术(17338)
农业(16800)
中国(16195)
(15983)
(14543)
(14391)
体制(14309)
(13154)
理论(13026)
企业经济(12433)
经营(12163)
技术管理(11731)
(10379)
机构
学院(224480)
大学(218754)
(97541)
经济(95793)
管理(92061)
理学(78646)
理学院(77909)
管理学(77062)
管理学院(76624)
研究(68425)
中国(56043)
(50403)
(45065)
财经(38942)
科学(38034)
(35858)
(35571)
(35215)
(33477)
中心(30998)
业大(30171)
经济学(29472)
研究所(29450)
财经大学(28465)
北京(27945)
农业(27657)
(27475)
商学(27117)
商学院(26892)
经济学院(26511)
基金
项目(140886)
科学(114104)
研究(106202)
基金(104688)
(88978)
国家(88145)
科学基金(78506)
社会(70612)
社会科(67014)
社会科学(66998)
(55937)
基金项目(55307)
自然(49361)
自然科(48228)
自然科学(48216)
教育(48118)
自然科学基金(47463)
(45119)
编号(41883)
资助(41589)
(34134)
成果(33575)
(33108)
(33007)
(31884)
重点(31528)
(30145)
创新(29968)
国家社会(29393)
课题(28959)
期刊
(116954)
经济(116954)
研究(67702)
中国(45024)
(44915)
管理(41284)
(34506)
科学(29596)
学报(28487)
大学(23407)
农业(23297)
学学(22533)
(21967)
金融(21967)
技术(21649)
业经(21367)
财经(20745)
教育(19138)
(17924)
经济研究(17898)
问题(15126)
(14328)
技术经济(13551)
财会(13470)
现代(12305)
商业(11461)
会计(11312)
(11253)
世界(11252)
经济管理(10624)
共检索到343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仕明,唐小我  
现代企业产权呈现多重多维的复杂结构。产权制度 ,既是一种权利和利益分配制度 ,因而是一种资源配置制度与激励机制 ,同时 ,产权本身亦是一种需要优化配置的资源 ,产权配置应当围绕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展开 ,“智能雇佣资本”是经济知识化时代企业产权配置的逻辑选择。本文据此探讨了企业产权结构、产权配置、激励机制设计 ,并定量分析了产权化激励机制的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论产权结构及其激励机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理论探讨刘小玄(一)名义产权与实际产权根据现代产权理论的定义,所有权、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的基本财产权利,它们构成了完整的企业产权束。对于产权。阿尔钦还有这样的定义,即:"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海  张道卫  
中国经济在保持近 2 0年快速持续增长的同时 ,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特别是近 1 0年里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 ,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不断扩大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森林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森林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长富  
现代企业强调人本管理,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是每一个企业经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从企业产权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工资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企业文化建立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广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构建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阐述了企业负责人激励机制建立中应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有效激励企业负责人,建立富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娟  
企业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因素,本文对构建企业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构建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炜  温金林  于英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在产权关系的不断重组和改造的基础上获得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得新的具有较好激励效果的产权制度的。“拥有许多属性的资产的不同子集总是倾向于由不同类型的人们所占有”,也就是要由那些最能发现和挖掘这种资产属性的潜在价值的人们所实际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江驰  谢朝武  
酒店分散型激励机制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型激励机制。该文章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分散型激励机制的内涵体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证检验。文章对H酒店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多阶段调研,并对酒店40位各层级人员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总结出了分散型激励机制的内涵结构及其成效。文章提出,酒店分散型激励机制是以员工综合工作价值为目标导向,酒店运用多种分散型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工作动机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具有激励主体分散、激励目标分散、激励方式分散和激励因素分散等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研究建构了分散型激励机制、激励态度、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专注等变量间的融合影响框架,并对H酒店全体270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酒店的分散型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专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在分散型激励机制和员工工作专注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激励态度对酒店分散型激励机制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志勇   王瑾   张娜   韩炳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是企业创新驱动的基石。然而,当前许多企业资产结构错配严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系统GMM及PSM-DID等方法,考察企业资产结构错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激励机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资产结构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对开发式创新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显示,高管股权激励缓解了资产结构错配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高管晋升激励和高管薪酬激励则加剧两者之间的抑制作用。高管薪酬激励和研发薪酬激励缓解了资产结构错配对开发式创新的负向影响,高管晋升激励则加剧两者之间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结构错配促进了平衡式双元创新,抑制了组合式双元创新。资产结构错配对制造业、专精特新、重资产和低研发强度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对非制造业、非专精特新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轻资产企业开发式创新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有效化解资产结构错配、优化企业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提供经验证据。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而高质量的资产结构配置是企业创新驱动的基石。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资产结构错配问题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系统GMM及PSM-DID等方法,深入考察企业资产结构错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激励机制的调节效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波  王丹  
企业的积极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展的核心,而我国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一直无法深入开展,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无法从合作中获益。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悠久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他们运用财政性激励政策以及非财政性激励政策等多种手段,保障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利益,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借鉴其经验,我国也应从政策法规、财政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激励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