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5)
2023(3156)
2022(2119)
2021(1880)
2020(1344)
2019(3019)
2018(2944)
2017(5165)
2016(2982)
2015(3467)
2014(3447)
2013(3313)
2012(2987)
2011(2672)
2010(2846)
2009(2541)
2008(2509)
2007(2246)
2006(2042)
2005(1844)
作者
(8581)
(7184)
(6925)
(6853)
(4698)
(3436)
(3262)
(2888)
(2631)
(2503)
(2450)
(2393)
(2387)
(2261)
(2135)
(2118)
(2102)
(2060)
(2027)
(1981)
(1725)
(1716)
(1664)
(1660)
(1540)
(1524)
(1520)
(1469)
(1437)
(1398)
学科
(14950)
经济(14933)
中国(8973)
管理(7983)
(5833)
城市(5788)
地方(5655)
城市经济(4134)
(3983)
(3557)
企业(3557)
方法(3544)
业经(3429)
(3423)
环境(3106)
农业(3050)
理论(2976)
数学(2800)
数学方法(2779)
(2680)
方城(2421)
发展(2348)
(2336)
产业(2159)
教育(2086)
(2002)
(1963)
(1946)
地方经济(1891)
(1787)
机构
学院(44485)
大学(44343)
研究(17050)
(16985)
经济(16340)
管理(15237)
理学(12808)
理学院(12552)
管理学(12347)
管理学院(12241)
中国(11242)
(10625)
科学(10290)
(8173)
师范(8150)
(7857)
中心(7166)
(7154)
(7088)
研究所(7055)
师范大学(6834)
(6685)
北京(6592)
(5769)
财经(5679)
经济学(5509)
业大(5325)
(5226)
(5205)
研究院(5073)
基金
项目(30172)
科学(24715)
研究(22796)
基金(21931)
(18833)
国家(18678)
科学基金(16504)
社会(15737)
社会科(14919)
社会科学(14913)
基金项目(11817)
(11320)
教育(10174)
(9961)
自然(9743)
自然科(9540)
自然科学(9540)
自然科学基金(9333)
编号(9092)
资助(7587)
(7185)
成果(7082)
重点(6852)
课题(6845)
国家社会(6789)
(6162)
发展(6094)
(5998)
(5957)
规划(5856)
期刊
(21127)
经济(21127)
研究(16288)
中国(9931)
教育(7008)
城市(6472)
科学(6060)
学报(5470)
管理(5424)
(5040)
(4767)
问题(4757)
(4595)
大学(4394)
技术(4208)
学学(3977)
农业(3503)
现代(3422)
业经(3293)
发展(3069)
(3069)
经济研究(2896)
财经(2851)
资源(2722)
(2582)
图书(2531)
城市问题(2455)
地理(2446)
(2345)
金融(2345)
共检索到6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廷玉  
城市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性存在,除了具有庞大的物质性构成之外,更有复杂而细腻的人文性、社会性构成;城市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而且更有美学功能。然而在近一个世纪的城市发展中,城市变得越来越只适宜于生产和物流,而不适宜居住。现代人还能否实现那种富于诗意的、从容不迫的居住?“宜居城市”的提出为现代城市建设指明了道路。本文意在对宜居城市人文美学内涵进行初浅地梳理,期望对宜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所助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然  易连云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幸福的描述和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教育应使人幸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哲学里对于"思"和"自由审美"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在哲学上的贡献,而且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反思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凯丽  
<正>由巴拉兹·贝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电影美学》一书,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探讨了电影的艺术本性,还论述了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经验总结、功过是非、艺术特点等,至今仍然对研究电影美学和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电影《日瓦戈医生》对主题、人物、音乐、景色等方面的塑造和演绎是电影美学中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电影《日瓦戈医生》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通过主人公日瓦戈医生一生的命运和与其有关的人物折射出俄国恢弘壮阔的历史,主题深刻。电影中出现的人物并不多,地点辗转在莫斯科、西伯利亚、乌拉尔山等为数不多的地域,但却深刻刻画了俄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人民群众的生活实况,尤其表现了在连绵的战争中俄国人民饱受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战争灾难。
关键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进良  
科学型人的消费只有靠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实现。作为科学型的现代人的精神消费也必须讲其科学性。科学的人生要求理性服从感性。不论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都要按科学准则作事,决不能感情用事。现代人消费的追求是质量,质量就是信誉。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经营商品要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准绳。对于企业,利润高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产品。只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人的日常消费无非两大类,一是精神,二是物质。改革开放15年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部门间在1991年做过一次统计,当年有国有文艺表演团体2771个,电视制片厂近20家,图书及音像出版社700多家,音像发行单位超过3000家,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山川  
回顾了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的定义,简述和评价了城市宜居性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国外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应当把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与国内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指导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宜居城市就是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作者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是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有个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并对宜居城市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语潇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朝着大规模、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污染加剧、居住密度过大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重点,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对于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奕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齐桓公时出任齐相,居位四十余年。管仲的人才思想影响着齐国由衰到强、由危到安、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他作为齐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人才管理思想上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先进性,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借鉴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地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壮阔的田园画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乐  
马鞍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长江、湖泊、河流成就了马鞍山独特的城市景象。“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乐  
马鞍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长江、湖泊、河流成就了马鞍山独特的城市景象。"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令1200多年前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宜居城市”的概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宜居城市,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卿前龙  
宜居城市应该同时是宜闲城市,因为城市居民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和收入要求宜居城市充分发挥宜闲功能,宜闲是获得城市居民对宜居认同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外评选宜居城市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宜闲问题在当前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和评价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今后在规划与建设宜居城市时,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居民居住、生产和休闲的关系,要注意将休闲理念融入城市理念,将"乐闲"规划纳入城市宜居规划,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发展社区休闲,让社区休闲承担起城市休闲的主要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丽萍  郭宝华  
界定了宜居城市的概念,探讨了宜居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安全诸方面的内涵,剖析了宜居城市的环境系统,认为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提出宜居城市的七大判别标准———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居住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阐述了宜居城市发展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旨在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