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7)
- 2023(10486)
- 2022(8520)
- 2021(7763)
- 2020(5979)
- 2019(13273)
- 2018(12886)
- 2017(23927)
- 2016(13109)
- 2015(14690)
- 2014(15102)
- 2013(14792)
- 2012(14124)
- 2011(12885)
- 2010(13215)
- 2009(11949)
- 2008(11769)
- 2007(10750)
- 2006(9879)
- 2005(9253)
- 学科
- 济(64159)
- 经济(64109)
- 管理(32930)
- 业(32048)
- 地方(25040)
- 企(23624)
- 企业(23624)
- 中国(21338)
- 农(19664)
- 业经(17302)
- 方法(16175)
- 地方经济(14695)
- 农业(13696)
- 数学(12835)
- 数学方法(12699)
- 产业(12020)
- 发(12018)
- 学(11639)
- 环境(11164)
- 制(10902)
- 融(10851)
- 金融(10848)
- 银(10714)
- 银行(10699)
- 技术(10567)
- 行(10443)
- 财(10145)
- 贸(9962)
- 贸易(9949)
- 和(9590)
- 机构
- 学院(190105)
- 大学(182353)
- 济(76785)
- 经济(74943)
- 研究(69840)
- 管理(66045)
- 理学(54747)
- 理学院(53986)
- 中国(53346)
- 管理学(53037)
- 管理学院(52673)
- 科学(42797)
- 京(40204)
- 所(35919)
- 财(34546)
- 江(33006)
- 研究所(32033)
- 中心(31920)
- 农(31076)
- 范(29306)
- 师范(29025)
- 州(26715)
- 北京(25982)
- 财经(25942)
- 院(25838)
- 业大(25721)
- 省(24378)
- 农业(23893)
- 技术(23316)
- 经(23187)
- 基金
- 项目(119216)
- 研究(93774)
- 科学(93280)
- 基金(80344)
- 家(69017)
- 国家(68333)
- 社会(58006)
- 科学基金(57816)
- 社会科(54969)
- 社会科学(54959)
- 省(51497)
- 教育(42344)
- 基金项目(42199)
- 划(41100)
- 编号(40518)
- 发(34136)
- 自然(33411)
- 成果(32929)
- 自然科(32487)
- 自然科学(32482)
- 自然科学基金(31855)
- 资助(31397)
- 课题(30153)
- 发展(28120)
- 重点(28039)
- 展(27626)
- 创(25636)
- 年(24929)
- 部(24358)
- 创新(23869)
共检索到311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在区位和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区域品牌,选择生态环保、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纺织工业 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磊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带动江西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然而,这一"引擎"至今仍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为了使环鄱阳湖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的作用,迫切要求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撑环鄱阳湖经济圈产业发展。本文针对环鄱阳湖区域金融主体及地位的认定,以及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满平 李涛 郝晋珉
鄱阳湖地区农村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欠发达。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农村经济、人口转移及农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效利用农用地;发展包括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开源节流,开发多种能源;建立农村卫生饮水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寅健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通达性增强愈加明显。以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以区域内交通网络格局演变及其所属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交通网络演化及其通达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分析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关联耦合关系。研究认为:(1)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关联耦合程度较高,交通网络演化及通达性对驱动区域旅游经济及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演变至关重要、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存在互为反馈机制;(2)交通网络演变及通达性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演进对应不同的阶段模式,具体可分为点核模式、点轴廊道模式、多中心环轴模式、网络一体化模式;(3)目前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进入初级可实施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等,为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陈炜 欧阳莹
生态足迹是衡量区域生态承载力状况的一个较成熟的方法。首先通过计量模型计量出环鄱阳湖区1989~2008年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值,并评价了其承载状况。结果显示,近20a来,环鄱阳湖区的生态足迹从1989年的1 401万hm2提升到2008年的3 145万hm2,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从1989年的6 255万hm2上升至2008年的7 215万hm2,基本上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环鄱阳湖区生态承载力能满足区域的生态足迹需求,表现出生态盈余,但其盈余空间从1989年的4 220万hm2降低至2008年的4 069万hm2,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次,将生态足迹与区域的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进行协整分析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洁 周明
近五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以新余市最为显著,其光伏产业一直领先。鄱阳湖区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从无到有、中游崛起、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然而,随着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单一市场格局、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成本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徐磊 侯立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为践行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旅游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入手,构建环鄱阳湖低碳旅游模型,寻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关键词:
环鄱阳湖区域 低碳旅游 规划设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艳 程丽雅 胡苏娜
区域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起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合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针对合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作为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优势 开发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雷朝阳 陈永秀
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判定是研究和建设规划城市群的前提。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判定标准,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评判。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城市群已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初期阶段,整体发育水平较低。
关键词:
环鄱阳湖 城市群 发展阶段 中心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中印
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迅速崛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产业优势与生态优势,环湖城市群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应依托环湖城市群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并从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两个层面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最后提出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晓玲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低碳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金亮
文化产业由于其所依托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地理空间发展上日益呈现出集聚特征,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湖北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教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科技融合度不高和融资模式单一等。要加快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优化集群战略布局、培养集群主体、打造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湖北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立春 林振山 琚胜利 赖正清 吴连霞 张志荣
旅游圈是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区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主导型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根据该区域旅游经济现状,以该研究区5个地级市所属的国家3A级及以上67个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区景观质量引力指数、旅游规模和交通可达性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3~2015年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演变情况,揭示环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且联系紧密、区域差异较明显、交通作用逐渐增强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圈内各地旅游经济联系的思路,形成多极核的网络化结构旅游圈层格局,并演进为区域旅游圈的一般结构模式,为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柳钦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的一种聚集经济。总部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高端形态,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才、金融、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总部集群发展应有其特殊的路径选择:实施集群创导战略;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杰
研究国外治理开发大河大湖的经验与做法,对于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莱茵河、琵琶湖流域的治理都经历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历程。针对鄱阳湖的实际现状,提出转变湖泊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加强综合规划、综合开发,加大经济与法律手段的运用以及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本文还围绕湖区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尤其是生态旅游建设等重点议题,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
河湖区域治理 鄱阳湖 经验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