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5)
2023(3562)
2022(2696)
2021(2878)
2020(2222)
2019(5190)
2018(5459)
2017(8665)
2016(6222)
2015(7280)
2014(7734)
2013(6805)
2012(6479)
2011(5907)
2010(6402)
2009(5422)
2008(5591)
2007(5320)
2006(5076)
2005(5046)
作者
(14733)
(11997)
(11921)
(11804)
(7671)
(5719)
(5644)
(4795)
(4698)
(4524)
(4128)
(4044)
(4007)
(3898)
(3862)
(3820)
(3761)
(3645)
(3619)
(3440)
(3433)
(3060)
(3048)
(2918)
(2872)
(2821)
(2715)
(2532)
(2514)
(2510)
学科
教育(19097)
(12844)
经济(12814)
中国(12684)
管理(11093)
(10212)
理论(7430)
(7207)
企业(7207)
(7085)
教学(6419)
(5418)
(5315)
(4865)
(4814)
农业(4654)
发展(4432)
(4310)
业经(3960)
(3658)
研究(3526)
地方(3494)
(3417)
银行(3417)
思想(3368)
(3363)
改革(3306)
学校(3257)
政治(3243)
高等(3242)
机构
大学(76985)
学院(73909)
研究(31756)
教育(28415)
(22270)
师范(22226)
(21478)
经济(20499)
(19474)
中国(19212)
管理(18737)
师范大学(18213)
科学(17288)
(16558)
(15036)
职业(14876)
理学(14329)
研究所(14301)
北京(14252)
理学院(14008)
技术(13578)
管理学(13500)
中心(13407)
管理学院(13326)
(13226)
(11773)
(11297)
教育学(10931)
职业技术(10081)
(9445)
基金
研究(37527)
项目(36408)
科学(29473)
教育(26572)
基金(20419)
成果(19962)
编号(19616)
社会(19193)
课题(18029)
社会科(17686)
社会科学(17681)
(16403)
(16070)
(15989)
(15958)
国家(15707)
规划(12383)
科学基金(12070)
(11530)
(11181)
项目编号(11154)
研究成果(10697)
(10466)
(10429)
阶段(10405)
年度(10143)
重点(10136)
(9854)
(9612)
阶段性(9571)
期刊
教育(49311)
研究(38667)
(32368)
经济(32368)
中国(29047)
职业(13312)
技术(12276)
(10866)
(9889)
技术教育(8914)
职业技术(8914)
职业技术教育(8914)
(8039)
金融(8039)
管理(7865)
学报(7619)
大学(7198)
科学(6875)
农业(6728)
(6598)
论坛(6598)
高等(5522)
业经(5308)
(5191)
成人(5089)
成人教育(5089)
高等教育(4862)
学学(4705)
图书(4691)
财经(4580)
共检索到14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艳霞  陈瑞生  
随着全面改革特别是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推进,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从"大力发展"转变为"加快发展",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职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发展变化。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培养理念、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对此,必须变革人才培养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健全中高职衔接机制,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推动现代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姚松  李向辉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中职教育供给数量大于受教育个体的实际需求,以及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受教育个体的求学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国家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者个人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要以提升质量为准绳,调整中职教育供给规模;以督导评价为手段,提高中职教育供给质量;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保证中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宁生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讲话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见,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无论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经济结构,还是解决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三广  何美  
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实施,以标准的能力框架为基准,选取其中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中16个具体指标,对9个省市1000余名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开展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表现差异较大,不同类别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各异。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主要问题包括:(1)专业实践知识严重缺乏。对于知识的类型、知识本质及其如何获得有效知识等方面亟待提升;(2)教育科研能力是短板,特别是实习指导课教师;(3)缺少企业合作与企业培训。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企业的培训,文化课教师基本没有接受企业实践;(4)缺少专业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松  史创垒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是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重要举措,2009年启动以来众说纷纭。我们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研究,并于2010-2015年间,在东部、中部、西部的样本省份进行了相关调研,以期对这一政策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一、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预期目标:公平与效率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着力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央政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华光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这是由它们的市场定位所决定的。中职教育是要将初中水平的学生培养成为中等水平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是要将高中水平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要。因而,二者的专业维度应该有所区别,中职教育是针对那些职业宽度较窄、职业技术要求较低的职业开设专业,而高职教育则是面向那些职业宽度较宽、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或技术开发专业。同时,二者的课程内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业技术课的比重较小,而文化基础课和公共技术课的比重则相对较大,而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特点则刚好与之相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新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革新  
近年来,江苏尤其是苏北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源数量(初中毕业生数)持续下降,全省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公众的从业预期和就业收入预期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放大了苏北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截至2012年6月,江苏省通过三星级以上评估验收的中职学校有15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孔明  
甘肃省中职教育目前存在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认同度低;办学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有偏差;专业设置雷同且大而全,办学没有特色;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双师型"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融入深度不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进一步提升;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不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抓住机遇,做好教育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整合资源、优化专业;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明确办学方向,将构建中高职贯通职业教育体系落在实处;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中职教师队伍;市场引导,精准帮扶,提升办学质量等改进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宇波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业问题解决好,对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不仅"能就业"、更要"就好业"的目标,从就业数量、结构以及质量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社会、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生家长和个人多方面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归因所在,并从加强政府统筹、社会宣传、服务支撑、扩展"大就业观"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青云  
阐述了中职教育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诸因素(办学总投入不足,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国人思想观念落后,社会舆论价值贬低;生源素质滑坡,就业率较低;师资质量略差,缺乏实践经验;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特色发挥不够),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全面解读国家的教育政策,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中职教育的投入,促进中职教育的统筹管理;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以教师为本,建设师德为先;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佛朝晖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和难点。教育部联合多家中央部委制定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根据对146位中职校长的调查,在政策的推动下,职教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双师型"教师比重上升,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专项政策执行效果被校长们认可。但职教师资数量不充足、结构不合理、政策落实重心低、专项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等问题成为阻碍政策有效实施的障碍。因此,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内容必须不断完善,政策执行要多方借力,政策工具也应多种多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国辉  曾茂林  
为顺应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我国职业教育由大变强,更好地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让中职教育成为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借鉴他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原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海鸥博士、研究员和陈俊英教授等组织一批专家翻译了《现代日本职业教育新著译丛》(6本),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日本现代职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称,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中职在校生为1810万人。据有关资料统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困难家庭。国家为此加大了学生资助的投入力度: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中职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化移  张先进  
当前,职教师资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开发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目标的开发忽视培训需求,课程结构的开发缺乏内部的逻辑性,课程内容的开发过于理论化,课程实施方法单一。克服这些问题需采取的措施包括:提高对在职培训的认识,加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开发的针对性,采取多种方法实施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