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2)
- 2023(7664)
- 2022(6013)
- 2021(5407)
- 2020(4510)
- 2019(10212)
- 2018(10050)
- 2017(19044)
- 2016(10315)
- 2015(11662)
- 2014(11815)
- 2013(11239)
- 2012(10228)
- 2011(9331)
- 2010(9564)
- 2009(9363)
- 2008(9648)
- 2007(8680)
- 2006(7699)
- 2005(7324)
- 学科
- 济(41471)
- 经济(41389)
- 管理(39860)
- 业(34747)
- 企(31561)
- 企业(31561)
- 方法(16243)
- 财(15306)
- 制(14169)
- 数学(12519)
- 数学方法(12323)
- 业经(11948)
- 中国(11608)
- 农(10733)
- 体(9981)
- 务(9967)
- 财务(9940)
- 财务管理(9921)
- 学(9759)
- 企业财务(9489)
- 理论(9346)
- 体制(8535)
- 银(8095)
- 银行(8086)
- 行(7679)
- 融(7599)
- 金融(7597)
- 技术(7544)
- 划(7213)
- 和(7131)
- 机构
- 大学(156823)
- 学院(154388)
- 济(64665)
- 经济(63260)
- 管理(58970)
- 理学(50562)
- 研究(50136)
- 理学院(50004)
- 管理学(49244)
- 管理学院(48921)
- 中国(38502)
- 财(35044)
- 京(32696)
- 科学(27710)
- 财经(26960)
- 经(24330)
- 所(24032)
- 江(23895)
- 中心(22290)
- 研究所(21294)
- 经济学(20925)
- 北京(20522)
- 农(20251)
- 范(20012)
- 财经大学(19974)
- 师范(19859)
- 业大(19371)
- 经济学院(18530)
- 州(18490)
- 院(18383)
- 基金
- 项目(98376)
- 科学(79057)
- 研究(74689)
- 基金(73128)
- 家(62606)
- 国家(62086)
- 科学基金(54171)
- 社会(49957)
- 社会科(47280)
- 社会科学(47271)
- 基金项目(37810)
- 省(37205)
- 教育(35135)
- 自然(33031)
- 自然科(32233)
- 自然科学(32225)
- 自然科学基金(31698)
- 划(31298)
- 编号(29807)
- 资助(28851)
- 成果(25763)
- 制(24916)
- 部(22912)
- 重点(22447)
- 国家社会(21195)
- 课题(21137)
- 创(20712)
- 教育部(20428)
- 发(20151)
- 性(19871)
共检索到23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纪田 刘卫常
西方产权理论以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为中心,而我国产权理论以人与物之间的财产关系为中心,二者构成应然的产权"二元状态"的内在结构。产权依"状态二元结构"可分置为静态归属性产权和动态利用性产权,这已成为现代产权的发展趋势。人与物之间的归属性产权,属于绝对排他性的特权,独立、单一而且边界清晰;人与人之间的利用性产权,属于不可清晰界定并受多方限制的权利束。分置独立出来的利用性产权有利于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分置时的剩余索取权可使用不完全契约予以配置,产权分置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当人们的财产观念从财富积累转向财富有效利用时,分离利用性财产权才能充分发挥效用;产权的二元分置可推动国家及市场制度变迁,我国的产权保护原则已从平等转向公平,产权二元分置还有利于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实质上进行两权分离,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分工。另需说明的是,产权的二元发展不是两种产权理论的并存,更不是对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小虎
以来源为标准,图书馆制度可以划分为自生自发制度与人为设计制度两种类型。由于形成的方式不同,这两类制度在图书馆组织整合中的作用有很大区别。
关键词:
图书馆 制度 规则 秩序 二元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启亮 陈汉文
会计履约范式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虑市场交易各方诚信预期的基础上,以节约交易成本为标准,选择一种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隐性规定(即公共领域)的组合以形成一套会计技术规范,其中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部分通过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予以执行,会计技术规范隐性规定部分则通过私人惩罚成本保障的自我履约即诚信履约来维护;(2)会计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和会计法律存在功能耦合关系,如果会计法律的强制保障不足,明确的会计技术规范就得不到遵循,就会使会计信息倾向于强势原则;(3)通过有效的声誉市场,可以增加非正式的私人惩罚成本,从而扩大自我履约的范围;(4)两种惩罚机制要均衡,才便于人们形成稳定的事前惩罚预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红
我国城乡经济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而呈现二元特征,我国城乡间的交流方式本身也呈现出一种不对等的二元性。建国以来,不论是商品交换还是资本、劳动力等的要素交流,在市场和计划、经济和行政双重原则和机制作用下,我国城乡间的交换的两极,都表现出区别对待、不相对等的二元性。而反过来,交换形式本身的二元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晓英
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政府的一大难题。多年来 ,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建立地区办事处的模式来解决管理交叉的矛盾 ,但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特殊区域矛盾叠加背后因“二元社会”所产生的制度缺陷 ,说明了不冲破“二元社会”管理制度的桎梏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管理就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文章认为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 ,统筹兼顾 ,建立城乡一体、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的属地化管理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志礼 曲晨
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文章构建了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关键词:
二元结构 测度 国际比较 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经济转轨制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主线为制度变迁,辅线为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原因。当城乡二元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桎梏的时候,借助国际规则的强制力和诱导力,有助于各级政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法
二元结构变迁理论模型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即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可自由流动,而我国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却严重制约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要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把重点放在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上。对如何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关键词:
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要素流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峰 李正彪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容易导致制度"锁定"在低效框架内,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制度建设、区域间公平的财政制度构建受到原来财政制度安排的影响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降低了整体制度的绩效。实现制度变迁路径转换需要推进协调的制度变迁,重点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阻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李凯
纵观世界自然资源管理经验和我国自身实践历程,产权制度建设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基于这一考虑,从权利分置理论与实践的视野,探索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路径,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或有裨益。权利分置理论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权利分置是指在确保国家或集体土地所有制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或多次的权利派生,分置产生若干可以独立存在、权能相对完整的新型权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炜
"三权分置"政策所包含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内涵客观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属性提出"私法"之定位,而理论和实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均提出"公法"属性之要求。通过对法律文本和实际运行的考察,集体土地所有权并未显露出纯然的公法所有权或私法所有权之特性,这一结论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现实逻辑与我国传统公私法二元区分的基础框架难以对接。借助德国行政法的"双阶理论"思维模式,集体土地所有权之法律属性可以理解为"公私交错"的二元构造体系,能够解释"三权分置"视阈下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属性的理论机理。而现实生活中集体土地所有权所体现的亦公亦私之特点及其内在结构体系的融合也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二元构造"之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对于因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侵权,通过保险制度来解决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损害,日益成为众多环境法学者关注的问题。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建立在侵权法和责任保险理论之上,成为解决环境侵权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环境侵权责任保险问题,国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环境责任保险予以干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环境侵权责任保险的模式。我国应构建商业保险和强制保险并存的“二元化”的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
关键词:
环境责任 商业保险 国家干预 强制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