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7)
2023(6120)
2022(5094)
2021(4480)
2020(3513)
2019(7596)
2018(7020)
2017(12717)
2016(7557)
2015(8142)
2014(8290)
2013(8210)
2012(7815)
2011(7204)
2010(7350)
2009(6719)
2008(6746)
2007(6009)
2006(5305)
2005(4696)
作者
(24438)
(20654)
(20636)
(19405)
(13028)
(9960)
(9224)
(8112)
(7938)
(7383)
(7197)
(7022)
(6743)
(6682)
(6563)
(6292)
(6182)
(6056)
(6033)
(5859)
(5416)
(5264)
(5141)
(4799)
(4715)
(4714)
(4575)
(4416)
(4241)
(4197)
学科
(35805)
经济(35772)
管理(21397)
(17963)
(14820)
企业(14820)
方法(14453)
数学(12408)
数学方法(12259)
地方(11481)
(9440)
中国(8826)
地方经济(7803)
(7497)
(6816)
业经(6793)
环境(5861)
理论(5656)
农业(5443)
(5209)
(5156)
贸易(5150)
(4876)
(4866)
金融(4862)
(4776)
(4571)
(4330)
(4161)
财务(4154)
机构
大学(117830)
学院(115572)
研究(43249)
(42487)
经济(41542)
管理(40311)
理学(35625)
理学院(35036)
管理学(34070)
管理学院(33880)
科学(30134)
中国(29614)
(24983)
(23478)
(23404)
研究所(21870)
业大(19980)
(18789)
农业(18714)
中心(18265)
(18156)
师范(17973)
(17691)
(15836)
财经(15525)
北京(15337)
师范大学(14890)
(14253)
(14086)
(13519)
基金
项目(81928)
科学(64199)
基金(59169)
研究(55238)
(54013)
国家(53620)
科学基金(44649)
社会(35239)
社会科(33413)
社会科学(33402)
(32460)
基金项目(31527)
自然(30167)
自然科(29481)
自然科学(29467)
自然科学基金(28923)
(28004)
教育(25882)
资助(23771)
编号(20868)
重点(19611)
(18434)
(17623)
成果(17315)
(16504)
计划(16286)
科研(15914)
创新(15540)
课题(15527)
国家社会(14647)
期刊
(46997)
经济(46997)
研究(32649)
学报(24914)
中国(21771)
科学(21464)
(21039)
大学(17705)
学学(16832)
管理(15279)
农业(14539)
教育(14235)
(13348)
技术(8664)
(7791)
财经(7597)
(7255)
经济研究(7244)
(7196)
金融(7196)
业经(7055)
资源(6921)
业大(6899)
科技(6742)
(6598)
问题(5981)
农业大学(5658)
统计(5636)
(5260)
商业(5166)
共检索到166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阳  张大纯  刘海轮  王广山  胡颖梅  张艳玲  郭建华  段卫东  
为了解环秦岭区域烤烟物理特性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采集了环秦岭区域的安康、汉中、商洛3市共58个中部烟叶样品进行烟叶物理特性指标测定和感官评吸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环秦岭区域烟叶叶面密度多为70.085.0 g·m(-2),单叶质量多为10.0 g14.0 g,平衡含水率多为12.0%14.0%,填充值多为3.54.5 cm3·g(-1),拉力多为1.02.0 N,含梗率多为25.0%35.0%,物理特性指标多处于适宜及较适宜范围;安康、汉中、商洛3个产地间的烟叶叶面密度、单叶质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小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娟娟  张建新  
【目的】本研究为秦岭烤烟钾氯含量的改善和香气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秦岭烟区K326、秦烟96、YN99 3个主栽品种的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钾氯含量特征及其与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秦岭烤烟钾、氯含量均偏低,钾氯比变异系数较大,且至少在2个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国际优质烤烟相比,3个品种钾含量的适宜率均极低;模糊相似性优先比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烤烟的钾氯含量状况与四川烤烟最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烤烟钾、氯与致香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高钾类烤烟中除叶绿素降解产物外的四大致香物质含量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小华  周冀衡  陈冬林  杨虹琦  王勇  李晓忠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B2F,C3 F,X2F 3个等级烟叶样本197份,测定了单料烟烟叶的粒相组分,并对评吸质量进行了量化评定,采用简单相关、典型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烟气粒相组分与烟叶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烟气粒相组分与浓度、香气量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烟气粒相组分与香气质、杂气、劲头、刺激性、余味分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烟气水分与灰色分值呈显著负相关;烟气粒相组分中的焦油与评吸质量评价指标中的浓度、香气量、刺激性呈极显著典型相关;烟气粒相组分对评吸质量评价指标中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香气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法芬  许自成  李东亮  戴亚  唐士军  王满  
本文以我国主产烟区的292份烤烟样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钾、氯、钾氯比与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50.34%的样品钾含量<2%,38.36%的样品烟叶氯含量0.8%,钾氯比的平均值为7.12±5.51。②钾氯比>8时,氯含量偏低是造成钾氯比偏高的主要原因;钾氯比<4时,烟叶的灰色和燃烧性均较差,且与其他三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钾氯比与评吸指标的相关性最大;钾氯比为8~12时,评吸总分最高,低分群比例在4个组中比例最低,高分群比例在4个组中比例最高,钾氯比与评吸指标的简单相关系数均为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定国  易克  王翔  葛龙  杨晓安  汤国清  卢向阳  
为揭示不同亚气候带烟叶质量的变化规律,以昆明3个主要亚气候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种植的K326、云烟87、云烟99、NC102、NC297等5个烤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烤后中部烟叶糖类物质及其相关指标和感官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感官评吸分值及所测糖类物质及其相关指标均以在暖温带最高、北亚热带次之、中温带最低;评吸总分与各种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淀粉、总糖、糖氮比呈显著正相关,与两糖差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体渊  王炽  陈兴位  闫辉  陈泽斌  靳松  李枝武  倪明  
为促进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协调和最优化,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红大、云87为材料,处理留叶数分别为1622片/株。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不同烤烟品种的影响不同,从经济性状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2、20、18片/株;从化学成分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0、16或18、20片/株。从评吸质量出发,K326、红大、云87最适宜留叶数分别为21、17、20片/株。综上所述,难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红辉  许安定  宋文峰  江厚龙  杨超  
