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8)
- 2023(16019)
- 2022(13413)
- 2021(11868)
- 2020(10243)
- 2019(23165)
- 2018(22637)
- 2017(43263)
- 2016(23566)
- 2015(26058)
- 2014(25829)
- 2013(26033)
- 2012(24178)
- 2011(21918)
- 2010(22210)
- 2009(21010)
- 2008(20840)
- 2007(19000)
- 2006(16891)
- 2005(15397)
- 学科
- 济(120770)
- 经济(120650)
- 业(89635)
- 管理(78902)
- 企(78328)
- 企业(78328)
- 方法(47938)
- 数学(38880)
- 数学方法(38611)
- 农(32889)
- 业经(32486)
- 财(31105)
- 中国(25821)
- 地方(25574)
- 农业(23604)
- 学(22184)
- 务(21724)
- 财务(21704)
- 财务管理(21671)
- 制(20932)
- 企业财务(20526)
- 贸(20489)
- 贸易(20479)
- 易(19845)
- 技术(19065)
- 和(18674)
- 划(16802)
- 理论(16574)
- 环境(16494)
- 策(16355)
- 机构
- 学院(354875)
- 大学(351496)
- 济(156736)
- 经济(153789)
- 管理(137067)
- 研究(121745)
- 理学(117983)
- 理学院(116648)
- 管理学(114967)
- 管理学院(114304)
- 中国(92715)
- 科学(76543)
- 京(73195)
- 农(70970)
- 财(68501)
- 所(63926)
- 研究所(58174)
- 业大(57067)
- 农业(56389)
- 中心(55063)
- 财经(54937)
- 江(54731)
- 经(49740)
- 经济学(48319)
- 北京(45534)
- 经济学院(43559)
- 院(42773)
- 州(42652)
- 范(42188)
- 师范(41658)
- 基金
- 项目(233898)
- 科学(183696)
- 基金(170995)
- 研究(163767)
- 家(151632)
- 国家(150320)
- 科学基金(128146)
- 社会(107068)
- 社会科(101523)
- 社会科学(101489)
- 省(92304)
- 基金项目(91257)
- 自然(84109)
- 自然科(82167)
- 自然科学(82138)
- 自然科学基金(80751)
- 划(76966)
- 教育(72353)
- 资助(68531)
- 编号(63884)
- 重点(53014)
- 发(51910)
- 创(50903)
- 部(50601)
- 成果(50210)
- 业(48501)
- 创新(47066)
- 科研(45329)
- 国家社会(44890)
- 计划(44103)
- 期刊
- 济(179756)
- 经济(179756)
- 研究(100130)
- 中国(64678)
- 农(64429)
- 学报(60321)
- 财(55854)
- 科学(54552)
- 管理(52756)
- 大学(44201)
- 农业(43399)
- 学学(42385)
- 融(30599)
- 金融(30599)
- 技术(29711)
- 业经(29293)
- 经济研究(29010)
- 财经(28410)
- 业(25676)
- 经(24669)
- 问题(23665)
- 教育(23543)
- 技术经济(21186)
- 贸(18830)
- 商业(17668)
- 世界(17575)
- 版(17330)
- 现代(16835)
- 统计(16799)
- 科技(16110)
共检索到52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春水 王开泳 蔺雪芹 许玉玲 张蕾
基于Theil系数、服务业重心模型、收敛与分散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环渤海经济区服务业差异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环渤海经济区服务业差异主要由省区内部差异贡献,1992—2000年差异略有缩小,由省区间差异变小引起,而2000—2010年差异扩大显著,由京津冀内部差异扩大引起;②1992—2000年沿海地区以收敛为主,内陆地区以发散为主。2000—2010年辽宁省东西部以向下发散为主,中部以向下收敛为主;京津冀东部以收敛为主,而西部以发散为主;山东省整体以收敛为主;③环渤海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内外部联系、经济密度、消费能力、政府支持力度。④从时间演变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一直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是最重要影响因素,服务业发展从市场供给导向逐渐的转化为需求导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李勇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服务业 DEA 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盖美 张丽平 田成诗
以GDP和人口数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及空间中心统计法、地带分离系数法,从时间维度及空间角度对环渤海经济区44个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环渤海经济区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第二、三产业收入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加大,产业的地理集中效应大于产业的结构效应;②辽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经济中心向辽宁方向偏移,而河北及山东经济区合力拉动人口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③地带内发展差异特别是河北经济区的发展差异是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地带分离系数以2008年为拐点呈现"U"型结构。最后提出促进河北地区的发展是环渤海经济区在今后的发展中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哈拜提·帕热提 赵羽
文章选取我国大陆31省际行政区域2000—2015年的相关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异格局,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通过计算空间自相关系数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高-高聚集”的现象、而西部地区出现“低-低聚集”。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变量对周围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存在较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所有变量中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农民受教育水平、青中年人口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东阳 赵永 王小敏 苗睿 田光辉
运用EOF分析方法将中原经济区2004—2013年人均GDP数据分解为空间函数和时间函数,用前2个主要空间特征向量描述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通过对应的时间权重系数,反映空间差异的时间变化,揭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格局呈现以京广线为分界线,西部发达、东部落后的特征。研究时间内这种空间格局趋于明显,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差异有所扩大。(2)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征。(3)西北部经济发达的县(市)经济发展活跃,而东南部大部分县(市)增长较为平稳。部分县(市)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局部经济差异格局发生转变。(4)EOF方法在分析经济发展格局的...
