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7)
- 2023(5093)
- 2022(3845)
- 2021(3821)
- 2020(2967)
- 2019(6725)
- 2018(7047)
- 2017(10778)
- 2016(7434)
- 2015(8468)
- 2014(8966)
- 2013(7593)
- 2012(6955)
- 2011(6502)
- 2010(6811)
- 2009(5871)
- 2008(5716)
- 2007(5375)
- 2006(4807)
- 2005(4456)
- 学科
- 教育(19702)
- 济(15127)
- 经济(15098)
- 管理(14366)
- 中国(12666)
- 业(11130)
- 理论(8936)
- 企(8471)
- 企业(8471)
- 学(7915)
- 教学(7307)
- 农(6734)
- 制(5731)
- 体(5465)
- 财(4890)
- 发(4862)
- 发展(4378)
- 农业(4262)
- 展(4254)
- 业经(4195)
- 方法(4162)
- 地方(3868)
- 技术(3756)
- 研究(3754)
- 学法(3734)
- 教学法(3734)
- 革(3721)
- 高等(3638)
- 思想(3521)
- 银(3511)
- 机构
- 大学(93265)
- 学院(89765)
- 研究(37086)
- 教育(28770)
- 管理(24816)
- 济(24061)
- 范(23731)
- 师范(23553)
- 经济(23055)
- 京(22669)
- 科学(22549)
- 中国(20986)
- 理学(20468)
- 理学院(20058)
- 管理学(19393)
- 师范大学(19313)
- 管理学院(19190)
- 所(18952)
- 研究所(17274)
- 技术(16595)
- 江(16563)
- 农(15461)
- 职业(15363)
- 中心(15296)
- 北京(15253)
- 院(13604)
- 财(13115)
- 州(12646)
- 业大(12544)
- 农业(12058)
- 基金
- 项目(55656)
- 研究(48461)
- 科学(44242)
- 基金(34614)
- 教育(31340)
- 家(29877)
- 国家(29427)
- 社会(26219)
- 省(24434)
- 社会科(24322)
- 社会科学(24317)
- 科学基金(23668)
- 编号(23306)
- 划(22625)
- 成果(22432)
- 课题(20642)
- 年(17655)
- 基金项目(16692)
- 规划(14368)
- 重点(14302)
- 资助(13971)
- 项目编号(13744)
- 自然(13544)
- 部(13503)
- 发(13254)
- 自然科(13218)
- 自然科学(13211)
- 性(13030)
- 自然科学基金(12943)
- 度(12762)
共检索到154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章乐
认同的非确定性与认同焦虑;价值相对主义与共识困境;人造风险的蔓延与非安全感是现代人生存焦虑的三个方面。如果说古人是借助外部的力量缓解生存焦虑,那么现代人则是借助自我的力量缓解生存焦虑。然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现代人却遭遇了理性的危机、自我的异化以及自然的"祛魅",结果不仅没有缓解生存焦虑,反而使其不断凸显。由于现代人的生存焦虑与他们错误的价值观念有关,因此,教育就有介入的必要和可能。教育应当引导现代人体认借助自我的力量缓解生存焦虑的限度,具体而言,应当培养现代人合理的理性观、共享的自我观并提升他们的生存境界。
关键词:
生存焦虑 现代人 自我的限度 学校教育
[期刊] 求索
[作者]
蓝江
在乔纳森·克拉里看来,被资本主义控制的数字平台和智能算法,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变成一片数字焦土,在这片数字焦土上的生命变成了无根者。无根之人的形象并非诞生于数字资本主义,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从薇依到本雅明,都以各自的方式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对于扎根于大地的人的生命的刈除,切断了人与世界的联系。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断裂更为极端,使现代人的生命不再扎根于真实的大地,而游荡于由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构成的寒冷的界面上——这个数字化的界面却是生命的焦土。而破除数字焦土的希望,在于被资本主义平台和算法遗漏的剩余数据,延续福柯和本雅明的道路,坚持剩余数据的考古学。唯其如此,现代人似乎才能破除唯利是图的摆渡人卡戎的幻象,建立起新的物体间性的关系。
关键词:
数字焦土 剩余数据 数字资本主义社会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诗鸣
《奔月》是鲁敏对"生存者与现代性焦虑"这一社会性关系的诠释和思考。文章通过文本将目光聚焦于眼下,关注社会现代性产生的焦虑,并重点使居于其间的人通过自救和他救的途径最终生成新的认识,达成与现代性的和解。从生存者与现代性焦虑达成和解的角度解读文本,揭示作家对当下现代性社会的反思以及对生存者的内在理性热烈而真挚的肯定意味。
关键词:
《奔月》 现代性焦虑 生存者 理性 和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兴德
"焦虑"是现代性的普遍性症候,对于中国具有特殊意义。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曾因空前的民族危机、文化危机而引发严重的文化"焦虑"现象。然而,"焦虑"既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百余年来,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由高等教育现代化"追赶者"向"并肩者"的跨越,正在努力向着高等教育现代化"领先者"目标迈进。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怎样走出"焦虑"、重塑"认同"其实质是在一个不均衡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如何辨识"自我"、塑造"自我",努力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有效应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依附"与"自主"的冲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进良
