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6)
- 2023(8922)
- 2022(7561)
- 2021(6669)
- 2020(5239)
- 2019(11873)
- 2018(11682)
- 2017(22068)
- 2016(11617)
- 2015(13060)
- 2014(13201)
- 2013(13136)
- 2012(12802)
- 2011(12124)
- 2010(12623)
- 2009(11699)
- 2008(11485)
- 2007(10518)
- 2006(9950)
- 2005(9430)
- 学科
- 济(75823)
- 经济(75772)
- 管理(30998)
- 业(30366)
- 地方(25562)
- 企(23006)
- 企业(23006)
- 中国(21165)
- 方法(18180)
- 农(16861)
- 业经(16149)
- 地方经济(15921)
- 数学(15179)
- 数学方法(15062)
- 学(13154)
- 农业(12075)
- 发(11751)
- 融(11308)
- 金融(11307)
- 贸(10919)
- 贸易(10906)
- 银(10746)
- 银行(10738)
- 制(10736)
- 行(10575)
- 环境(10474)
- 易(10393)
- 财(9336)
- 和(9098)
- 策(9026)
- 机构
- 学院(179455)
- 大学(176082)
- 济(85418)
- 经济(83679)
- 研究(72256)
- 管理(63103)
- 中国(54743)
- 理学(52025)
- 理学院(51316)
- 管理学(50615)
- 管理学院(50246)
- 科学(41368)
- 京(38948)
- 所(37417)
- 财(36002)
- 研究所(33445)
- 中心(30734)
- 江(29161)
- 农(27883)
- 财经(27569)
- 经济学(26597)
- 范(26019)
- 北京(25925)
- 院(25891)
- 师范(25816)
- 经(24686)
- 州(23669)
- 经济学院(23405)
- 科学院(22431)
- 业大(22096)
- 基金
- 项目(106978)
- 科学(84003)
- 研究(81156)
- 基金(75242)
- 家(65054)
- 国家(64472)
- 科学基金(54165)
- 社会(52839)
- 社会科(50156)
- 社会科学(50146)
- 省(42387)
- 基金项目(38608)
- 教育(35689)
- 划(35358)
- 编号(32713)
- 自然(31870)
- 自然科(30998)
- 自然科学(30991)
- 发(30867)
- 资助(30807)
- 自然科学基金(30406)
- 成果(27163)
- 发展(25537)
- 展(25120)
- 重点(24818)
- 课题(24572)
- 部(22866)
- 创(21792)
- 国家社会(21755)
- 创新(20445)
- 期刊
- 济(113713)
- 经济(113713)
- 研究(63399)
- 中国(42607)
- 管理(27679)
- 农(27461)
- 财(25755)
- 科学(24260)
- 学报(23405)
- 教育(20864)
- 融(20850)
- 金融(20850)
- 经济研究(18827)
- 农业(18672)
- 业经(18041)
- 大学(17963)
- 技术(16884)
- 学学(16845)
- 财经(14563)
- 问题(14347)
- 经(12823)
- 贸(11581)
- 世界(11028)
- 国际(10959)
- 技术经济(10589)
- 业(9975)
- 商业(9779)
- 现代(9394)
- 经济问题(9218)
- 经济管理(9080)
共检索到303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爱珠
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经济发展特点张爱珠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经济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区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环渤海沿岸17个市地,发展为包括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四省及京津二市的大环渤海经济区。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吕余生 凌常荣 杨克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伟萍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发展,这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也具有特殊作用。本文通过借鉴法国"竞争力极点"战略,提出提高环渤海经济区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策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学文 张青超
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是大国经济发展特有的现象,在大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从区域金融政策角度入手,以环渤海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为例,探寻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模式,进而探寻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揭示区域金融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政策良性互动 经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景禹,马苹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以开放促改革最近,海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不断预言,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不仅是因为过去10年,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进入90年代,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的基本动力,就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在美
过去讨论冶金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其重点往往放在科学和研究工作上面;而冶金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设计工作开展得如何。这一点往往鲜为人知,或者知之而不甚重视。我想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谈谈这个问题,以供参考。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国外发达国家和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0%以上,而国内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据上海市经济与科技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1982年到1987年全市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建东
软件产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和国际化产业之一.近十年来,世界软件的市场销售额以大约30%的速度逐年递增,本世纪末将超过计算机硬件,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赶上或超过汽车、石油等传统支柱产业,从而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背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软件出口的必要和可能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软件市场急剧膨胀,以1988年为例,世界主要国家(美、日、西欧等)的软件市场规模为520亿美元,其中美国是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日本是1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但到1991年,全球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1200亿美元,大约占计算机市场总销售额的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淮
资产重组是工业化阶段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面临重大调整,解决持续增长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加快市场化进程、调整社会利益结构、实现产业振兴等重大战略难题需要依靠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资产重组还是我国短期解决运行过程重要矛盾的基本思路。由于产业结构转换、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发展趋向对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牵动程度、对未来预期的影响程度已经越来越大,资产重组政策加入到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已属必然
关键词:
资产重组,战略发展,宏观调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当前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制约因素,但同时具备众多优势和推动因素。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应不断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创意产业发展。
关键词:
环渤海 创意产业 现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邬凤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海峡经济区在狭义上讲,包括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与东岸的台湾两省。目前这个经济区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认为,在东南沿海经济带发展中,海峡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关键词:
海峡经济区 福建 台湾 东南沿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学文
本文对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在改革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论述了集体合作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公有制 集体合作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中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必须要有新的顶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