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6)
2023(8345)
2022(7131)
2021(6464)
2020(5075)
2019(11190)
2018(10832)
2017(20510)
2016(10587)
2015(11150)
2014(10331)
2013(10155)
2012(9318)
2011(8411)
2010(8486)
2009(7768)
2008(7477)
2007(6614)
2006(5983)
2005(4956)
作者
(28706)
(24209)
(23990)
(22611)
(15308)
(11517)
(10688)
(9187)
(9013)
(8351)
(8341)
(8143)
(7748)
(7650)
(7303)
(7187)
(7133)
(7064)
(6911)
(6783)
(5799)
(5649)
(5582)
(5489)
(5390)
(5258)
(5191)
(5130)
(4748)
(4696)
学科
(50378)
经济(50352)
管理(33383)
(32491)
(27510)
企业(27510)
方法(17803)
技术(16372)
中国(15448)
地方(15194)
数学(14110)
数学方法(14006)
业经(13249)
(11979)
技术管理(11842)
产业(11342)
环境(10074)
农业(8547)
(8042)
理论(7917)
(7793)
地方经济(7655)
(7594)
(7489)
城市(6812)
(6743)
(6277)
(6057)
银行(6047)
(5967)
机构
学院(149138)
大学(144388)
(63797)
经济(62475)
管理(61271)
理学(53222)
理学院(52564)
管理学(51826)
管理学院(51535)
研究(49903)
中国(35071)
科学(30643)
(30325)
(25436)
(22731)
(22373)
中心(22337)
(21366)
师范(21204)
研究所(20853)
财经(20842)
业大(19897)
经济学(19378)
(19074)
(19040)
(18813)
北京(18779)
(18373)
经济学院(17416)
师范大学(17236)
基金
项目(106591)
科学(87761)
基金(78745)
研究(77647)
(68094)
国家(67598)
科学基金(60680)
社会(53745)
社会科(51433)
社会科学(51418)
(44733)
基金项目(44098)
自然(38410)
自然科(37583)
自然科学(37578)
自然科学基金(36935)
(35930)
教育(33196)
资助(29169)
(28718)
编号(28169)
(26066)
创新(25847)
重点(23821)
国家社会(22718)
发展(21701)
(21635)
(21392)
课题(20517)
(19808)
期刊
(71771)
经济(71771)
研究(42483)
中国(27304)
管理(23560)
科学(21028)
(17023)
学报(16933)
(16751)
业经(13625)
大学(13294)
技术(12840)
学学(12764)
农业(11955)
教育(11693)
经济研究(11195)
问题(10832)
科技(10465)
(9710)
金融(9710)
财经(9461)
技术经济(8777)
(8483)
(8222)
商业(8204)
资源(8005)
城市(7993)
(7894)
现代(7892)
(7873)
共检索到211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资源节约、环境优化和效率提升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识别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与关联规律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与均衡发展。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08-2017年我国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城市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空间网络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环渤海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较为突出;城市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整体网络结构趋于复杂和稳定;网络个体特征明显,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始终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保持较强的空间极化作用;网络交互效应能够显著提升环渤海整体及城市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  李悦铮  
环渤海区域滨海城市之间存在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双面效应。定量评价滨海城市间旅游竞争力,比较其间旅游竞争力差异,对研究该区域内旅游竞合关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选取该区6个滨海城市为例,在选取较多量化指标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解成三类要素。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类竞争力得分值,然后通过均方差计算各类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从而得到总体综合评价值,深入比较分析各滨海城市之间旅游差异;同时分析区内旅游竞争演变趋势,据此提出区域旅游应积极采取整合政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振   赖伟   郑应宏  
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为旅游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新的动力。该文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中国省级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并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发现:1)机器人应用驱动了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机器人应用可以通过增强地区旅游业密集度和提高旅游行业竞争性两条路径,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减少旅游业一般性人力资本可以强化机器人应用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4)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该研究为理解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合理利用机器人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证依据和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帅  
本文采用相对发展率指数、空间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的方法对沿海53个城市2002-2012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对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环渤海地区44个城市的铁路客运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GIS空间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形态、整体联系和局部联系特征。研究表明:(1)从空间形态上看,该网络大致形成"三纵二横"格局,五条客流带的走向同主要铁路干线基本一致;(2)从整体联系上看,该网络较为密集,但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其中北京—济南一带连接性和可达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3)从局部联系来看,大致形成辽宁、京津冀、山东西部和山东半岛四个子群,子群间联系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琳琳  郭玲玲  武春友  
