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7)
- 2023(4376)
- 2022(3353)
- 2021(2825)
- 2019(4918)
- 2018(4786)
- 2017(9150)
- 2016(4659)
- 2015(5398)
- 2014(5560)
- 2013(5528)
- 2012(5329)
- 2011(5123)
- 2010(5373)
- 2009(5187)
- 2008(4912)
- 2007(4500)
- 2006(4390)
- 2005(4234)
- 2004(3869)
- 学科
- 济(49102)
- 经济(49076)
- 地方(14662)
- 管理(13082)
- 方法(11730)
- 地方经济(11453)
- 数学(10361)
- 数学方法(10319)
- 业(9949)
- 中国(9264)
- 业经(8151)
- 学(7578)
- 企(7381)
- 企业(7381)
- 农(6968)
- 经济学(6079)
- 发(5308)
- 环境(5284)
- 制(5178)
- 农业(5106)
- 体(4899)
- 融(4790)
- 金融(4790)
- 产业(4678)
- 和(4641)
- 财(4557)
- 总论(4128)
- 策(4124)
- 资源(4049)
- 信息(3966)
- 机构
- 学院(80186)
- 大学(79770)
- 济(47153)
- 经济(46412)
- 研究(32147)
- 管理(26981)
- 中国(23820)
- 理学(22404)
- 理学院(22117)
- 管理学(21887)
- 管理学院(21720)
- 财(19003)
- 经济学(16432)
- 京(16410)
- 科学(16208)
- 所(16074)
- 财经(14932)
- 经济学院(14390)
- 研究所(14210)
- 经(13398)
- 中心(13171)
- 江(12481)
- 院(11041)
- 北京(10832)
- 财经大学(10757)
- 范(10417)
- 师范(10374)
- 社会(10275)
- 科学院(10039)
- 州(9576)
- 基金
- 项目(45111)
- 科学(35919)
- 研究(34692)
- 基金(33071)
- 家(27768)
- 国家(27542)
- 社会(25187)
- 社会科(23940)
- 社会科学(23934)
- 科学基金(23505)
- 省(16826)
- 基金项目(16354)
- 教育(15042)
- 资助(13762)
- 划(13505)
- 编号(12811)
- 自然(12211)
- 自然科(11887)
- 自然科学(11884)
- 济(11859)
- 经济(11758)
- 自然科学基金(11662)
- 发(11571)
- 国家社会(11086)
- 成果(10765)
- 重点(10300)
- 发展(10270)
- 展(10138)
- 部(10100)
- 课题(9630)
共检索到136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经济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 ,这些假设往往与其方法论密切相关。自从 18世纪以来 ,经济学界一直依靠经济人假设来分析以各种方式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行为 ,并由此对自由交易制度的有效性作了缜密的推论。实际上 ,经济人假设有其局限性 ,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虽然几经锤炼 ,在内涵上有了新的拓展 ,其间也遭致了各个方面的质疑 ,但始终保留着“自利性”这一基本的规定性。现在看来 ,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中很小部分的规律 ,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 ,它只是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 ,而不是本质上的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文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刁伟涛
目前,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后现代主义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分为三个向度: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但是,在针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时,却面临着坚持理论人本主义与放弃主体性,把经济体系看成一系列"没有主体的过程"之间的两难选择。多互决定的本体论和"切入点"的认识论可以化解这个困境,即降低"经济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不再把它作为根基或逻辑支撑点,而只是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东 王晓武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理性行为假设。现在,经济学在科学体系中地位日益提高,这个假设作为经济学基石的公理性、准确性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本文将简要的阐述这些批判,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评价这一假设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批判 方法论评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关键词:
理论经济人批判 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乔乔 韩志伟
"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抽象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马克思理论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引起重视。"经济人"假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其"科学"体系的抽象前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的起点,因而,有必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出发,反思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人"假设设立的原因与实质,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抽象假设的局限性,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继承与改造"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阳
经济周期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文将经济周期理论按其研究视角其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经济系统本身是渐近稳定的,经济波动由随机冲击引起;另一种认为经济波动是经济系统内自身形成的确定性动态结果。本文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去梳理当前地经济周期理论,评价与比较各种不同理论的优点及局限性,以期为将来的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许广月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基础。“经济人”假设历经两个多世纪,在质疑和批判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经济人”假设所进行的修正和改进依然没有走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脱离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方法论。本文从回顾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和完善入手,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历史更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经济人”假设的硬伤所在,揭开“经济人”假设不科学的面纱。
关键词:
经济人 唯物史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本文介绍了威廉.拉让尼克关于市场经济的一些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商榷。本文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太好的制度,但没有更好的替代。一旦选择了它,就应该尽量避免坏的市场经济,实现好的市场经济,因此完善市场制度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拉让尼克 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西方的计量经济学由于使用了数学工具,被视为经济研究走向科学的标志,并成为维护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口。但是,计量经济学本身并没有科学地运用数学,其研究成果也不具有科学性。计量经济学除了缺乏科学的经济学基础外,还存在数据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哲学指导和正确的数学基础等缺陷。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必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严格遵循数学的规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跃进
纵观十年来有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不难看到二元经济理论在其中的深刻影响。但对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中国今天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经济,但若是不加批判地直接运用二元经济理论来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结构变革,其结局将事与愿违。本文试结合我国今天的现实,对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几个方面作点剖析,以期有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经济的稳定成长。一、理论与现实的偏差:剩余劳动力的非均质构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伟
本文提倡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批判应以真伪科学为对象,不应以方位来区分。在真理面前一切学科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批判西方经济学不要干扰改革的实践。“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等同国有资产流失,先有国退才有民进,不是民逼国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