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
- 2023(999)
- 2022(925)
- 2021(795)
- 2020(691)
- 2019(1601)
- 2018(1583)
- 2017(2681)
- 2016(1627)
- 2015(1817)
- 2014(1773)
- 2013(1790)
- 2012(1764)
- 2011(1539)
- 2010(1574)
- 2009(1366)
- 2008(1327)
- 2007(1169)
- 2006(1034)
- 2005(900)
- 学科
- 贸(8429)
- 贸易(8428)
- 易(8287)
- 出(7152)
- 口(7059)
- 出口(7051)
- 出口贸易(7051)
- 济(6380)
- 经济(6377)
- 方法(2624)
- 地方(2577)
- 管理(2542)
- 数学(2453)
- 数学方法(2427)
- 业(2066)
- 中国(1973)
- 学(1661)
- 概况(1565)
- 进出(1549)
- 进出口(1549)
- 进出口贸易(1549)
- 企(1517)
- 企业(1517)
- 农(1250)
- 地方经济(1221)
- 融(803)
- 金融(803)
- 业经(786)
- 财(786)
- 税(721)
- 机构
- 大学(21852)
- 学院(21514)
- 济(9567)
- 经济(9430)
- 研究(9205)
- 管理(6449)
- 中国(6411)
- 科学(5801)
- 理学(5485)
- 理学院(5363)
- 管理学(5196)
- 管理学院(5132)
- 所(5057)
- 研究所(4721)
- 京(4657)
- 农(4299)
- 中心(3788)
- 财(3648)
- 院(3590)
- 江(3527)
- 农业(3518)
- 经济学(3448)
- 业大(3416)
- 经济学院(3225)
- 范(3125)
- 师范(3083)
- 财经(3015)
- 贸(2965)
- 研究院(2930)
- 省(2824)
共检索到34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华欣 常继莹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海港口群新布局,各港口发挥自身优势并分工协作,有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增强各港口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渤海地区 天津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华欣 常继莹
港口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也对其定位与布局提出了新要求。基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分析了环渤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评价指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环渤海主要港口的引力,结果显示港口综合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港、唐山港、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和营口港,然后根据引力测度结果,借鉴国外知名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明确它们各自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提出以天津港为核心港口,辽宁、山东及河北省港口为两翼,形成环渤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渤海地区 天津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九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和生产力布局的热点地区,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港口运输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环渤海地区港口运输体系建设与布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港口运输体系,问题,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继红 路瑶
环渤海港口群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港口定位和布局是港口群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港口群发展评价,分析了环渤海主要港口布局和现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环渤海主要港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大连港、营口港、青岛港、烟台港、天津港和秦皇岛港等主要港口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应用研究。基于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在区域港口发展评价中十分有效,评价最终得分的大小反映了港口发展水平情况,对促进环渤海区域港口群合理、有序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港口 布局 评价 环渤海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老港新港齐聚渤海,使环渤海地区港口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实施"连横"战略,谋求互利共赢,已是当务之急。津冀港口应实行干支协同战略,以特色化和专业化发展解决同质化竞争难题。要创新体制,打破行政分割,港口民营化则是实施连横战略的重要市场力量。
关键词:
港口经济 环渤海 连横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强 汪波 吕荣胜
环渤海地区以其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庞大的港口群已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相对落后的港口整合力度和战略合作水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于破坏性创新的环渤海港口战略合作问题进行探讨,有较大现实意义。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港口战略合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有效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将成为今后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
战略合作 环渤海地区 破坏性创新 港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楠 张岩
本文运用NBS-SA软件对环渤海港群规模以上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结果显示环渤海7大港口运营数据具有极强的季节特性,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首创性实证研究,提出环渤海港群整合的相关建议,给相关定性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是一个研究环渤海港群整合的崭新视角。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谨凯 高磊 刘曙光
港口竞争有助于提高港口竞争力,促进港口发展,但港口间的盲目恶性竞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港口专业化、技术化水平提高,不利于港口群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环渤海港口群为例,在竞争的同时,港口之间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充分的分工合作,提倡港口之间采取高层次竞争、"错位"竞争等竞争方式,制定合理的港口发展规划,扩展港口物流战略联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威涛 运迎霞
多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在于灾害危险的叠加和危险程度的分异同时存在,这种状况在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尤为典型。目前,我国大部分港口城市的避难场所规划对多灾害危险分布复杂性的应对不足。基于多灾害危险性的评价与分区,提出分区内组合配置多种类型避难场所、分区间差异化安排避难场所等级的建议,并据此分解和细化了避难场所布局准则,包括容量有效、分布充分、防灾专用交通可达、防灾服务就近支援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灾害避难场所布局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GIS软件工具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核心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地震、风暴潮、火灾三类避难场所在不同危险性分区中的配置及布局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一、开发和建设福建港口的重要意义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经济开放政策,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海上运输相当繁忙。但我国现有的几个大港和疏港铁路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海港压船压货现象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而且对外造成不良影响,此种被动局面必须扭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林
基于产业组织与布局理论,首先提出物联网产业组织与布局开放系统模型,然后结合面向智慧港口的物联网技术框架,提出智慧港口驱动的物联网产业布局钻石模型,最后给出基于该模型的河北沿海地区物联网产业布局策略。
关键词:
港口 物联网 产业布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冰 李月
为研究港口的运行效率,本文取环渤海地区12个港口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港口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各港口之间效率差异较大;剔除客观因素和随机因素之后的效率值,对比得出港口的投入与规模之间不匹配,港口规模有待优化;动态效率分析中,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群中,山东半岛港口群发展态势较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次是津冀港口群,辽宁半岛港口群总体发展趋势较差。本文更加清晰地展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情况,为日后港口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金生 郁威
沿海港口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运输经济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也存在投入拥挤、产出不足、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低效率现象。提高效率成为港口经济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文章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分析港口综合效率的受制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并给出了如何提高港口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阶段DEA 主要沿海港口 经济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锦 刘娇 杨静 孙文杰 杨心叶
科学规划国际港口分布和分工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以包含港口建设及运营成本、航运成本、港口作业成本和港口其他服务费用在内的物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一种特殊选址-分配模型,应用趋势增长法和弹性系数法分析了货物进出口贸易量,并以海南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进行了模型的情形对比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确定基于国际货物贸易需求的物流总成本最小的国际港口布局及港口间的协作分工方案,且求解效率较高;相对于仅将海南洋浦港和海口港作为国际港口的情形,将其与海南三亚港、八所港和清澜港一共5个港口均作为国际港口可使物流总成本降低;货物进出口贸易量和各港口外贸吞吐能力均对国际港口布局及港口间的协作分工有影响,增大其他港口外贸吞吐能力可降低物流总成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锦 刘娇 杨静 孙文杰 杨心叶
科学规划国际港口分布和分工对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以包含港口建设及运营成本、航运成本、港口作业成本和港口其他服务费用在内的物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一种特殊选址-分配模型,应用趋势增长法和弹性系数法分析了货物进出口贸易量,并以海南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进行了模型的情形对比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确定基于国际货物贸易需求的物流总成本最小的国际港口布局及港口间的协作分工方案,且求解效率较高;相对于仅将海南洋浦港和海口港作为国际港口的情形,将其与海南三亚港、八所港和清澜港一共5个港口均作为国际港口可使物流总成本降低;货物进出口贸易量和各港口外贸吞吐能力均对国际港口布局及港口间的协作分工有影响,增大其他港口外贸吞吐能力可降低物流总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