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2)
- 2023(6856)
- 2022(5628)
- 2021(5123)
- 2020(4326)
- 2019(9644)
- 2018(9692)
- 2017(17909)
- 2016(10196)
- 2015(11698)
- 2014(12105)
- 2013(11475)
- 2012(10850)
- 2011(9828)
- 2010(10042)
- 2009(9176)
- 2008(9223)
- 2007(8630)
- 2006(7568)
- 2005(6689)
- 学科
- 济(43486)
- 经济(43433)
- 管理(26013)
- 业(24412)
- 企(19704)
- 企业(19704)
- 方法(16045)
- 数学(13126)
- 农(12969)
- 数学方法(12891)
- 地方(11661)
- 中国(11621)
- 学(11486)
- 业经(11412)
- 产业(9275)
- 制(9236)
- 理论(8624)
- 农业(8544)
- 体(8117)
- 财(8114)
- 技术(7236)
- 和(7217)
- 地方经济(6471)
- 融(6455)
- 金融(6447)
- 银(6436)
- 环境(6411)
- 银行(6405)
- 行(6194)
- 教育(5867)
- 机构
- 学院(150810)
- 大学(149058)
- 济(56864)
- 研究(56271)
- 经济(55538)
- 管理(54036)
- 理学(45851)
- 理学院(45242)
- 管理学(44246)
- 管理学院(43982)
- 中国(39585)
- 科学(37577)
- 京(33002)
- 农(30492)
- 所(30003)
- 研究所(27683)
- 财(25661)
- 业大(25074)
- 江(24893)
- 中心(24407)
- 农业(24095)
- 范(22047)
- 师范(21758)
- 院(20866)
- 北京(20488)
- 财经(20021)
- 州(19324)
- 技术(19201)
- 省(18380)
- 经(17945)
- 基金
- 项目(103107)
- 科学(79978)
- 研究(75006)
- 基金(70999)
- 家(63324)
- 国家(62809)
- 科学基金(52133)
- 社会(45866)
- 省(43544)
- 社会科(43459)
- 社会科学(43443)
- 基金项目(37274)
- 划(36188)
- 教育(34022)
- 自然(32710)
- 自然科(31902)
- 自然科学(31884)
- 自然科学基金(31273)
- 编号(30631)
- 资助(28610)
- 成果(25704)
- 重点(24103)
- 发(24068)
- 课题(23066)
- 创(21562)
- 部(21458)
- 创新(20228)
- 计划(20209)
- 科研(19051)
- 发展(19042)
共检索到228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合君 何思锦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改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梳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点,从发展环境、支撑体系、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产业可持续发展6个维度确定了41个指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以我国各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数据对各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整体向好且东部地区领跑优势明显;在评价体系的六个维度中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同地区之间悬殊过大;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优势明显。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从加大重视程度、强化整体认知、明确发展任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评价体系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冀新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的作用大小是通过衡量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在国家中的作用,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来体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融合性和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协调度、集聚度、竞争度三维模型,构建由28个指标组成的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为城市群结合自身特色设计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路径提供依据。我国三大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发展指数分别为:珠三角城市群51分,长三角城市群47分,京津冀城市群43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应来 赵一帆
基于新时代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文章赋予产业升级新的内涵,并在其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生态效益、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6个准则层的新时代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测算了我国产业升级综合指数,对我国30个省份2017年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运用了聚类分析法对这30个省份的产业升级水平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的产业升级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其他省份,各省份间产业升级水平不均衡;我国地区间产业升级水平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特点,且我国产业升级水平整体比较低。
关键词:
新时代 产业升级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鹏
文章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内在要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套由3个评价要素,9个评价子要素,18个评价指标组成的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第三产业发展指数。
关键词:
第三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指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当前,全球产业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贯彻"稳、转、新、集"四字方针,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4个层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和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协同,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现行产业体系到现代产业体系跃升。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再工业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丽
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西部地区跨越发展急需完成的重大任务。本文在分析西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王安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区域发展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为基准,本文尝试构建四维的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各城市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各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指标体系 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立坚
本文的目的是力图避开繁琐的数学论证 ,用最简洁的方法归纳和评述现代汇率理论发展的逻辑体系和核心思想 ,并通过分析外汇市场中一些难解的现象 ,指出现有汇率理论变革的迫切性和方向性。在此基础上 ,阐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机制在汇率决定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 ,无论是对国际金融界的理论工作者 ,还是对参与有关汇率交易的实务工作者都将提供一个思考汇率问题的崭新理念。
关键词:
有效市场 私有信息 交易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潮涌现象",但我国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陷入了五大误区。我国现有产业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即构建目标趋同、构建路径本末倒置、不当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崇拜高新技术与政府过度干预。因此,促进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发展,加快城市群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先进适宜技术的应用,建设因势利导型政府,是规避以上误区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詹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由于存在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之间关联互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利用其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对中国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渗控,在构建过程中将面临"双重压力"和"双重威胁"。基于此,该文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界定、问题举证入手,从总体规划、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冰
在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测算全国及省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研究表明:全国及大多省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均有所提升;省级层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分别呈持续攀升型、W型、M型、U型、倒U型、V型和倒V型变化态势;全国区域间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平衡但有扩大趋势,区域间产业创新现代化指数有收敛趋势。据此,应发挥生产率牵引效应,推进发展方式创新转型,深入把握因地制宜战略,为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注入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丽永
一、特色产业的内涵的界定有关特色产业的内涵国内学者对其理解不一,目前尚无完整统一的解释。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特色产业的诸多属性和特征。既有产业的一般属性,也有特色产业的特殊属性;既有特色产业的技术属性,也有空间属性、市场属性。我们需要在诸多属性中区分出特色产业的本质属性,才能真正揭示其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元春
改进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解决在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的壁垒和制约要素,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创新发展是未来中国新时期的第一发展理念。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高校凭借其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楼高翔 曾赛星
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构建一个较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对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的测度和分析。本文根据技术创新协同网络成员、协同过程及协同形式形成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的测度框架,对测度内容分配具体评价指标,并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 协同 评价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兴维 汪燕敏 李超
对消费经济的研究在我国理论界已有较长一段时期,但是消费现代化的研究却鲜有研究。消费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志。本文在深入探讨其内涵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消费现代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消费现代化 指标体系 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