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3)
- 2023(3986)
- 2022(3404)
- 2021(3074)
- 2020(2606)
- 2019(6049)
- 2018(5920)
- 2017(12368)
- 2016(6527)
- 2015(7131)
- 2014(7048)
- 2013(7208)
- 2012(6818)
- 2011(6170)
- 2010(6319)
- 2009(5859)
- 2008(5889)
- 2007(5483)
- 2006(4926)
- 2005(4512)
- 学科
- 济(34842)
- 经济(34826)
- 业(23469)
- 企(20521)
- 企业(20521)
- 管理(19945)
- 方法(12171)
- 数学(10067)
- 数学方法(9976)
- 地方(9684)
- 业经(9384)
- 农(9052)
- 产业(8709)
- 中国(8246)
- 制(7107)
- 财(6771)
- 结构(6621)
- 地方经济(6020)
- 技术(6004)
- 农业(5962)
- 贸(5580)
- 贸易(5576)
- 体(5441)
- 易(5376)
- 策(5330)
- 学(4877)
- 划(4815)
- 体制(4692)
- 银(4547)
- 银行(4541)
- 机构
- 学院(98574)
- 大学(95925)
- 济(46067)
- 经济(45254)
- 管理(39995)
- 理学(34675)
- 理学院(34325)
- 管理学(33926)
- 管理学院(33727)
- 研究(33720)
- 中国(24293)
- 京(19841)
- 财(19148)
- 科学(18812)
- 所(16387)
- 财经(15548)
- 江(14898)
- 研究所(14802)
- 中心(14327)
- 经济学(13933)
- 经(13920)
- 农(13236)
- 经济学院(12532)
- 北京(12482)
- 院(12421)
- 业大(12244)
- 范(12219)
- 师范(12096)
- 州(11902)
- 财经大学(11420)
- 基金
- 项目(63299)
- 科学(51077)
- 研究(47651)
- 基金(46185)
- 家(39316)
- 国家(39016)
- 科学基金(34126)
- 社会(31591)
- 社会科(30257)
- 社会科学(30250)
- 省(25240)
- 基金项目(24255)
- 教育(21298)
- 自然(20942)
- 划(20704)
- 自然科(20451)
- 自然科学(20448)
- 自然科学基金(20144)
- 资助(19187)
- 编号(18934)
- 发(15745)
- 成果(14962)
- 重点(14410)
- 部(14208)
- 创(13696)
- 课题(13595)
- 发展(13311)
- 展(13108)
- 国家社会(12857)
- 创新(12702)
共检索到14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伯霞
环渤海都市圈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区域。但由于起步晚,开放晚,缺乏全面的、战略性的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和内部协调机制,各地区和各城市各自为政、无序竞争,未能形成区域内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本文根据其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相关理论,提出以产业为突破口,以产业联盟促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区分工协作,扬己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区域联合开放开发的新局面。这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经济增长,同时又会产生合力效应,推动整个环渤海都市圈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产业结构 调整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盛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三次海洋产业结构比较、海洋产业人均产值系数、区位熵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比重等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了分析。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需要: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全胜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经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宏观的城市化进程和微观的城市发展两个层面着手。在宏观上,中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处于恢复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微观上,政府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财税措施,建立低碳环保型的公共交通系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1现状特点1.1山西重型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在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国家对山西予以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投资倾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山西对基地建设更是注入了几乎全部的精神寄托,对重型产业投入了比其他产业多10倍乃至上百倍的物质财富,建起了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永良 张满银 姜秀谦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历了产业革命、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后工业化(高技术化)等阶段。产业结构的演进和高度化都是由于产业技术进步推动的,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产业而居主导地位。我国的工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向工业化的中级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耀昌
我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1995年出口各类纺织品服装总值379.2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39.26亿美元,服装出口为240亿美元,均居世界同类商品出口首位。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我国所占比重逐年上升,1985年我国占全球纺织品出口的6.26%,至1995年所占比重上升到14%以上;其次出口增长速度不仅在国内各大类商品中居前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烟(粉)尘和SO2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实现烟(粉)尘和SO2减排,但会增加其邻近省份的排放;产业结构合理化只能促进烟(粉)尘减排,并未产生显著空间溢出;烟(粉)尘排放与经济增长符合EKC假说,而SO2排放与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关系;大气污染治理投资能促进本省及其邻近省份的烟(粉)尘减排,而对S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实现区域内联防联控、如何避免"搭便车"、如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关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思考王岳平葛岳静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市场化、国际化和继续工业化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结构问题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关系到效益、通胀、就业、资源和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翔 袁满 李凤鸣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否有效推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结合西部大开发边界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指标衡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西部大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因此长期而言,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没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整体上表现为转型升级阻碍效应。未来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强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长期的驱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旭梅 张向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瑶 王磊 庄开智
在经济不断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充分利用世界技术创新加快的趋势,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移、升级。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得以彰显。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中国政府应该正确认识到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规则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局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正确认识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前提,调整过程中要重视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均衡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滨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廖玉平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从产业经济角度,对建筑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规模结构、行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建筑业 产业结构 调整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