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0)
2023(18745)
2022(15675)
2021(14444)
2020(11982)
2019(27384)
2018(27431)
2017(51746)
2016(28265)
2015(31724)
2014(32156)
2013(31450)
2012(29120)
2011(26545)
2010(26974)
2009(24917)
2008(24275)
2007(21858)
2006(19788)
2005(18156)
作者
(83725)
(69341)
(68647)
(65652)
(44442)
(33025)
(31317)
(27184)
(26489)
(24956)
(23629)
(23471)
(22430)
(22332)
(21496)
(21394)
(20698)
(20099)
(20079)
(19866)
(17699)
(17249)
(16925)
(15932)
(15706)
(15526)
(15503)
(15330)
(14096)
(13823)
学科
(128656)
经济(128522)
管理(79704)
(74729)
(61455)
企业(61455)
方法(46185)
数学(38677)
数学方法(38191)
中国(37509)
(32632)
地方(32088)
业经(29566)
(28141)
(26140)
(23428)
农业(22005)
理论(20914)
(20711)
贸易(20694)
(20169)
银行(20119)
(19928)
(19766)
金融(19758)
(19417)
(19294)
环境(18123)
技术(18076)
(17815)
机构
大学(406248)
学院(404211)
(164677)
经济(160915)
管理(154096)
研究(145518)
理学(130972)
理学院(129419)
管理学(127098)
管理学院(126347)
中国(109205)
(89264)
科学(88986)
(75048)
(74344)
研究所(67207)
(66597)
中心(64498)
(62638)
财经(58635)
业大(58301)
北京(57395)
(56628)
师范(56049)
(53020)
(52808)
农业(51681)
(50598)
经济学(48971)
师范大学(45078)
基金
项目(264872)
科学(207349)
研究(195641)
基金(189473)
(165123)
国家(163691)
科学基金(139506)
社会(122249)
社会科(115617)
社会科学(115586)
(103890)
基金项目(99213)
教育(89897)
自然(89133)
(87344)
自然科(87041)
自然科学(87022)
自然科学基金(85427)
编号(80495)
资助(78050)
成果(67182)
(59941)
重点(59620)
(57375)
课题(57106)
(54345)
创新(50613)
国家社会(49804)
科研(49641)
项目编号(49264)
期刊
(196499)
经济(196499)
研究(127405)
中国(88680)
学报(64435)
(61952)
管理(61479)
科学(59264)
(56128)
教育(52777)
大学(48693)
学学(45181)
农业(42316)
(38827)
金融(38827)
技术(37681)
业经(31656)
经济研究(31505)
财经(29084)
问题(25041)
(25021)
图书(24453)
(22250)
技术经济(20522)
科技(19205)
(19190)
理论(19057)
现代(18834)
(18418)
商业(18291)
共检索到63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王晖军  
东北亚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区域合作的机制则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合作性的机制。文章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亚地区运输网络一体化的设想和航运中心的层次结构发展战略,以及利用"轴—辐"系统模式组织运输网络和强化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陆路交通联系等观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王永强  
文章针对太原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太原经济圈的城乡互促发展战略:转变太原市工业发展战略,加大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突出小城镇城市功能建设,构建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机制。为保证太原经济圈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观念、组织、制度三方面提出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初钊鹏  
根据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思想,探讨环首都经济圈构建中的区域管治问题。从空间一体化演变、经济一体化整合和制度一体化保障三个层面深入解析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管治模式和管治重点。研究表明,围绕河北周边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路径,环首都经济圈应构建由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事务的区域管治模式。在此基础上,区域管治的重点要落实在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产业链对接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建设,省直管县到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协调管理创新与培育共同市场等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林  
文章对环渤海经济带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行性、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索,提出了建设性的构建设想和工作路线,为环渤海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金梅  胡坚堃  黄有方  
为更好地配置航运资源,以互联网环境为背景,针对传统航运受班期、航次和船舶数量约束的缺陷,采用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方法,将枢纽港与支线港口作为首要影响因子,构造了航运联盟新阶段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分析了数据整合的重要性.模型分为两部分,以成本最小为目标,首先确定枢纽港,再根据各港口需求分配船舶.联盟使得船舶的运力更大,满载率更高.既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又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志彬  陈锐  
西江是南中国一条资源密集的"金腰带",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的黄金水道。本文提出了构建西江经济产业带的初步设想,并对流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实现西江流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建立西江流域管理局、建立西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水银行和推行虚拟水贸易战略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李光辉  
"环黄海经济圈"是中日韩三国学者根据环黄海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提出的以地方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体系,其地理范围应该包括中国的四省三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及北京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冯湛青  
上海要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构思和设想,这其中包括港口与航运业发展战略,口岸产业发展战略,临港大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斌  薛佳滢  颜利  黄俊  杨锐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19个城市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和凝聚子群角度,量化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研究发现:重庆主城和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个核心,对整个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还不够充分,渝东片区、成渝的中间地带与成都或重庆主城的联系都还不够紧密,亟待加强经济圈内其他节点城市对重庆主城和成都等核心城市的支持,从而有效推动实现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妙燕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市场的发展和政府的推动下已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趋势,江浙沪三大区域在经济增长速度、居民财富增长、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均有趋同表现,但三者之间仍然存在着金融市场分割、金融业发展程度不同、融资结构差异等问题。在此经济、金融大环境下,浙江省金融业需立足于长三角大金融,从自身经济、金融特征出发,积极提升直接融资比重,规划民间金融发展,并为众多小微企业构建强有力的融资体系,使得以民营企业主导的浙江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发展,也使得以此为基础的浙江金融业能在平稳发展中得到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立民  孙永利  张鹏  
由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韩国西海岸及东南地区,日本北部九州及山口地区,经济上的互补性构成了环黄海经济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例如在欧洲和北美区域,通过经济一体化达到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而且,这两个区域在其内部实现的贸易额已超过了它们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总量;更重要的是,在区域集团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已经有超过40%的份额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协定(RIA)实现的。由此可见,区域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国际市场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已非单个的贸易伙伴国,而是那些以区域联盟形式出现的群体国家。因此,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应当正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