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8)
- 2023(9629)
- 2022(8124)
- 2021(7214)
- 2020(5651)
- 2019(12699)
- 2018(12453)
- 2017(23512)
- 2016(12422)
- 2015(13815)
- 2014(13865)
- 2013(14071)
- 2012(13715)
- 2011(12943)
- 2010(13329)
- 2009(12211)
- 2008(11749)
- 2007(10575)
- 2006(9869)
- 2005(9343)
- 学科
- 济(82246)
- 经济(82191)
- 管理(29279)
- 地方(28076)
- 业(26768)
- 中国(22628)
- 方法(20736)
- 农(18593)
- 数学(18164)
- 数学方法(18055)
- 企(17920)
- 企业(17920)
- 地方经济(17197)
- 贸(16807)
- 贸易(16794)
- 易(16155)
- 业经(15902)
- 学(13804)
- 农业(13264)
- 发(12292)
- 融(12029)
- 金融(12027)
- 环境(11961)
- 制(11105)
- 银(10731)
- 银行(10719)
- 行(10597)
- 出(10041)
- 和(9143)
- 财(9122)
- 机构
- 学院(188995)
- 大学(185873)
- 济(92590)
- 经济(90823)
- 研究(77098)
- 管理(65229)
- 中国(57773)
- 理学(54186)
- 理学院(53387)
- 管理学(52677)
- 管理学院(52297)
- 科学(44410)
- 京(40781)
- 所(40002)
- 财(37713)
- 研究所(35937)
- 中心(33321)
- 农(30495)
- 江(30291)
- 经济学(30127)
- 财经(29158)
- 院(27697)
- 范(27488)
- 师范(27260)
- 经济学院(26815)
- 北京(26618)
- 经(26227)
- 州(24499)
- 科学院(24153)
- 业大(23945)
- 基金
- 项目(118380)
- 科学(93440)
- 研究(90059)
- 基金(83916)
- 家(72918)
- 国家(72319)
- 科学基金(60699)
- 社会(59381)
- 社会科(56388)
- 社会科学(56380)
- 省(46812)
- 基金项目(43619)
- 教育(39400)
- 划(39153)
- 编号(35915)
- 自然(35130)
- 自然科(34217)
- 自然科学(34209)
- 发(34116)
- 资助(33920)
- 自然科学基金(33558)
- 成果(29460)
- 发展(28404)
- 展(27971)
- 重点(27831)
- 课题(26486)
- 部(25907)
- 国家社会(25291)
- 创(24299)
- 创新(22944)
共检索到31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环渤海地区有三大城市群,十几个重要的港口,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也给该区域港口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港口集群式分布必然使港口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应整合资源,联手发展,发挥优势,合作共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梁涵 刘志春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 关联 环渤海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金生 郁威
沿海港口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运输经济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也存在投入拥挤、产出不足、规模与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低效率现象。提高效率成为港口经济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文章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主要港口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分析港口综合效率的受制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并给出了如何提高港口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阶段DEA 主要沿海港口 经济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昭 段伟 王绍博 周玉涛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测度2001—2019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港口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放缓或下滑的城市港口发展水平往往也较低,且港口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2)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水平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对本地和邻近城市经济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省域港口群港口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性,津冀港口群和山东港口群港口发展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辽宁港口群对城市经济增长则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4)在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多维要素中,劳动力和城市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较大,人力资本要素的作用较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周艳兵 王国刚 曾志炫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明莉 杜超 马艳芳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等问题,环渤海地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自身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区域经济 优势 劣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南南 陈首丽
文章用耦合关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两种方法,在对环渤海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深入挖掘两者的数量关系,从计量经济角度分析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因素及影响方式,为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规划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环渤海 海洋经济 区域经济 耦合 关联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容子 吴姗姗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环渤海 区域经济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东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使读者对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以出口导向理论、集聚-扩散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港口生长点效应,阐明了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紧密结合。从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始终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通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开放系统等多个...
关键词:
港口经济 集聚-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彪 杨三变 熊英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然后对环渤海地区近三年的各指标进行整理,经过纵横对比分析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8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认为总体上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内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进而分析这种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资源、环境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主张,以期对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循环经济 不平衡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景禹,马苹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青
湖州港是我国内河大港,是湖州在杭宁带城市崛起最可利用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针对湖州港口物流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港口物流 湖州港 增长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冯朝阳
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1995—201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特征显著,分为"辽宁"和"京津冀鲁"两个子网络;网络密度稳步上升,但仍然较低;核心区域的经济比重有所降低,但份额始终较大;网络效率在波动中趋降,空间溢出效应趋于显著。其中,北京、天津、济南等9地属于"主受益"板块,石家庄、保定、潍坊等19地属于"经纪人"板块,沈阳、大连、鞍山等4地属于"双向溢出"板块,而秦皇岛、承德、葫芦岛等12地属于"净溢出"板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控制FDI区域差异以及投资多元化等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增强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应多途径构建区域经济关联通道,打造"环型"网状关联经济,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增进区域经济空间关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冯朝阳
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1995—201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特征显著,分为"辽宁"和"京津冀鲁"两个子网络;网络密度稳步上升,但仍然较低;核心区域的经济比重有所降低,但份额始终较大;网络效率在波动中趋降,空间溢出效应趋于显著。其中,北京、天津、济南等9地属于"主受益"板块,石家庄、保定、潍坊等19地属于"经纪人"板块,沈阳、大连、鞍山等4地属于"双向溢出"板块,而秦皇岛、承德、葫芦岛等12地属于"净溢出"板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控制FDI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