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7)
2023(15155)
2022(12570)
2021(11408)
2020(9438)
2019(21626)
2018(21585)
2017(41595)
2016(22824)
2015(25723)
2014(25961)
2013(25607)
2012(23546)
2011(21442)
2010(21582)
2009(19891)
2008(19202)
2007(16841)
2006(15206)
2005(13458)
作者
(67868)
(56606)
(56105)
(53630)
(36331)
(26895)
(25337)
(22171)
(21556)
(20062)
(19327)
(19245)
(18133)
(17855)
(17468)
(17399)
(16704)
(16358)
(16210)
(16154)
(14108)
(13990)
(13658)
(12983)
(12765)
(12627)
(12498)
(12272)
(11423)
(11114)
学科
(112593)
经济(112476)
管理(63854)
(57892)
(47097)
企业(47097)
方法(43151)
数学(37203)
数学方法(36819)
中国(28694)
地方(26488)
(25657)
(24200)
业经(23331)
(21033)
农业(17550)
(16603)
理论(16183)
环境(16048)
(15689)
地方经济(15329)
(15266)
贸易(15256)
(14643)
(13925)
金融(13923)
(13872)
(13613)
银行(13568)
技术(13299)
机构
大学(337458)
学院(333775)
(139569)
经济(136577)
管理(129567)
研究(118164)
理学(112174)
理学院(110835)
管理学(108870)
管理学院(108278)
中国(84991)
科学(73649)
(72612)
(60310)
(59904)
研究所(54850)
(53371)
中心(51449)
业大(49352)
财经(49038)
(48695)
北京(45905)
(45895)
师范(45502)
(44487)
经济学(43019)
(42728)
农业(41779)
(39303)
经济学院(38433)
基金
项目(228131)
科学(179639)
基金(166013)
研究(165359)
(144958)
国家(143806)
科学基金(123211)
社会(105737)
社会科(100116)
社会科学(100088)
基金项目(88363)
(87984)
自然(79588)
自然科(77722)
自然科学(77704)
自然科学基金(76280)
教育(74747)
(74507)
资助(67729)
编号(66324)
成果(54083)
重点(51202)
(49797)
(49555)
(46376)
课题(46148)
国家社会(43763)
创新(43377)
科研(43162)
教育部(42616)
期刊
(158612)
经济(158612)
研究(103168)
中国(59800)
学报(53612)
科学(50381)
(48784)
管理(47934)
(43567)
大学(40262)
学学(37927)
教育(34632)
农业(33829)
技术(28376)
(26696)
金融(26696)
经济研究(25888)
财经(24368)
业经(23756)
问题(21865)
(20923)
技术经济(17455)
图书(17130)
(16797)
理论(16357)
现代(15980)
科技(15502)
(15128)
资源(14916)
实践(14719)
共检索到490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构建城市化水平区位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17个沿海城市1996~2008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沿海城市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且区位差异显著,沿海省份间的差异逐步扩大,山东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问题突出,河北省、辽宁省省内城市化水平差异有逐步减小的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杨鸿海  秦泽西  
文章利用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数据,采用FH广义空间模型,测度环渤海经济圈资本流动水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资本流动水平低。2011—2015年间资本流动水平相对于2003—2007年间有所下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建华  张承伟  高红梅  
技术创新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测度指标,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ESDA)分析方法,对环渤海经济圈2001-2011年10年间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总体差异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区间差异发展不均衡,山东半岛区内差异最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集聚态势不明显,呈随机分布态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分布;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区域技术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佘雪锋  
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在利用外资方面具有相似的政策优势及地缘优势,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之所以对这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分析比较,是因为这些城市具有相似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利用外资方面可比性很强。本文采用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提出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概念和评估方法,分1999-2001年,2007-2009年两个时间段,对中国16个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业绩指数的分析,看出各市利用外资业绩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对潜力指数的分析,看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索贵彬  
文章对城市生态位相关理论特别是城市生态位态势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态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于SPSS软件,对环渤海经济圈相关城市的生态位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城市生态位的构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燕  
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大量集聚的地方,能够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圈,约6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大连和沈阳6个城市。实证分析了28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发现只有北京和天津可作为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金融辐射,进一步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北京和天津的金融辐射半径并绘制辐射域,发现其金融辐射域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环渤海经济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国琪  
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曹国琪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经济区域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化的经济构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它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效率;自由化贸易开辟了比较优势的利益源泉。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设想鼎承了规模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海燕  柏杨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增长极,为研究其城市间的经济增长情况,区域间经济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趋势,文章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测度了1985~2009年间环渤海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圈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不存在趋同,而是发散的,只是在个别时间段内存在趋同,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城市间的经济差异拉大,但是差距拉大的速度是缓慢的。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有利于经济趋同,而储蓄增加会导致经济趋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丽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心,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启动和发展速度缓慢。文章通过分析这一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进行比较,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健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同构现状:1.专业化产品结构相似。在统计年鉴中列出的3种主要电子及通讯产品领域,北京和辽宁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专业化产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耿竹青  吴国蔚  
本文拟从以上主要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出发,以城市空间联系状况为研究对象,探讨中韩FTA合作背景下构筑区域空间联系网络的主要途径与策略,以促进中韩FTA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谨夫  
本文选取环渤海经济圈30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该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研究。首先,采取BC~2模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30个主要城市,从投入产出角度,通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指标来具体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发现各城市投入产出方面与最优值存在的差距;其次通过超效率模型(SE—DEA)对该区域3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进行综合排名,最后得出改进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甘星  甘伟  
科技金融效率是评价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科技金融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2006—2014年三大经济圈十省市的科技金融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北京、广东科技金融一直处于技术有效,即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最佳状态。上海、天津科技金融投入则处于技术相对有效,其他六省市始终处于明显非技术有效状态。本文进一步剖析了这十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金融市场、高技术产业、人才等五方面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