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2)
2023(15476)
2022(13038)
2021(12038)
2020(10348)
2019(23573)
2018(23167)
2017(44736)
2016(23908)
2015(27676)
2014(27750)
2013(27330)
2012(25479)
2011(22874)
2010(23102)
2009(21609)
2008(21494)
2007(19384)
2006(16946)
2005(15324)
作者
(70436)
(59190)
(58935)
(56323)
(37516)
(28397)
(27014)
(23121)
(22422)
(21186)
(20114)
(19871)
(18662)
(18576)
(18364)
(18362)
(17769)
(17630)
(17073)
(16855)
(14884)
(14580)
(14463)
(13558)
(13356)
(13261)
(12953)
(12863)
(12076)
(11699)
学科
(119867)
经济(119745)
管理(71392)
(68332)
(56428)
企业(56428)
方法(49108)
数学(42805)
数学方法(42171)
(29360)
中国(27906)
(27210)
地方(26021)
(25008)
业经(24869)
(19834)
农业(19287)
(18685)
贸易(18676)
(18037)
理论(17123)
(16559)
(16352)
财务(16287)
财务管理(16233)
地方经济(15994)
(15669)
银行(15630)
环境(15396)
(15350)
机构
学院(356511)
大学(355676)
(153878)
经济(150773)
管理(136316)
研究(119017)
理学(116720)
理学院(115461)
管理学(113342)
管理学院(112666)
中国(89714)
(74081)
科学(72408)
(68785)
(60335)
(57138)
中心(55290)
财经(54693)
研究所(54398)
(54289)
业大(50902)
(49304)
经济学(48044)
(46590)
北京(46400)
师范(46123)
农业(44812)
经济学院(42995)
(42877)
(42025)
基金
项目(231415)
科学(182184)
研究(168890)
基金(167662)
(144928)
国家(143741)
科学基金(123855)
社会(108343)
社会科(102741)
社会科学(102715)
(91391)
基金项目(87772)
自然(79112)
教育(78204)
自然科(77299)
自然科学(77279)
自然科学基金(75861)
(75769)
资助(69459)
编号(68174)
成果(55504)
重点(52066)
(51210)
(50834)
(47678)
课题(47050)
国家社会(44782)
创新(44610)
教育部(44292)
科研(44239)
期刊
(176068)
经济(176068)
研究(105605)
中国(65907)
(55284)
学报(54257)
(52536)
管理(51604)
科学(49582)
大学(41313)
学学(38908)
教育(35761)
农业(35440)
技术(34005)
(30763)
金融(30763)
经济研究(28571)
业经(28158)
财经(28157)
(24472)
问题(23174)
技术经济(19693)
统计(19449)
(18280)
(18133)
(17208)
(16873)
商业(16773)
图书(16542)
理论(16409)
共检索到53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广泛密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分工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处于现代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西方的分工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不适用。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拓展,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在现代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从而抑制利润外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馗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广泛密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过程也体现了分工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处于现代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西方的分工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不适用。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拓展,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分析我国在现代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认为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从而抑制利润外流并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巨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考察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在税收收入占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资本收入占比的上升。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缩小了消费市场规模而抑制技术进步(消费效应),资本收入占比的提高使得企业技术投资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而促进技术进步(融资效应),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可能呈现出无关、线性或者倒U型关系,其具体关系要视消费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相对强弱而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当前需要同时保护劳动和资本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曹利战  
本文借助马克思初次收入分配理论的"地位论"假说,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变化所受到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发展转型的影响,由此揭示劳动者地位受此影响而变化的机理,进而选择相关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与劳动者地位的变化高度相关。所以,改变我国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地位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蕾  王非  
基于马克思的流通以及分工与协作理论,产业集聚的动因包括:(1)企业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费用选择特定的区域从事生产,推动了产业集聚;(2)集聚区域形成以后,追求与分享集聚区域的集体生产力Ⅱ成为企业选择集聚区域的主要原因,由此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机制。集体生产力Ⅱ的产生源于分工与协作引起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配套投入的节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超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莎  
<正>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虽然能够对分工的演进进行动态分析,但其对当前国际分工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缺少对现代国际产业链分工的研究。由王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分工演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动态分析法梳理马克思主义分工演进理论的层次,分工演进的动态机制、阶段与过程以及分工演进与利润分配的关系。该书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的基础上,阐明分工演进的机制与过程,并且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阐述当今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演进过程以及不同环节的利润率情况。一、马克思主义分工演进理论的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受当时历史环境的限制而呈现其不足,即只是分析完整产业链条件下的分工演进过程,包括后来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研究也很少涉及产业链不完整的情况。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分工演进理论解释当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产业链分工,从而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阳盼盼  
循环经济实现是物质循环与价值循环的耦合。物质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目标,价值循环是循环经济实现的条件。根据价值循环的实现程度,循环经济可分为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萎缩再生产三种实现状态。循环经济难以实现的根源在于企业未能在循环经济中实现价值循环,循环经济无法扩大再生产。政府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实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消费者培养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价值认同,企业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再生产成本能有效推动循环经济扩大再生产,以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新宇  
中国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结构也不断趋向科学合理,"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吸收、借鉴的重要对象。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不断创新和现代化改革的现实需求,在踽踽前行中艰难地探索。创新是持久而非一蹴而就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持续保持着虚心向学的心态,一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帅  何爱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帅  何爱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义  任力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换言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工资额的基本维度。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只是劳动力价值一般,在解释现实工资运动中个人工资量之间的变动差异时会陷入困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马克思经济学来解释个人工资量的涨落变化,本文从马克思所提的劳动力价值一般概念发展出劳动力价值特定概念,构建了个人工资量的系统决定模型,从而实现个人工资量涨落差异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全面阐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绍东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