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5)
- 2023(7953)
- 2022(6752)
- 2021(6295)
- 2020(5361)
- 2019(12199)
- 2018(12031)
- 2017(22987)
- 2016(12778)
- 2015(14073)
- 2014(13630)
- 2013(13159)
- 2012(11626)
- 2011(10319)
- 2010(10490)
- 2009(9540)
- 2008(9150)
- 2007(7744)
- 2006(6632)
- 2005(5562)
- 学科
- 济(49344)
- 经济(49298)
- 业(35193)
- 管理(34730)
- 企(27669)
- 企业(27669)
- 方法(26994)
- 数学(24852)
- 数学方法(24333)
- 农(14221)
- 中国(11647)
- 财(11560)
- 学(10720)
- 业经(10358)
- 贸(10358)
- 贸易(10352)
- 易(10097)
- 农业(10049)
- 地方(8328)
- 技术(8265)
- 理论(7951)
- 环境(7524)
- 制(7493)
- 务(6959)
- 财务(6929)
- 财务管理(6919)
- 划(6771)
- 企业财务(6520)
- 银(6355)
- 银行(6310)
- 机构
- 学院(176339)
- 大学(175044)
- 管理(68743)
- 济(68266)
- 经济(67061)
- 理学(61442)
- 理学院(60755)
- 管理学(59120)
- 管理学院(58853)
- 研究(57207)
- 中国(40880)
- 科学(40079)
- 农(39847)
- 京(35502)
- 业大(34423)
- 农业(32010)
- 所(30076)
- 研究所(28089)
- 财(27939)
- 中心(26016)
- 江(24356)
- 财经(23220)
- 农业大学(22111)
- 北京(21378)
- 经(21308)
- 经济学(20687)
- 范(20454)
- 技术(20307)
- 院(20282)
- 师范(20049)
- 基金
- 项目(130692)
- 科学(101931)
- 基金(95562)
- 家(87073)
- 国家(86405)
- 研究(85134)
- 科学基金(73536)
- 社会(54022)
- 省(53138)
- 自然(51946)
- 社会科(51388)
- 社会科学(51372)
- 基金项目(50940)
- 自然科(50886)
- 自然科学(50872)
- 自然科学基金(49950)
- 划(44631)
- 教育(40292)
- 资助(39665)
- 编号(32596)
- 重点(29786)
- 创(27944)
- 计划(27480)
- 部(27448)
- 发(27129)
- 创新(26116)
- 科研(25970)
- 科技(24182)
- 成果(23861)
- 业(23630)
共检索到237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兴芳 王荫榆 郭本恒 吴正钧 龚广予
探讨环糊精葡基转移酶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通过灌胃和腹腔给药两种方式,研究环糊精葡基转移酶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确定其有效作用方式。环糊精葡基转移酶灌胃给药,100,200 mg/kg对血糖无明显影响。环糊精葡基转移酶腹腔给药,不同剂量0.1,1.0,10 mg/kg都可使血糖明显下降,分别下降345.4%,51.2%,43.1%。
关键词:
环糊精葡基转移酶 血糖 四氧嘧啶 糖尿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兴芳 王荫榆 龚广予 郭本恒 吴正钧
通过对环糊精葡基转移酶在小白鼠糖尿病模型,以高(10 mg/kg)、中(1 mg/kg)、低(0.1 mg/kg)3个剂量腹腔注射的试验观察,探讨了环糊精葡基转移酶对小白鼠糖耐量和肝糖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糊精葡基转移酶可显著改善高血糖小鼠的糖耐量和增加高血糖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其作用效果与胰岛素效果相当。
关键词:
环糊精葡基转移酶 小鼠 糖耐量 肝糖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宗 乔元虹 王晓闻 陈锋
为研究酸浆叶茶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相关保护作用,选取7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包括模型、酸浆叶茶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等组。利用四氧嘧啶诱发小鼠糖尿病后,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Serum insulin,INS)、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肌酐(Creatinine,Cr),并测定肝、肾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酸浆叶茶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FBG指标;中、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增长;恢复INS含量;降低ALT和Cr以及肝、肾中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能一定程度提高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功能。因此,酸浆叶茶可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茵 吴成业 刘淑集 苏永昌 吴靖娜
本研究通过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比较分析HPH对高血糖小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糖值、负荷糖耐量、血清胰岛素(INS)、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肝糖原等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HPH可提高高血糖小鼠的体重增长幅度、脾脏系数、INS和肝糖原浓度,降低肝脏系数和GSP含量,但对胸腺系数的影响不大。其中,HPH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给药过程中,血糖值保持稳定,显著低于高血糖模型组,且可改善糖耐量。研究表明,HPH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具有血糖调节能力。
关键词:
坛紫菜 酶解产物 糖尿病 血糖调节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润军 李青旺 赵蕊
用相同总剂量的四氧嘧啶1次给药和2次给药及较大剂量链脲佐菌素1次给药3种方法诱导小白鼠糖尿病模型,多次测定血糖,体重等糖尿病相关指标,以确定糖尿病模型建立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四氧嘧啶建模率为91.94%,高于链脲佐菌素建模率(66.7%)(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德远 徐战 王海滨 张声华
用10,50,150及300mg/kg岩藻糖胶给小鼠口服(灌胃),连续7d,可使经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分别比阳性对照降低54.2%,57.1%,43.3%及36.9%。给已经四氧嘧啶形成的糖尿病小鼠注射10mg/kg及50mg/kg该糖胶后,其血糖水平分别为注射前的80.4%和60.6%,患病小鼠饮水量分别比阳性对照低约36.2%及50.6%,糖耐量明显改善,最佳作用时间在注射后4h。
关键词:
岩藻糖胶 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维霞 梁宗锁 王四旺 张磊 谢艳华 贺中民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小剂量链尿左菌素(50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Ⅱ型糖尿病大鼠分成6个组,分别为Ⅱ型糖尿病模型组,Gen高、中、低剂量治疗组(Gen用量分别为30,18,9 mg/(kg.d))、Tween-80对照组及饮食调整组(Gen 30 mg/(kg.d)),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给药6周后采血测定所有试验大鼠的糖耐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低密度脂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建武 唐玉屏 徐蒙 万夕和 董雨豪 刘永杰
