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7)
- 2023(13311)
- 2022(10675)
- 2021(9417)
- 2020(7553)
- 2019(16626)
- 2018(16466)
- 2017(30786)
- 2016(16641)
- 2015(18661)
- 2014(18927)
- 2013(18803)
- 2012(17781)
- 2011(16513)
- 2010(16982)
- 2009(15799)
- 2008(15464)
- 2007(13924)
- 2006(13228)
- 2005(12801)
- 学科
- 济(94202)
- 经济(94102)
- 管理(42793)
- 业(40011)
- 地方(31078)
- 中国(30119)
- 企(27992)
- 企业(27992)
- 农(25948)
- 方法(24627)
- 数学(21068)
- 业经(21052)
- 数学方法(20880)
- 农业(18286)
- 学(18270)
- 地方经济(17729)
- 制(15996)
- 发(15534)
- 融(14875)
- 金融(14872)
- 财(14718)
- 银(14557)
- 银行(14539)
- 环境(14341)
- 行(14209)
- 贸(12609)
- 贸易(12592)
- 易(11979)
- 产业(11787)
- 发展(11614)
- 机构
- 学院(246735)
- 大学(245413)
- 济(111542)
- 经济(109144)
- 研究(98130)
- 管理(86317)
- 中国(75864)
- 理学(71458)
- 理学院(70451)
- 管理学(69265)
- 管理学院(68780)
- 科学(57503)
- 京(54366)
- 所(50935)
- 财(49978)
- 研究所(45490)
- 中心(44099)
- 农(41953)
- 江(41844)
- 财经(37813)
- 范(36756)
- 师范(36434)
- 经济学(35457)
- 北京(35357)
- 院(34982)
- 经(34009)
- 州(33130)
- 业大(33008)
- 省(32493)
- 农业(32019)
- 基金
- 项目(154624)
- 科学(121750)
- 研究(116404)
- 基金(109787)
- 家(95688)
- 国家(94868)
- 科学基金(80124)
- 社会(76151)
- 社会科(72053)
- 社会科学(72035)
- 省(61386)
- 基金项目(56814)
- 教育(51540)
- 划(51011)
- 自然(47473)
- 编号(47012)
- 自然科(46295)
- 自然科学(46284)
- 自然科学基金(45426)
- 资助(43872)
- 发(40958)
- 成果(39454)
- 重点(35995)
- 课题(34572)
- 发展(33692)
- 展(33157)
- 部(33048)
- 国家社会(32183)
- 创(31337)
- 创新(29569)
- 期刊
- 济(144241)
- 经济(144241)
- 研究(86126)
- 中国(62054)
- 农(41136)
- 财(36329)
- 学报(36129)
- 科学(35661)
- 管理(34897)
- 教育(30569)
- 融(29453)
- 金融(29453)
- 大学(27820)
- 农业(27512)
- 学学(25837)
- 经济研究(23071)
- 技术(22723)
- 业经(22597)
- 财经(19516)
- 问题(18815)
- 经(17067)
- 业(14151)
- 贸(13834)
- 资源(13794)
- 技术经济(13489)
- 世界(13246)
- 图书(13043)
- 国际(12954)
- 经济问题(12024)
- 统计(11893)
共检索到416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丽萌
根据环鄱阳湖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制约县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进程的深层因素,探讨促进环鄱阳湖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从而得出处理好人口、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促进环鄱阳湖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硕硕 刘耀彬 骆康
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碳排放强度关系到“双碳”目标的实现与路径选择,更加关系到生态安全较为敏感的湖域地区可持续发展。以环鄱阳湖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造生态安全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采用SPDM模型实证分析2000—2019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衰减特征。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对降低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降低碳排放强度可以实现二者得兼;(2)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生态安全距离是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小于经济距离;(3)生态安全约束下湖域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由近及远的“三阶段”衰减特征。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并合理定位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精准推进以县域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生态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庆宪 胡仪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山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相对落后的一类,由于落后而容易陷入"PPE"("生态贫困—经济落后—环境退化")怪圈的循环,因此,山区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生态屏障。
关键词:
山区县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原则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同彪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人口素质低下、县域内主体功能区划不到位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镇化 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梅洁
以多源遥感数据、GIS辅助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法,揭示近20年来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化与失调发展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均以低等水平为主,但土地城镇化处于中高等水平的县域多成组分布于市辖区周围,人口城镇化处于中高等水平的县域多连片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均呈显著增长趋势,但土地城镇化水平呈高速增长的县域多分布于沿海地带和省会城市内,人口城镇化水平呈高速增长的县域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内;约有94.56%的县域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呈失调发展,失调等级以轻度失调为主,失调类型以人口城镇化滞后为主;土地—人口城镇化水平失调发展呈周期性循环波动、螺旋式上升趋势,总体而言,重度失调发展的县域比例有所上升,人口城镇化滞后的县域比例显著上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章旗 韦超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综合分析环江县林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及政策优势,阐明林业经济发展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剖析8个阻碍山区县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个实现山区县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山区县域 林业 经济发展 环江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小刚 翁贞林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环湖经济带。将圈内的30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法将圈内的30个县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县、经济中等县、经济落后县三大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出各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再根据综合得分将30个县域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30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建辉 黄玉梓 刘燕娜
福建山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长期以来,福建山区经济发展基本上处在资源经济的轨道上运行,只重视资源,忽视了生态资本价值增长,特别是忽视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此认为福建山区经济的发展的思路必须从资源相对优势向竞争相对优势的转化并提出实现这一转化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山区 县域经济 生态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亚力 吴云超 赵迪 熊建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流带有明显异地城镇化的性质,这种跨大区域的异地城镇化对人口流入区和人口流出区的影响是不同的。以环洞庭湖区为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县域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软件定量分析了湖区县域人口净流出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口净流出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与县域人口净流出率呈高度负相关的结论;进而,按县域城乡人口内外流比(城镇人口净流入与农村人口净流出之间的比例),将本区城镇化划分为主动型城镇化、内流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外流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和衰退型城镇等类型,并探讨了各类城镇化的人口流动的特征、动力机制和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爽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构想,将新型城镇化列入"新四化建设"。农业银行肩负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历史使命,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点、网络、科技和人才基础,其县域城镇化业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主体有序向县域汇聚,城市经济主体逐步向县域渗透,为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国庆 赵毛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探讨了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同步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志喜 赵海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未来,我们要在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改革完善体制、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县域 城镇化 交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恩虎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刻理解城镇化的内涵和城镇化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作用。
关键词:
城镇化 县域经济 深化 持久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