为了研究烟叶物理特性与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的关系,本文利用重庆烟区2012年114个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适宜,总糖含量偏高,钾和氯含量偏低,氮碱比和钾氯比适宜,糖碱比略高。叶面密度与烟碱和总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钾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烟叶平衡含水率与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烟叶拉力与总氮呈正相关关系,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叶面密度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含梗率与两糖比呈正相关,与两糖差、糖碱比呈负相关;平衡含水率随两糖差、糖碱比的增加而增加,随两糖比的降低而增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博文  范志勇  王德勋  户艳霞  朱凯  宋朝鹏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打顶后不同程度断根和环割对烤烟叶片厚度、叶面积、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和两侧断根能促进鲜烟叶叶面积增加,较对照不环割、不断根分别增加18.01%和9.29%,叶片分别变薄7.20%和1.88%,显著提高了上部叶开片程度;烟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快,烟叶成熟落黄迅速;上中等烟叶比例分别增加6.73%和4.75%,烟叶均价分别提升11.12%和5.44%,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部叶采收后环割,对上部叶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影响小,但可显著促进上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耀富  高华军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采收时间对不同部位烤烟(N icotiana tabacum L.)叶片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提前1周至常规采收、中部叶和上部叶推迟1周左右采收,烟叶中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较高,致香物质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明显增加;烟叶评吸总分及香气质、香气量、余味得分较高,香气质量较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安定  杜国伟  刘洪斌  
评吸质量是烤烟关键质量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烤烟评吸质量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品种和等级密切相关。本文以采自贵州省30个植烟县市的6个品种3个不同等级196份烤烟烟叶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所有烟叶样品中的15种主要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氧化钾、氯、淀粉、磷、钙、镁、硫、硼、铜和锌)含量,评鉴了其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和刺激性等5项烤烟评吸质量关键指标,同时利用SPSS13.0软件对本试验所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常规统计描述性分析与KS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树(CART)和逐步回归分析及相对重要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烤烟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同且变异系数范围为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建军  庞天河  焦桂珍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刘余里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3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中的6类25种中性致香成分对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直接影响各不相同。香气量受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而受苯丙氨酸代谢产物苯乙醇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香气质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新植二烯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评吸总分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建军  庞天河  章新军  杨林波  毕庆文  何结望  刘学芝  
对湖北宣恩、咸丰和尖山不同产地烤烟烟叶中主要致香物质成分与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和酸性致香物的贡献较小;负面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酸性致香物的个别成分,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的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洪旭  周芸  黄善松  奚家勤  朱静  牟文君  郭建华  宋纪真  李小兰  
【目的】为探索烤烟游离氨基酸与外观品质的关系。【方法】利用6个省份不同质量档次的186份烟叶样品,分析了各产区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的差异性,并进行游离氨基酸指标与外观品质的简单相关分析。【结果】(1)各类游离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在不同产区间差异较大,游离氨基酸总量以河南、四川较高,贵州、湖南居中,福建、辽宁较低;(2)同产区不同质量样品各游离氨基酸指标变异系数大多超过10%,部分超过40%;(3)一定范围内,随着烟叶颜色的加深,酸性、芳香族和脂肪族氨基酸比例降低,亚氨基酸比例升高;随着烟叶油润感变差、色度变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军伟  许东亚  史宏志  王新中  张团  罗云霞  许艳霞  李江美  
【目的】为探求烤烟生长过旺,成熟落黄较慢的解决方法。【方法】设计大田试验,于烤烟成熟期环割(T1:烟株茎基部20cm处环割半圈;T2:自茎基部沿烟株高20 cm处环割1圈;T3:上下对称环割两个半圈,自茎基部沿烟株高10 cm环割半圈,对称面向上10 cm环割半圈),探索处理前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变化,以及对烤后烟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环割处理NR、GS活性显著降低,叶片落黄较快,且以T2总体效果最为显著;烤后烟物理性状方面,叶片长、宽比常规处理的烟叶偏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查宏波  赵芳  陈旭  陶永萍  李文陆  桂龙凤  赵声春  倪霞  吕家锋  
为探索昭阳烟区连作烟地翻耕深度对烟株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设计,对翻耕深度20 cm(T1)、25 cm(T2)、30 cm(T3) 3个处理和CK(15 cm)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旺长期处理T2与T1容重、土壤孔隙度,与T3容重在0. 05水平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烟株的根、茎、叶干物质积累T2较大,其次为T3和T1,CK最差。T3根结线虫发病最轻,发病率为25. 23%,与CK在0. 05水平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T3(4. 0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