[目的]探究4种O-抗原糖基转移酶(glycosyl transferase,GT)对嗜水气单胞菌NJ-35环境适应性和毒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GT基因缺失株△GT-1、△GT-2、△GT-3和△GT-4,比较缺失株与野生株在体外生长、抗应激、抗吞噬、细胞黏附能力、对斑马鱼毒力以及脂多糖(LPS)表达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含有2% NaCl的高渗LB培养基中,相比野生菌,4个缺失株生长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2 mmol·L~(-1) H_(2)O_(2)的强氧化应激条件下,4个缺失株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特别是缺失株△GT-3存活率下降90%,△GT-4存活率下降86.5%,另外2株缺失株存活率下降近40%;在pH=5.0的LB培养基中作用30 min,4个缺失株存活率相比野生株均明显降低,其中△GT-3存活率下降近30%;4个缺失株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均显著降低,抗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相比野生株,△GT-4对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_(50))上升近20倍,其他缺失株的毒力无明显变化;4个缺失株的LPS表达量均降低,且△GT-1和△GT-4的LPS最高分子量条带出现缺失。[结论]O-抗原糖基转移酶有助于嗜水气单胞菌抵抗酸应激和氧化应激环境,并在该菌的黏附和毒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黎 牛向丽 张惠莹 刘永胜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XTH(OsXTH11)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节和逆境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OsXTH11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分析和分子检测验证OsXTH11功能。【结果】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中OsXTH11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对T1转基因幼苗的表型分析显示,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转基因幼苗生长速度快于野生型;对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的响应程度强于野生型;在黑暗和深水条件下,茎伸长速度均显著快于野生型;对100 mmol·L-1 NaCl的耐受能力也优于野生型植株。【结论】过量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汝法 周运宁 王瑞
试验观察了苦荞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引起的高血糖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高血脂症动物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 ,苦荞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 ,大、中剂量对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大鼠空腹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并改善由四氧嘧啶所引起的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给予大剂量苦荞提取物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浓度显著下降 ,给予中剂量可使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浓度显著下降
关键词:
苦荞提取物 血糖 血脂 调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廖磊 刘浩 赵柳兰 刘巧 黄瑞 刘昌勇 唐小鸿 胡一帆 杨淞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96尾体质量为165.42±5.45 g的大口黑鲈禁食24 h,设置对照组(C组,0.8%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组,注射2g/kg体重葡萄糖)。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在8 h达到最高水平,直至48 h恢复至基础水平。G组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乳酸(LD)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G组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在1 h显著上升,然后持续下降并且在12 h显著低于C组。G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Kα)和葡萄糖转运体(Glut 1)的基因表达量低于C组;G组Glut 4的表达量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上调。以上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较低。注射葡萄糖加强其糖酵解过程并促进了乳酸和糖原生成,而对糖异生途径的调控能力较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浩 蒋思萍 杨玲玲 陈志娟 包善飞 徐爱国 卜海涛 高平
【目的】研究芫根粗总皂苷(S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以体积分数70%乙醇加热提取芫根,并分别以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得到芫根ST,测定正丁醇萃取相中总皂苷的含量;给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85mg/kg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剂量为500和1 000mg/kg的ST对糖尿病小鼠灌胃7d后,测定初始空腹血糖和最终空腹血糖,并在试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胸腺、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分析ST对糖尿病小鼠口服耐糖量(OGTT)的改善情况。【结果】正丁醇萃取物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为(31.5±1.7)%(以薯蓣皂苷元计);ST 500和1 000mg/kg灌胃组糖尿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莉莎 石生林 王秋实 李群 王学英
以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鼠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柞蚕蚕蜕对糖尿病小鼠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柞蚕蚕蜕(干重)分别为10,20,30g.kg-1(体重)的剂量下,于预防试验中,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降低3.46%、6.92%、17.87%,其中高剂量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治疗试验中,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降低1.33%、7.62%、15.34%,高剂量组也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同时,柞蚕蚕蜕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从而说明柞蚕蚕蜕具有一定的...
关键词:
柞蚕蚕蜕 糖尿病 预防 治疗 血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明 卜利伟 罗紫韵 王佳伟 董芬 黄雪松
【目的】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1-SST)的酶学特征,为大蒜保鲜、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饱和度10%、20%、30%、40%、50%、60%、70%、80%、90%和10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1-SST,以确定其所在的硫酸铵部位。分别取1-SST活力最高的硫酸铵部分与底物蔗糖反应,研究其在不同的温度、p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合成高果聚糖的能力,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1-SST反应前后的1-蔗果三糖的含量,进而计算出1-SST活力大小并总结出其在不同的温度、p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明 卜利伟 罗紫韵 王佳伟 董芬 黄雪松
【目的】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1-SST)的酶学特征,为大蒜保鲜、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饱和度10%、20%、30%、40%、50%、60%、70%、80%、90%和100%的硫酸铵分级沉淀1-SST,以确定其所在的硫酸铵部位。分别取1-SST活力最高的硫酸铵部分与底物蔗糖反应,研究其在不同的温度、p H、离子强度、底物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合成高果聚糖的能力,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测定1-SST反应前后的1-蔗果三糖的含量,进而计算出1-SST活力大小并总结出其在不同的温度、p H、离子强度、底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