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7)
2023(9594)
2022(7790)
2021(7039)
2020(5345)
2019(12031)
2018(11680)
2017(22022)
2016(11538)
2015(12967)
2014(13142)
2013(13053)
2012(12595)
2011(11891)
2010(12267)
2009(11553)
2008(11191)
2007(10107)
2006(9609)
2005(9192)
作者
(35298)
(29569)
(29560)
(28072)
(19080)
(14074)
(13327)
(11383)
(11356)
(10586)
(10359)
(9808)
(9662)
(9651)
(9340)
(9023)
(8744)
(8591)
(8499)
(8182)
(7754)
(7296)
(7277)
(6888)
(6790)
(6673)
(6546)
(6452)
(6058)
(5816)
学科
(75973)
经济(75918)
管理(29309)
(28139)
地方(24648)
中国(21600)
(20617)
企业(20617)
方法(18481)
(17318)
业经(16220)
地方经济(15611)
数学(15586)
数学方法(15476)
(12757)
农业(12347)
(11918)
(11815)
金融(11814)
(10992)
银行(10983)
(10938)
(10823)
环境(10364)
(9938)
贸易(9926)
(9515)
(9432)
发展(8846)
(8819)
机构
学院(178600)
大学(175287)
(85350)
经济(83676)
研究(71546)
管理(61572)
中国(54099)
理学(50908)
理学院(50261)
管理学(49557)
管理学院(49216)
科学(40497)
(38218)
(36953)
(36901)
研究所(32932)
中心(30777)
(28909)
财经(28213)
(27922)
经济学(27090)
(25708)
(25558)
师范(25477)
(25363)
北京(25305)
经济学院(23883)
(23295)
业大(22294)
科学院(21912)
基金
项目(107229)
科学(84335)
研究(82860)
基金(74919)
(64362)
国家(63734)
社会(54289)
科学基金(53618)
社会科(51490)
社会科学(51480)
(43328)
基金项目(38326)
教育(37207)
(35599)
编号(33499)
(30949)
自然(30412)
资助(30373)
自然科(29622)
自然科学(29618)
自然科学基金(29056)
成果(28264)
发展(25746)
课题(25313)
(25309)
重点(24840)
(23251)
国家社会(22441)
(22106)
(21111)
期刊
(112902)
经济(112902)
研究(63596)
中国(42074)
(28180)
(26464)
管理(26205)
科学(23792)
学报(23728)
教育(22174)
(21248)
金融(21248)
农业(19224)
经济研究(18919)
大学(18594)
业经(17809)
学学(17464)
技术(17338)
财经(14839)
问题(14198)
(13057)
(11076)
世界(11006)
技术经济(10535)
国际(10358)
(9614)
商业(9419)
经济问题(9260)
改革(8850)
(8850)
共检索到300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亚明  孙瑞佳  唐朝生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是释放北京城市发展压力、加速填平京冀发展"经济鸿沟"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区域战略性资源整合平台、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城市规模和经济联系量等维度筛选出环首都经济圈的亚核心,并根据产业结构分布确定其发展定位,着重从区位优势、产业承接、联动发展等视域提出了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云  赵一强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桂玲  刘亮  
一、难题之一:区域统一市场与分税制的冲突综观当前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发展领域的纷争,众多矛盾的根源在于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客观地说,这种财政体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多年里,对于充分调动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初钊鹏  
根据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思想,探讨环首都经济圈构建中的区域管治问题。从空间一体化演变、经济一体化整合和制度一体化保障三个层面深入解析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管治模式和管治重点。研究表明,围绕河北周边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路径,环首都经济圈应构建由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事务的区域管治模式。在此基础上,区域管治的重点要落实在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产业链对接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建设,省直管县到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协调管理创新与培育共同市场等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杨丽莎  唐朝生  
从区域产业分工角度出发,明确河北省的产业承接优势是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区位熵方法对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进行衡量,并在系统分析产业比较优势基础上,运用区域分工理论探索了产业分布新格局,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环首都经济圈内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丽  王锦旺  蔡丽红  
河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张快,效益初显现;优势未用足,劣势需借力;政府忙推动,企业需给力三个现状特征,存在着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与产业自发发展的不协调;盲目上项目与特色不明、农味不浓、精品不多;经济效益低、正外部性强、缺少补偿机制三大突出问题。为此,河北省应抓住机遇,采取规划先行,企业对接,协调前行;用足优势,借力补短,打造精品;平衡利益,保障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促进全省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浩  
一、环首都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现状(一)环首都经济圈新兴产业"对接"的掣肘。环首都区域发展新兴产业的现实问题是,虽目前正在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总体来看,该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产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不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锡杰  卢丙文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充分利用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财政支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平泉县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满华  
首都经济圈覆盖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区,横跨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产品供求结构互不相同,资源禀赋各有所长,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之间相互支持作用较大,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山西省在首都经济圈中具有一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但是一个"经济小省"。山西省要通过建立首都经济圈沟通协商机制,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等途径搭建首都经济圈经贸互动平台,进一步推进首都经济圈的合作,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景枝  李怀亮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出台,为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然而长期处于探寻跨区域协作方式的语境中,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对接首都,首先要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功能,整合区域内外产业要素资源;再从延伸、补充和服务环节着手,以错位、迂回、追求超越的思路设计产业链;又要善于借助文化传播、科技力量优化价值链,实现辐射带动效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桂玲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开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必须深化改革,本文则尝试探讨高校在环首都经济圈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软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盛茹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打造环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实现了北京从"吸附型"城市向"辐射型"城市的"转身",同时也为周边区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首都经济圈"相对应,河北省提出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战略目标,本文借鉴东京都市圈发展经验,提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发展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丽姝  
产业价值链分工是区域产业整合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对于区域产业整合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工,以产业间分工,而不是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津冀与北京基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工发展十分明显,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相应提出北京主导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小泉  何月霓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经济建设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其对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环首都经济圈形成的经济共同体有着极大潜力,其中流通产业经济的发展引人瞩目。文章将环首都经济圈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放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进行研究,明确了区域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选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建构环首都经济圈居民消费的静态面板模型,通过相应的测评指标评价流通效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环首都经济圈流通效率整体上表现为较高水准,且与居民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流通效率能够增加居民消费总量,从而促进区域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印传  马帅  曲占波  王海乾  
分析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省际边界区域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了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的我国边界城镇状况以及两种力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提出省际边界城镇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省际边界城镇发展类型。分析了首都经济圈省际之间不同边界类型城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不同省际边界类型城镇规划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