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4)
2023(20038)
2022(16799)
2021(15378)
2020(13234)
2019(30461)
2018(30092)
2017(58177)
2016(31454)
2015(35667)
2014(35511)
2013(35277)
2012(32466)
2011(29389)
2010(29853)
2009(28265)
2008(27971)
2007(25218)
2006(22340)
2005(20415)
作者
(91149)
(76271)
(76221)
(72521)
(48774)
(36599)
(34578)
(29649)
(28932)
(27339)
(26015)
(25639)
(24508)
(24302)
(23788)
(23557)
(22491)
(22383)
(22096)
(21945)
(18962)
(18705)
(18693)
(17557)
(17189)
(17129)
(16996)
(16643)
(15458)
(14948)
学科
(151948)
经济(151766)
(108411)
管理(105219)
(94420)
企业(94420)
方法(65273)
数学(55187)
数学方法(54437)
(42584)
(39712)
业经(36718)
中国(36115)
地方(29736)
(29699)
(27910)
财务(27836)
财务管理(27777)
农业(27306)
企业财务(26341)
(26050)
贸易(26034)
(25493)
(25262)
理论(23603)
技术(22593)
(22536)
(21549)
(20853)
(20769)
机构
学院(461612)
大学(458383)
(200650)
经济(196629)
管理(182082)
理学(156358)
理学院(154729)
管理学(152021)
管理学院(151170)
研究(150648)
中国(117784)
(96010)
(95017)
科学(89103)
(75541)
财经(74690)
(74235)
(71175)
中心(69813)
(67659)
研究所(67608)
业大(65165)
经济学(62179)
北京(60111)
农业(57929)
经济学院(55875)
(55467)
(55403)
财经大学(55029)
师范(54850)
基金
项目(299398)
科学(238049)
基金(220383)
研究(217166)
(190615)
国家(189043)
科学基金(164935)
社会(140995)
社会科(133876)
社会科学(133842)
(116925)
基金项目(115960)
自然(106879)
自然科(104525)
自然科学(104499)
自然科学基金(102676)
教育(100604)
(97176)
资助(91456)
编号(86785)
成果(69663)
重点(66942)
(66817)
(63705)
(63517)
课题(59701)
创新(58958)
国家社会(58865)
教育部(58019)
科研(57347)
期刊
(227917)
经济(227917)
研究(137583)
中国(89337)
(78404)
管理(72581)
(67991)
学报(65613)
科学(63107)
大学(51390)
学学(48847)
农业(45710)
(44032)
金融(44032)
技术(43653)
教育(41418)
财经(38410)
经济研究(36692)
业经(35980)
(33041)
问题(30684)
(26472)
技术经济(26107)
统计(25521)
(24300)
(23402)
现代(21865)
世界(21619)
商业(21389)
财会(20893)
共检索到698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忠民  玉国华  王定祥  
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支出视角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基于收入水平的门限效应,即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增;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抑制效应呈逐级递减趋势,中部地区呈先减后增的"U"型特征,西部地区则是逐级递减的正向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俏茹  刘金全  刘达禹  
本文在存在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非完美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时,一国的经济增长无法向前沿增长率收敛,体现出金融发展的瓶颈效应;而当金融发展水平高于第一门限值时,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最后,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越第二门限值后,其对经济增长的牵拉作用逐渐衰减,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这一结果与理论猜想高度耦合,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廷海  王点  
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ESDA分析方法,建立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我国省际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偏微分法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从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日本47个行政区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日本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制造业的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地区运输成本较高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显著的正向效应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效应。当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低时,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随着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空间集聚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兵  戴贵宝  任政亮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4年产业集聚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GMM方法与面板门槛进行回归分析并实证检验。GMM的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一阶滞后期对当期的制造业自主创新有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较大的"惯性",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起着负向效应。而以产业集聚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回归的结果则表明地区差异较为显著,东部和中部的产业集聚具有三重门槛,而西部则具有二重门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亮  
为促进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发展,通过区位熵模型构建生产制造业集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的实证代理变量,然后将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拓展、重整并对数化处理,构建产业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基准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应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2010—2020年的宏观经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产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效率的集聚效应与拥挤效应。结果显示,(1)城市产业内生产制造业集聚规模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也即产生拥挤效应;(2)城市产业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呈现单调递增的正向线性关系,也即还存在集聚效应;(3)城市产业间生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集聚与其科技创新效率发展也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关联集聚也出现拥挤效应。由此提出,以品牌质量为核心抓手推动生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国际创新资源,继续做大做强北上广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北上广深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对传统落后制造业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巍  王春平  李旭  
利用2008—2013年27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业FDI与农业技术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地区农业FDI影响存在差异,农业外资只对部分农业投资不足地区的农业技术发展带来了正效应;农业FDI对农业技术的影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业FDI的技术溢出效果越大,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不能很好的吸收农业FDI中的技术溢出,外资对这些地区的农业技术发展形成了阻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灿飞  潘峰华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本文利用北京市制造业2001-2004年产业面板数据,对制造业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进入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但外资对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能够促进外资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外资对于本地产业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既要看到外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纪玉俊  冯帆  冯阔  
【目的】探究海洋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要素拥挤效应,揭示要素拥挤对海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影响。【方法】以企业生产率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模型与海洋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要素拥挤与海洋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2000—2015年,要素拥挤效应显著降低了中国海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海洋企业的生产率下降是主要原因。此外,生产要素在海洋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度”的限制,适度的产业集聚并不会对海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由于地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相较于珠三角地区,京津冀与长三角等地区的海洋制造业产业要素拥挤效应更为明显。【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海洋产业集聚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海洋产业集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避免要素过度集聚;要强化政府管理与引导,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实现多地区海洋产业协调、均衡发展;同时,海洋企业应充分利用因海洋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效应,通过共享、匹配和学习机制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依民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个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了以产出缺口代表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和未来三年实际产出平均增长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两者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的门限效应。当经济处于严重衰退阶段时,产出缺口对两者负向影响的程度是最大的;当经济处于扩张或繁荣阶段时,产出缺口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未来平均增长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政府在面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时,应该在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视经济系统自身的调节和修复功能,从而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