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0)
2023(14615)
2022(11755)
2021(10640)
2020(8621)
2019(19276)
2018(19066)
2017(35775)
2016(19465)
2015(21253)
2014(21714)
2013(21000)
2012(19548)
2011(17848)
2010(18057)
2009(16546)
2008(16343)
2007(14819)
2006(13562)
2005(12855)
作者
(58757)
(48982)
(48493)
(46361)
(31180)
(23535)
(21992)
(18843)
(18772)
(17606)
(16770)
(16556)
(16230)
(15786)
(15279)
(15032)
(14449)
(14338)
(14250)
(14223)
(12585)
(12297)
(12043)
(11310)
(11071)
(11010)
(10983)
(10867)
(10051)
(9986)
学科
(85028)
经济(84940)
管理(48758)
(46459)
(34928)
企业(34928)
中国(28887)
地方(26649)
方法(26176)
(25137)
业经(21163)
数学(20927)
数学方法(20654)
(19459)
农业(17342)
(16951)
(16349)
(15609)
银行(15577)
(15566)
金融(15558)
(15186)
(14759)
理论(14462)
地方经济(14174)
(13538)
贸易(13525)
环境(13123)
(12980)
(12758)
机构
学院(276311)
大学(273979)
(107627)
研究(105335)
经济(105051)
管理(97400)
理学(81730)
理学院(80583)
中国(79306)
管理学(78838)
管理学院(78306)
科学(67043)
(61078)
(54849)
(51864)
(50961)
研究所(49783)
中心(47286)
(45119)
(42119)
师范(41611)
业大(41367)
农业(40509)
北京(39046)
财经(39035)
(38506)
(36403)
(35267)
(34521)
师范大学(33423)
基金
项目(182278)
科学(143291)
研究(132552)
基金(129811)
(115314)
国家(114350)
科学基金(96591)
社会(83604)
社会科(79127)
社会科学(79109)
(73668)
基金项目(68011)
(61554)
自然(61409)
自然科(59977)
自然科学(59957)
教育(59935)
自然科学基金(58862)
编号(53376)
资助(52339)
(45329)
成果(44102)
重点(42261)
课题(39161)
(38160)
(37512)
发展(35982)
(35416)
创新(35126)
国家社会(34989)
期刊
(131232)
经济(131232)
研究(84657)
中国(66297)
(49351)
学报(48075)
科学(43651)
管理(37858)
教育(37642)
(37589)
大学(35784)
农业(33551)
学学(33397)
(29223)
金融(29223)
技术(24090)
业经(23290)
经济研究(20935)
财经(18966)
(17689)
问题(17053)
(16446)
图书(15432)
(14139)
科技(13901)
资源(13807)
(12915)
(12745)
论坛(12745)
商业(12736)
共检索到44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寅健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通达性增强愈加明显。以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以区域内交通网络格局演变及其所属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交通网络演化及其通达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分析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关联耦合关系。研究认为:(1)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关联耦合程度较高,交通网络演化及通达性对驱动区域旅游经济及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演变至关重要、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存在互为反馈机制;(2)交通网络演变及通达性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演进对应不同的阶段模式,具体可分为点核模式、点轴廊道模式、多中心环轴模式、网络一体化模式;(3)目前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进入初级可实施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等,为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徐磊  侯立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为践行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旅游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入手,构建环鄱阳湖低碳旅游模型,寻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立春  林振山  琚胜利  赖正清  吴连霞  张志荣  
旅游圈是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载体,对区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主导型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根据该区域旅游经济现状,以该研究区5个地级市所属的国家3A级及以上67个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景区景观质量引力指数、旅游规模和交通可达性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测度2003~2015年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演变情况,揭示环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且联系紧密、区域差异较明显、交通作用逐渐增强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圈内各地旅游经济联系的思路,形成多极核的网络化结构旅游圈层格局,并演进为区域旅游圈的一般结构模式,为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细嘉  龚志强  
在鄱阳湖区域内,以鄱阳湖为龙头,与周边湖口、星子、德安、永修、新建、南昌、进贤、余干、波阳、都昌诸县和九江市庐山区以及与鄱阳湖相近相通的南昌市区组成一个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圈。为把鄱阳湖区域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区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目的地,应遵循整体性、地域性、市场性、持续性、大众参与性、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发挥鄱阳湖旅游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实施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等角度,协调构建旅游形象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性与市场冲击力的总体形象理念,提炼出针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樊春梅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实施控湖工程是减免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地区水旱灾的治本之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控湖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格局应是一个以庐山为龙头,以星子县为中心,以沿湖各县(区)为多个次级核心区而组成的链状旅游格局,永修县应重点打造科普生态旅游品牌,湖口县打造山水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星子县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并要坚持大旅游理念、编制生态旅游规划、调整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完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和创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基本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平  
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在区位和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根据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以及江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环鄱阳湖区域纺织产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区域品牌,选择生态环保、布局合理的集群发展路径,实现规模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辉  沈中印  李松志  
从庐山、鄱阳湖两毗邻地均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来看,两地生态旅游有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且在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密切的地缘关系、突出的区位优势、互补的资源优势、大庐山和鄱阳湖发展的需要、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等为两地联动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庐山和鄱阳湖应抓住机遇,主要通过生态旅游的资源联动、产品联动、市场联动、营销联动、交通联动、形象联动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动两毗邻地区域生态旅游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柴庆元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线。交通网络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和重要的驱动力。总体上,交通网络建设将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网络化趋势,显著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联系,并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相对均衡的多极网络联系格局,促进港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从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因此,需要从保障有关交通建设工程顺利投入使用,积极实施远期交通建设规划,同时创新有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利用好交通网络建设创造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林  冯健  
环鄱阳湖县域旅游对促进江西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对这一区域县域旅游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县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县域旅游的吸引动力、营销动力和扶持动力的培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丽芹  张丹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协同联动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促进长三角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进长三角文化遗产区域协同保护利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泓杰  李侃蔚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将强化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崛起,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已初见端倪。但是,由于市场、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也出现发展瓶颈。本文尝试从机理和诱因出发,借助于优势和瓶颈分析,提出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构想与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科  黄新建  陈璐  徐骥  
旅游已经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昌九(南昌—九江)区域是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两市旅游进行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013年,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昌九一体化"的战略。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分析昌九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资源、联合营销、实施景区联票制、提升配套设施等政策来推动两地旅游深层次一体化等政策建议,以实现江西省由"旅游大省"成为"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磊  
环鄱阳湖经济圈是带动江西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然而,这一"引擎"至今仍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为了使环鄱阳湖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的作用,迫切要求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撑环鄱阳湖经济圈产业发展。本文针对环鄱阳湖区域金融主体及地位的认定,以及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环鄱阳湖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沈中印  杨云仙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