选取13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其2007—2016年的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水平及技术进步对绿色增长效率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在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考虑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以政策辅助提高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斌  文泽宙  邝嫦娥  
基于2005年~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绿色创新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绿色创新大致表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区域范围的"多核心"集聚形态;绿色创新具有累积效应,往期绿色创新成果会推动当期绿色创新发展;交通条件、教育水平、环境规制均会促进绿色创新,低层次产业结构则会显著抑制绿色创新,而扩大开放程度不利于本地区绿色创新,但会促进周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城市间绿色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与共享,实现中国城市绿色创新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斯琴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及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提出城市经济效率增长的"时空惯性"特征,城市经济效率既会受到本城市历史效率循环累积的影响,也会受到周边城市的效率溢出性影响。基于其路径依赖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距离临近发展相近城市经济效率水平具有趋同趋势,进而为地区增长方式转换、实现效率型城市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玉洁  刘曙光  
绿色创新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网络DEA模型测度2003—2018年黄河流域79市(州、盟)绿色创新效率,进而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分析效率的空间演化规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但表现为波动上升的时间趋势;(2)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异格局,效率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表现出南北方向相对稳定、东西方向集聚发展的趋势;(3)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师资力量、外资利用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章林  
城市更新使得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基于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资源的统计,本文对1949年~2015年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演化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旅游休闲公共资源基于其物理空间基本固定,对研究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发展具有客观性,其研究结果较为理想,在方法上具有可行性;(2)60余年间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资源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类型上不断丰富,其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变迁密切相关,也与上海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3)60余年间上海中心城区的旅游休闲资源集聚度始终很高,并不断扩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姣  
文章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52个地级市1993-201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态势和空间溢出性十分显著。具体而言,河北、北京、内蒙古和山西的各城市以天津为中心逐步收敛,山东半岛则收敛于青岛。作为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青岛呈现双足鼎立的局势,天津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北部和西南地区具有显著的外资空间外溢性,而青岛的辐射范围则主要涵盖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等。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外资中心收敛和空间外溢性具有显著的时空衰减性,且滞后效应显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文化发展。为践行新的文化思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加强旅游学术体系构建,《旅游科学》编辑部与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将于2024年4月12—14日在广州召开《旅游科学》2024年会。本次年会以“创新·绿色·幸福”为会议主旨,以“新的文化使命与旅游学术体系构建”为年会主题,旨在汇聚国内外文化和旅游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探索新的文化使命下旅游学术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届时,诚挚邀请和热烈欢迎国内外学者、研究生和行业专家齐聚花城广州,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文旅火花。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华  
运用缓冲区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居民使用者主体的游憩行为特征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半径及其覆盖率反映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适宜度的区域差异,从而揭示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格局分异特征,发现服务覆盖率低和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影响了市民游憩的适宜度,从而导致上海整体生态游憩空间的服务功能的较低水平。据此提出优化对策:市中心应注重空间整合的立体化与纵深化,近郊及中外圈区域的优化重点是空间布局的均匀性与渗透性,同时重视和加强多功能的生态游憩廊道系统的构建和生态游憩空间建设的近自然性与软质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林  户艳领  李依弯  
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是解决城市群发展中各种问题、推进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200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进而运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关联,并进一步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展开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城市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距有所缩小,但整体上仍不均衡;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程度对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对外开放程度、城市人口、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