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0)
- 2023(14494)
- 2022(12604)
- 2021(11623)
- 2020(9565)
- 2019(21986)
- 2018(22075)
- 2017(42342)
- 2016(22786)
- 2015(25666)
- 2014(25857)
- 2013(25689)
- 2012(23958)
- 2011(21977)
- 2010(22288)
- 2009(20463)
- 2008(19860)
- 2007(17647)
- 2006(15928)
- 2005(14403)
- 学科
- 济(112461)
- 经济(112362)
- 管理(64889)
- 业(62077)
- 企(50998)
- 企业(50998)
- 方法(41010)
- 数学(34817)
- 数学方法(34467)
- 中国(29801)
- 地方(29030)
- 农(26385)
- 业经(24302)
- 学(22377)
- 财(20783)
- 农业(18159)
- 制(17584)
- 贸(17363)
- 贸易(17349)
- 地方经济(17071)
- 易(16674)
- 和(16352)
- 理论(16173)
- 环境(16121)
- 银(15946)
- 银行(15907)
- 融(15759)
- 金融(15758)
- 行(15374)
- 技术(15304)
- 机构
- 大学(331802)
- 学院(331236)
- 济(139686)
- 经济(136638)
- 管理(130198)
- 研究(117934)
- 理学(111383)
- 理学院(110095)
- 管理学(108419)
- 管理学院(107805)
- 中国(87486)
- 京(72079)
- 科学(71153)
- 财(61200)
- 所(59777)
- 研究所(54119)
- 中心(51643)
- 农(50850)
- 江(49463)
- 财经(48506)
- 北京(46538)
- 业大(46432)
- 范(45508)
- 师范(45126)
- 经(43869)
- 院(42646)
- 经济学(41483)
- 州(40472)
- 农业(39269)
- 经济学院(36900)
- 基金
- 项目(217843)
- 科学(170916)
- 研究(162262)
- 基金(156103)
- 家(134918)
- 国家(133737)
- 科学基金(114542)
- 社会(101868)
- 社会科(96514)
- 社会科学(96488)
- 省(85275)
- 基金项目(82693)
- 教育(73800)
- 自然(72882)
- 划(71357)
- 自然科(71118)
- 自然科学(71106)
- 自然科学基金(69816)
- 编号(66835)
- 资助(64449)
- 成果(54911)
- 发(50682)
- 重点(48643)
- 部(47603)
- 课题(46785)
- 创(44803)
- 创新(41679)
- 国家社会(41127)
- 发展(40971)
- 教育部(40967)
- 期刊
- 济(166386)
- 经济(166386)
- 研究(105092)
- 中国(66599)
- 管理(51095)
- 学报(48579)
- 农(47099)
- 科学(46765)
- 财(44265)
- 教育(39172)
- 大学(36862)
- 学学(34451)
- 农业(32904)
- 融(30753)
- 金融(30753)
- 技术(30216)
- 业经(26723)
- 经济研究(26672)
- 财经(23938)
- 问题(21003)
- 经(20527)
- 图书(18534)
- 技术经济(17756)
- 业(16762)
- 理论(16376)
- 现代(15992)
- 科技(15700)
- 商业(15682)
- 贸(15453)
- 世界(15112)
共检索到508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林
文章对环渤海经济带构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可行性、发展前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索,提出了建设性的构建设想和工作路线,为环渤海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环渤海 体育旅游 经济圈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艳艳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渔业产品开发程度低、海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资源利用度低等问题。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在创新、合作、绿色发展驱动下,确定了山东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财政支持方式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创新及创新型示范园区建设的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凤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国琪
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曹国琪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经济区域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化的经济构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化生产和协作,它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效率;自由化贸易开辟了比较优势的利益源泉。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设想鼎承了规模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丽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心,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启动和发展速度缓慢。文章通过分析这一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发展进行比较,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炜
作为文化、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阐述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提出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从深入探索一体化协作机制、有效整合区内各项资源、以创意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创意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旨在为该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创意产业 发展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王永强
文章针对太原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太原经济圈的城乡互促发展战略:转变太原市工业发展战略,加大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突出小城镇城市功能建设,构建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机制。为保证太原经济圈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观念、组织、制度三方面提出机制创新。
关键词:
太原经济圈 一体化 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李勇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服务业 DEA 发展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新德 江奔东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关于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卢新德江奔东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四省二市)是我国经济区域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地区,保护该区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全局和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王晖军
东北亚地区是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有活力的地区,但区域合作的机制则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合作性的机制。文章以促进各方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亚地区运输网络一体化的设想和航运中心的层次结构发展战略,以及利用"轴—辐"系统模式组织运输网络和强化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陆路交通联系等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冬平,杨友孝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关键词:
泛珠江三角洲 经济圈 发展战略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海燕
本文在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探讨了青岛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了青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技术协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 ,并对协作的战略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经济技术协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世民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重要枢纽。推进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应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融合,将环渤海地区建成中国重要的超大型都市圈、世界级制造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
关键词:
环渤海 经济圈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书瀚 张召利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