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2)
2023(4647)
2022(4030)
2021(3614)
2020(2826)
2019(6564)
2018(6267)
2017(11945)
2016(6243)
2015(6933)
2014(6985)
2013(6789)
2012(6465)
2011(6030)
2010(6102)
2009(5481)
2008(5505)
2007(5088)
2006(4624)
2005(4137)
作者
(17839)
(15287)
(15097)
(14164)
(9699)
(7420)
(7059)
(5940)
(5546)
(5368)
(5103)
(4989)
(4981)
(4912)
(4747)
(4658)
(4624)
(4471)
(4327)
(4294)
(3754)
(3738)
(3738)
(3373)
(3364)
(3355)
(3276)
(3236)
(3085)
(3019)
学科
(35449)
经济(35435)
(17572)
贸易(17564)
(17007)
管理(15980)
(15727)
地方(15444)
(12393)
企业(12393)
方法(11589)
地方经济(9656)
数学(9581)
数学方法(9498)
(8284)
关系(7907)
中国(7671)
业经(6765)
(6312)
农业(5654)
(5614)
出口(5612)
出口贸易(5612)
环境(5369)
(4841)
对外(4739)
(4438)
(4385)
(4245)
(4187)
机构
学院(95229)
大学(92263)
(45114)
经济(44308)
研究(34765)
管理(34664)
理学(29905)
理学院(29470)
管理学(29062)
管理学院(28866)
中国(24573)
科学(19982)
(19158)
(17262)
(16170)
研究所(15778)
中心(14794)
(14259)
(13939)
师范(13867)
经济学(13866)
财经(13440)
(13254)
(12698)
经济学院(12689)
(12168)
(12031)
(11971)
北京(11760)
师范大学(11105)
基金
项目(63917)
科学(50755)
研究(48793)
基金(45876)
(39886)
国家(39612)
科学基金(33317)
社会(31902)
社会科(30444)
社会科学(30439)
(24762)
基金项目(24178)
教育(21617)
(21005)
编号(20433)
自然(19829)
自然科(19311)
自然科学(19308)
自然科学基金(18935)
资助(18109)
(16604)
成果(15851)
重点(15119)
课题(14257)
(14137)
发展(14045)
(13837)
国家社会(13488)
(13315)
创新(12517)
期刊
(50723)
经济(50723)
研究(28088)
中国(15706)
管理(13009)
(12738)
科学(12119)
国际(11800)
(11349)
学报(11346)
(10140)
教育(9093)
业经(8985)
经济研究(8983)
大学(8698)
问题(8291)
学学(8274)
农业(8178)
技术(7627)
(7315)
金融(7315)
(6646)
贸易(6646)
商业(6195)
财经(6079)
世界(5915)
资源(5893)
国际贸易(5725)
(5363)
(4999)
共检索到143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长期以来的外汇缺口、资本缺口和供给缺口已转化为知识缺口、竞争力缺口和需求缺口,这需要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正式确立了“以北京—天津—滨海地区为发展轴心,以京津冀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湾经济圈发展战略。本文根据国内外大环境,结合本区域优势,提出环渤海地区应加强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其对外经贸区域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强推进产品国际化的区域合作、产业国际化的区域合作、人才国际化的区域合作、投资国际化四方面,为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经贸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荣成  
吉林省实施对外经贸西进战略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吉林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需要。吉林省采取的“以东中促西”,实施“东进西拓”的互相促进、齐头并进的大策略,加强阿尔山二类口岸的建设,以阿尔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在内蒙古兴安盟、蒙古东部地区、吉林省西部地区形成条形区域经济合作带的局面,可以使蒙古一方其腹地范围可达其东中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将有利于中、蒙、俄共同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局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原  
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对外经贸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两国双边投资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构建两国多部门双向投资模型分析中美双边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就业效应,并使用2007—2016年分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美投资能够实现整体就业"双赢",但分行业效应并不一致,对美国工业部门就业效应为正,对中国国内工业部门和部分服务业则为负,在美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部门就业下降可能呈现扩大趋势。美国对华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就业,但对美国国内就业有负面影响,促使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加速调整对华投资政策,鼓励资本回流。对此,中国应注重推动双边投资增长为国内带来的就业机会,密切关注中国OFDI对工业和部分服务业就业的负向影响,适时调整对外投资及引资策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可能引起的负面就业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季崇威  
9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经贸战略季崇威一、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内,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增加一倍),促使国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方亮  
出口导向:中国对外经贸的战略选择黄方亮(山东大学经济学院)1978年以来,中国的大门渐渐地向全世界敞开,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把握目前的开放步骤和速度,调整对外经贸的发展战略,仍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中国对外经贸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一、基本形势 1、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由半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市场化,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9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2%。1993年的出口贸易额是917.5亿美元,1994年出口估计将突破1100亿美元。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提高到了20%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智  
为落实中美两国领导与相关部门关于经贸问题的历次会谈精神,化解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最近一年多来在对外经贸战略上做出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是为了展现谈判诚意、回应美方诉求,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本文以中国自身战略利益为出发点,从对外贸易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三个方面,论述中方对外经贸战略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进一步调整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家勤  
“积极发展同内陆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选择一些内陆边境城市和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这些地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这是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开始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云华  
在80年代中期以前,新加坡的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主要是欧美地区,进入80代末以来,随着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抬头和许多亚太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新加坡开始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逐步转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新加坡这种转变,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所促成的。一、主要贸易伙伴从地区分布看,在1991年,新加坡总贸易额的60.1%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日本,下同),美洲(包括美国、加拿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荣久  
从1980年珠海建市以来,对外经贸成绩巨大,对珠海市的特区建设,起了发动机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珠海市对外经贸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重挑战。为此,需要确立对外经贸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庆新  韩羽来  
"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通过重建古丝绸之路经济走廊,旨在最终实现中国全面对外开放、亚欧国家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从贸易、投资、国际货币等角度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一个整体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加速我国对外经贸格局的重构,并在贸易结构调整、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历经坎坷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虽已展现雏形,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图们江地区开发也是进展缓慢,与合作的有利因素相比,不利因素仍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吉林省必须从现实出发,围绕对外经贸战略进行重新思考,以推行"全面合理化"为手段,脚踏实地的推进"质量立省"战略的实施,为今后参与可能出现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之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经贸一改过去的单一贸易形态,向着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及其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全面发展,并且从经营主体到经营方位,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经贸格局正在形成,并推动着对外经贸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贸易形态综合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对外贸易形态单一,对外贸易几乎等同于商品贸易,而作为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投资、国际技术和服务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