科学型人的消费只有靠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实现。作为科学型的现代人的精神消费也必须讲其科学性。科学的人生要求理性服从感性。不论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都要按科学准则作事,决不能感情用事。现代人消费的追求是质量,质量就是信誉。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经营商品要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准绳。对于企业,利润高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产品。只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人的日常消费无非两大类,一是精神,二是物质。改革开放15年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部门间在1991年做过一次统计,当年有国有文艺表演团体2771个,电视制片厂近20家,图书及音像出版社700多家,音像发行单位超过3000家,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这些年来,常有研究者谈到制约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歧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条腿走路"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也说得非常明白,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被认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但正如本刊卷首曾指出的,这两条腿的境遇实在大相径庭。主要开展非正规高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景贵
人性假设是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性是不同心理学学派间争论的焦点之一,有认同也有分歧。就心理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而言,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因此,重塑现代人性是心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现代人性观 心理教育 人性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云亭 刘远康
新时期城市青年的生存要求由传统静态的"温饱"型标准转变为动态的"发展"型标准。标准的转变和提升与未能满足的心理落差之间的冲突会引发生存性焦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半结构性访谈法对上海青年的生存性焦虑状况展开研究。数据显示,上海青年的生存性焦虑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和差异性等特征。其中,住房焦虑最为严重,超过7成青年对住房感到焦虑,养老焦虑最轻,但也有超过5成的调查对象对其感到焦虑。生存性焦虑会导致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消解政府权威,社会信任流失等不良后果。上海这一特殊的场域是青年群体发生生存性焦虑的基础原因;制度缺失和排斥是其主要原因;生存标准的转变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协调、包容与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缓解上海青年生存性焦虑的基础;社会制度体系的跟进和完善是其制度保障;培育积极向上、理性的社会心态是缓解生存性焦虑的软化剂。
关键词:
上海青年 生存性焦虑 美好生活期待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琦
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兴起对人类的自身定位和自我认同提出有力质问。《弗兰肯斯坦》和《莫罗博士之岛》作为早期科幻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在生物学维度上将肉体性作为人类的本体论存在基础,在伦理学维度上以行为和思想划分人兽界限,在人类学维度上探讨人类本质的丰富内涵,映射出了19世纪新兴的自然科学和传统的宗教神学之间的激烈博弈以及人类自我认同焦虑的宏大主题。至此,人类的自我认同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神—人"二元视域,而是在"神—人—兽"的三元结构中不断游移,在神学和自然科学的夹缝中,寻找人类定义的落脚点。
关键词:
弗兰肯斯坦 莫罗博士之岛 认同焦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雪丽
当前,外语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社交焦虑状况不容乐观;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关系密切;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和降低社交焦虑。本文试图对外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我和谐 社交焦虑 社会支持 相关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任学柱 龚琴
采用自我对话量表考察了366名大学生不同类型自我对话(自我批判、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和社会评价)的使用频率,以及不同类型的自我对话对大学生焦虑心理和冲动性行为倾向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自我管理型自我对话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社会评价型自我对话,使用自我批判型或自我激励型自我对话的频率较低;自我管理型和自我激励型自我对话均负向预测状态和特质焦虑,自我批判型自我对话正向预测状态和特质焦虑;自我批判型自我对话正向预测运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自我激励型自我对话负向预测运动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自我对话 焦虑 冲动性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光华 董好叶
文章以邯郸三所大学的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来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考试焦虑水平对学习成绩有间接的负性作用,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考试焦虑 学习成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