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0)
2023(13142)
2022(11080)
2021(10292)
2020(8839)
2019(20605)
2018(20136)
2017(38682)
2016(21131)
2015(24507)
2014(24651)
2013(24668)
2012(23108)
2011(21016)
2010(21053)
2009(20077)
2008(20223)
2007(18282)
2006(15829)
2005(14672)
作者
(61497)
(51679)
(51484)
(49252)
(33042)
(24642)
(23568)
(19939)
(19626)
(18437)
(17689)
(17429)
(16585)
(16502)
(16440)
(16151)
(15379)
(15153)
(15030)
(14964)
(12978)
(12593)
(12500)
(11726)
(11692)
(11678)
(11503)
(11331)
(10406)
(10182)
学科
(95658)
经济(95527)
管理(64988)
(61309)
(49731)
企业(49731)
方法(45656)
数学(40917)
数学方法(40617)
中国(27540)
(27333)
(25190)
(23012)
(20246)
贸易(20235)
(19701)
业经(19338)
(17378)
(17299)
银行(17272)
(16893)
金融(16889)
(16590)
财务(16555)
财务管理(16508)
(16482)
农业(16133)
企业财务(15702)
地方(15321)
(15150)
机构
大学(318836)
学院(313954)
(142218)
经济(139571)
管理(119979)
研究(109908)
理学(102543)
理学院(101406)
管理学(100028)
管理学院(99409)
中国(87650)
(68673)
(67097)
科学(61937)
(55441)
财经(54118)
(50364)
中心(50306)
研究所(49626)
(49254)
(47096)
经济学(46084)
北京(43022)
业大(42726)
经济学院(41614)
财经大学(40307)
农业(39531)
(39511)
师范(39139)
(38986)
基金
项目(201127)
科学(159835)
基金(150156)
研究(147934)
(130104)
国家(129102)
科学基金(110554)
社会(97739)
社会科(92847)
社会科学(92820)
基金项目(78343)
(74514)
自然(69081)
教育(68397)
自然科(67516)
自然科学(67494)
自然科学基金(66374)
(63882)
资助(62395)
编号(58010)
成果(48665)
(47602)
重点(45477)
(42651)
国家社会(41898)
教育部(41499)
(41449)
(41366)
课题(40436)
人文(39466)
期刊
(155741)
经济(155741)
研究(99063)
中国(63985)
(55021)
学报(46790)
(45457)
管理(44358)
科学(44109)
大学(36140)
(35343)
金融(35343)
学学(33939)
农业(30115)
教育(29709)
财经(28766)
经济研究(25959)
技术(25911)
(24664)
业经(22794)
问题(21102)
(19983)
国际(17149)
(16914)
世界(16520)
技术经济(16358)
理论(15632)
统计(15517)
(14501)
(14011)
共检索到481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灵华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具有内生的制度缺陷。在以国有企业为其主要融资对象的市场里 ,制度上存在市场割裂、股权扭曲、一股独大等问题 ,市场一定具有先天的制度性缺陷 ,造成投资者 (机构和个人 )以投机的动机对待股市 ,上市公司以圈为目的上市 ,必然出现股票价格高企脱离投资价值 ,又引出中国的政策市 ,这种缺陷并不是管理层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所能够弥补的 ,而是与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文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制度 ,从市场初始制度安排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制度供给行为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连续性向连续性回归的市场化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小花  
要规范发展中国证券市场 ,就必须正本清源 ,从制度的改造和建设着手 ,如对证券市场功能进行重新开发和合理定位、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造、逐步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市场进入 /退出机制的市场化、转变政府职能 ,按市场化原则监管市场、完善市场法制 ,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执法力度、弘扬市场文化和道德规范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 E.F.Fama 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涛  
中国证券市场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体现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是1990~2001年,其特点是:(1)投资人进入股市的动因是对股票价格的关注,而不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2)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3)庄家成为股价的主要操纵者;(4)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闲散资金进场并留住进场资金;(5)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能力炒股,营业部人满为患。第二阶段是2001年下半年至今,其特点是:(1)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2)出现了退市的上市公司;(3)庄家大面积出现了亏损;(4)发掘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向。作者将证券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麟乐  张一  卢方元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姚力  厉格非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敏  
文章基于分析QFII制度在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实施后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阐述了QFII制度是一项通过允许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 ,从而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问题的有效措施。QFII制度将以其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曼莉  
2002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QFII制度,这一制度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适时地引入QFII制度,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现实选择。它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