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1)
- 2023(5851)
- 2022(4629)
- 2021(4451)
- 2020(3548)
- 2019(8103)
- 2018(7887)
- 2017(15685)
- 2016(8406)
- 2015(9560)
- 2014(9767)
- 2013(9214)
- 2012(8666)
- 2011(7990)
- 2010(8346)
- 2009(7890)
- 2008(8210)
- 2007(7626)
- 2006(7160)
- 2005(6803)
- 学科
- 济(32189)
- 经济(32149)
- 管理(24946)
- 业(23478)
- 企(19596)
- 企业(19596)
- 银(17131)
- 银行(16986)
- 行(15759)
- 制(14909)
- 方法(11779)
- 中国(10868)
- 农(10713)
- 融(10035)
- 金融(10034)
- 度(10010)
- 制度(10009)
- 财(9645)
- 业务(9319)
- 数学(9235)
- 数学方法(9067)
- 策(9025)
- 业经(8572)
- 银行制(8115)
- 理论(7628)
- 农业(7043)
- 学(6630)
- 贸(6456)
- 贸易(6450)
- 地方(6385)
- 机构
- 学院(120121)
- 大学(119663)
- 济(52881)
- 经济(51574)
- 管理(45824)
- 研究(41527)
- 中国(39524)
- 理学(37748)
- 理学院(37370)
- 管理学(36896)
- 管理学院(36646)
- 财(29372)
- 京(25523)
- 财经(21704)
- 科学(21571)
- 银(21568)
- 银行(20737)
- 江(20292)
- 所(20066)
- 中心(19831)
- 经(19656)
- 行(19274)
- 研究所(17643)
- 农(16674)
- 经济学(16660)
- 北京(16547)
- 州(16417)
- 范(16144)
- 师范(16062)
- 财经大学(16052)
- 基金
- 项目(68496)
- 研究(55425)
- 科学(54774)
- 基金(49460)
- 家(40913)
- 国家(40509)
- 科学基金(35284)
- 社会(35230)
- 社会科(33382)
- 社会科学(33378)
- 教育(25978)
- 省(25662)
- 基金项目(24284)
- 编号(23754)
- 划(21761)
- 成果(21108)
- 资助(21076)
- 自然(20617)
- 自然科(20100)
- 自然科学(20095)
- 自然科学基金(19749)
- 课题(17045)
- 部(15965)
- 重点(15356)
- 性(15323)
- 发(14901)
- 项目编号(14468)
- 年(14411)
- 教育部(14256)
- 国家社会(14145)
共检索到205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央银行政策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及功能的主要体现。中央银行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为政府提供贷款、货币发行、最后贷款人、制定货币政策、制定宏观审慎政策等现代中央银行的功能。现代中央银行政策作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核心构成,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最终目标、操作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由于现代中央银行政策具有目标多元、工具复杂、从工具到目标间接传导等特征,因此提高政策精准度至关重要。中国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现代中央银行政策框架,但在金融适度分权改革环境下,地方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使现有的中央银行政策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需要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包括提高政策基准变量计算的精准性,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精准性,提高“双支柱”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国际金融政策等政策工具组合的精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劳迪奥·博里奥 张林
鉴于通胀率对宽松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敏感、金融周期的作用逐步增强,央行在追求通胀目标的过程中适当提高灵活性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经济学中所谓的“真理”,其实就是一些人们不断学习同时又不断忘却的理念。很多理念早已根深蒂固,以至于被人们奉为不言自明的真理。但随着事物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自己原先笃信的某些理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昌桥
复关后,将使我国的金融业进入国际大流通,从而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利于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但也给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管理和金融人才制度提出了挑战,同时部分落后企业,关税降低和非贸易壁垒取消、产业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为此必须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管理,加快金融立法、调整金融政策,充实中央银行的职工队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洪水
本文界定了电子货币的内涵,首次划分了电子货币的两种类型,并揭示了电子货币的特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传导以及监管模式等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银行需加紧研究应对策略。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中央银行 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支付服务,进而通过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个双层体系开始面临多重挑战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把握数字时代新特征,积极应对新挑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支撑,是当前支付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管者以及支付基础设施的重要建设者和运营者,始终致力于引领产业各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支付服务。本文拟从央行账户与支付服务的关系出发,探讨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中央银行支付服务面临的新局面和新挑战。
关键词:
支付服务 大额支付系统 数字时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崎
支付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实物支付、信用支付到现在的电子支付阶段。电子支付系统与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央银行地位变化、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三方面,分析支付体系变革给中央银行带来的挑战,并就中央银行如何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支付体系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狄卫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付争
近些年来,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央行都在不断增持国外资产,冲销操作所造成的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膨胀开始孕育着许多潜在威胁。本文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负债冲销操作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对国外资产的持续购买会加重以银行为主体的东亚金融体系的扭曲,促使一国消费下降和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股票市场资金量所受影响要大于银行部门的信贷资金。此外,增持美国国债带给东亚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其他央行国外资产有着巨大差异。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国外资产 金融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葛静 吴坚 王山
职称管理工作是中央银行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开发、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职称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基层央行职称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职称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涛
各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决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支撑。中央银行既是统计数据的使用者,也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现行金融统计中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弥补统计信息缺口,及时获取多种频率的实体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已经成为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学者以及市场分析人员的广泛共识。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建立系统、灵敏的调查统计和宏观经济监测分析体系,是各国央行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春 冯丝卉
本文基于1995年2月—2014年1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对我国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存款基准利率)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央行政策利率的调整对产出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中央银行大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时,其对产出的影响十分微弱;而当中央银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时,利率政策对产出的抑制作用却十分显著。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利率政策 非对称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仲秀 许小萍
各经济体应结合各自情况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第一,提高管理资本流动波动的能力;第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第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前,各国正着力于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建立相关全球管辖权事宜也提上议事日程。由于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薇 国世平
中央银行正在推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但是数字货币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发行流通中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首先对数字货币的定义进行阐述,其次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风险、法律规范风险、流通环境风险、宏观政策挑战和超主权货币挑战等。应通过持续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数字货币金融制度建设、推进数字货币流通环境建设、开展数字货币政策影响研究、加强国际协作推广数字货币等措施应对风险和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李宏瑾
本文在对我国中央银行以数量目标和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指出:当前我国货币数量目标的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及可测性等方面并不理想,且容易引发顺周期操作,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和政策行为扭曲,并最终加剧我国经济失衡。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已对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变量具备了一定的敏感度,金融机构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已具备了向利率间接货币调控转型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数量调控 价格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