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8)
2023(9555)
2022(7805)
2021(7315)
2020(5827)
2019(13143)
2018(12869)
2017(23430)
2016(12966)
2015(14396)
2014(14715)
2013(14063)
2012(12838)
2011(11569)
2010(11743)
2009(11025)
2008(10941)
2007(10452)
2006(9384)
2005(8512)
作者
(35431)
(29676)
(29547)
(28239)
(18695)
(14098)
(13378)
(11285)
(11270)
(10876)
(10109)
(9994)
(9659)
(9428)
(9375)
(9028)
(8792)
(8610)
(8552)
(8450)
(7513)
(7264)
(7194)
(6858)
(6838)
(6730)
(6618)
(6617)
(6014)
(5840)
学科
(44311)
经济(44222)
管理(42029)
(37789)
(29619)
企业(29619)
(19127)
(16301)
(15625)
中国(15331)
业经(13639)
农业(13342)
方法(12922)
地方(12076)
(10386)
数学(10050)
数学方法(9852)
(9360)
银行(9350)
(9245)
财务(9204)
财务管理(9168)
理论(9002)
(8917)
企业财务(8662)
(8657)
(8560)
金融(8555)
体制(8451)
环境(8369)
机构
学院(177239)
大学(173071)
(66716)
经济(64890)
管理(62955)
研究(58009)
理学(52247)
理学院(51630)
管理学(50681)
管理学院(50335)
中国(46426)
(37193)
(36893)
科学(33679)
(30857)
(28373)
中心(28000)
财经(27190)
(26936)
(24943)
师范(24711)
研究所(24710)
(24429)
(24323)
业大(23383)
北京(23358)
(21918)
(21704)
技术(20986)
经济学(20326)
基金
项目(110998)
研究(88974)
科学(86692)
基金(76680)
(65378)
国家(64666)
科学基金(55264)
社会(55223)
社会科(51888)
社会科学(51878)
(45665)
教育(42204)
基金项目(39936)
编号(38775)
(37069)
成果(33476)
自然(32412)
自然科(31554)
自然科学(31549)
自然科学基金(30965)
资助(29694)
课题(28520)
(27296)
重点(25482)
(24695)
(24206)
(24136)
(23929)
(23491)
项目编号(23062)
期刊
(87714)
经济(87714)
研究(56681)
中国(46854)
(31778)
教育(30283)
(27753)
管理(25556)
学报(24611)
科学(22825)
大学(19987)
(19598)
金融(19598)
学学(18202)
农业(17877)
技术(17677)
业经(15890)
财经(13750)
经济研究(12098)
(11839)
问题(10987)
图书(10718)
职业(10589)
(9359)
(8806)
论坛(8806)
财会(8699)
现代(8366)
书馆(8177)
图书馆(8177)
共检索到29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  
我国近2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侧重于对财、物的投入, 致使各级财政总觉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而贫困地区却感杯水车薪、于事 无补。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就在于当前众多贫困地区发展的首要障碍不是 财物的匮乏,而是有效扶贫制度的缺失,这一点在环首都地带表现尤为突 出。本文以该地区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期另辟扶贫开发蹊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  
本文从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扶贫项目选择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长效扶贫机制和防贫机制五个方面,针对我国扶贫机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环首都贫困县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突破了种种误区,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潘斌  韩庆龄  
按照2014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必须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与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烨  王春萍  张顺翔  李子恒  
借鉴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对陕南紫阳、商南、镇安3个国家级贫困县38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实证分析了精准扶贫提升农户满意度的机理。研究发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均能正向影响农户预期,且精准帮扶还能显著提升农户满意度;农户预期在精准识别与农户满意度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精准帮扶与农户满意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户信任在精准识别与农户预期、精准帮扶与农户预期、精准帮扶与农户满意度三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学敏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条短、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等。为此,必须要把服从于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扶贫产业长期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各种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维和市场的思维,以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丹  吴昊  刘宏红  吴殿廷  
大都市区贫困带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成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环京津贫困带旅游资源与贫困区域在空间上近乎重叠,旅游精准扶贫现实可行。本文对环京津贫困带2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度和贫困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模式。最后依托各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度和贫困度提出旅游精准扶贫具体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  
“环首都”的特殊区位决定了该地区与首都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本课题立足于该地区的发展现状、资源特色,从依托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旅游经济、借力北京等曾为理论界广为探讨的侧面,以较独到的视角进行了更具针对性、更深层次的分析,其中的“对策分析”部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耦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有限,而金融资源投入不足又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容易形成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低水平互动循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低,其中既有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金融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有金融供求衔接不良的原因。金融要在打破贫困地区上述低水平循环上有所作为,就必须着眼于金融需求环节的突破,从支持地方有潜在优势的主导产业入手,促进当地产业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以此培育和刺激有效金融需求,配之以不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王璇  
文章利用西南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0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基于多维贫困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对扶贫的综合认可度为92.43分,其中对村庄总体变化的认可度最高,对家庭整体变化的认可度最低,对脱贫退出的认可度居中;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程度、家庭收入增长情况,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帮扶责任人工作力度、村两委干部素质等因素显著影响贫困人口对扶贫的认可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永宽  李玉珍  
本文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大方县贫困状况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五大战略选择,认为只有实施新的扶贫开发战略,才能有望消除贫困现象,才能为达到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友群  郑旭东  冯仰存  
我国的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阶段,要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战略目标,必须抓住今后几年扶贫工作的关键点,将"输血式扶贫"全面升级为"造血式扶贫"。但以往的教育扶贫工作存在教育目标失当、对象失焦、重点失实、布局失准等问题,"走向精准"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必然取向。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有着对象识别、项目实施、追踪评估、监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扶帮效果六方面的"精准"优势,是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但贫困县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缓慢,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所以,在明确贫困对象和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