关键词:
经济差异 时空演变 EOF 中原经济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智勇 吕金嵘 高燕哺
本文以中原城市群9大地级市1978~2006年人均GDP数据为资料,基于GIS空间自相关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县域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但这种集聚多局限在郑州、洛阳、焦作的周边县域,其他县域空间相关性表现不明显;郑州市作为区域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力不足;从时间维度上讲从1999年之后中原城市群县域经济集聚与空间关联性整体上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并且在近两年又有上升的势头;(3)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走低,消费和政府实力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张吉献
对2008—2011年中原经济区所涉及5省30个市、县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在工具型软件ArcGIS 9.3与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的支持下,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中原经济区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存在的空间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剖析。分析得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由西北部向东南部呈降低趋势。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R&D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SFA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磊 李景保 袁华斌 朱辉 田小琴
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ESDA相结合的方法,对2001—2010年长江中游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经济区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M"型变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差异是经济区差异的主要贡献者;GlobalMoran’s I指数为正,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波动式减弱。②高水平县域有所增加,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下辖县域、地市市区或县级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呈现出两级"中心—边缘"的空间结构。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基础因子对经济差异影响最大,行政因子、工业化因子分居二、三位,市场因子影响最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对中国2003—2021年23个省份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上看,各地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从地理空间维度看,不同省份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差别;从时空双重变化角度看,省份间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扩大之势。进一步从影响因素看,城市化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和市场化程度等,是导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述时空演变规律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角度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服务业 时空演变 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对中国2003—2021年23个省份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从时间维度上看,各地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从地理空间维度看,不同省份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差别;从时空双重变化角度看,省份间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呈扩大之势。进一步从影响因素看,城市化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和市场化程度等,是导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述时空演变规律的关键因素。以期为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角度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服务业 时空演变 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产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庆峰 徐光耀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外贸增长迅速,但人民币汇率对环渤海经济圈国际贸易收支影响却很小,环渤海经济圈地区收入水平对该地区国际贸易收支影响也较小,而外国收入水平是影响该地区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稳定现有发达国家市场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海外新兴国家市场对该地区企业进行贸易转型和贸易创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黄武龙
文章以浙江省6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采用1991—2011年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定量揭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差异、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化趋势。结论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加剧;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表现出典型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空间分布类型;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浙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浙西南地区,整体上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空间经济结构,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对全省县域经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空间差异 空间统计分析 浙江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