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8)
2023(9806)
2022(8182)
2021(7348)
2020(5774)
2019(13243)
2018(12969)
2017(24050)
2016(12546)
2015(13641)
2014(13620)
2013(13752)
2012(13247)
2011(12193)
2010(12538)
2009(11484)
2008(11255)
2007(10314)
2006(9467)
2005(8688)
作者
(37297)
(31290)
(30996)
(29177)
(19721)
(14856)
(13968)
(12055)
(11804)
(11216)
(10613)
(10447)
(10140)
(10093)
(9575)
(9479)
(9312)
(8919)
(8888)
(8846)
(8007)
(7645)
(7546)
(7115)
(7008)
(7004)
(6937)
(6850)
(6361)
(6186)
学科
(63279)
经济(63235)
(40714)
管理(39681)
(32449)
企业(32449)
地方(23397)
中国(21326)
技术(18963)
(18450)
业经(17545)
方法(16828)
地方经济(13638)
数学(13429)
数学方法(13333)
农业(13173)
技术管理(13104)
产业(12679)
(12133)
环境(10754)
(10583)
金融(10582)
(10547)
(10411)
银行(10401)
(10281)
(10237)
(10107)
(9461)
(9349)
机构
学院(185187)
大学(180605)
(80594)
经济(78975)
管理(71836)
研究(68358)
理学(60629)
理学院(59893)
管理学(59128)
管理学院(58746)
中国(51573)
科学(40673)
(39876)
(34518)
(34197)
研究所(31040)
中心(30697)
(30167)
(28911)
(26802)
师范(26577)
财经(26230)
北京(25984)
(24990)
(24853)
业大(24420)
经济学(23944)
(23568)
农业(22036)
(21576)
基金
项目(121119)
科学(97001)
研究(93507)
基金(84823)
(73287)
国家(72620)
科学基金(62741)
社会(60528)
社会科(57543)
社会科学(57534)
(50823)
基金项目(45175)
(41186)
教育(41082)
编号(37774)
自然(37376)
自然科(36371)
自然科学(36364)
自然科学基金(35748)
(34282)
资助(32211)
(31591)
成果(30307)
创新(28528)
发展(28279)
重点(27790)
(27784)
课题(27592)
(25507)
国家社会(25010)
期刊
(100418)
经济(100418)
研究(59262)
中国(47286)
管理(30910)
(28256)
科学(25714)
教育(25457)
学报(23849)
(23835)
农业(19661)
业经(18969)
(18735)
金融(18735)
技术(18512)
大学(18086)
学学(16485)
经济研究(15415)
问题(12865)
财经(12622)
科技(12374)
(11204)
技术经济(11183)
(11153)
图书(10558)
(10405)
论坛(10405)
资源(10355)
商业(9939)
现代(9215)
共检索到299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方面对环渤海地区的创意产业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具有丰富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应密切协作,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炜  
作为文化、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阐述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提出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从深入探索一体化协作机制、有效整合区内各项资源、以创意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创意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旨在为该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环渤海创意产业合作对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建立环渤海创意产业区域协作机制进行探讨,包括建立稳定的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规划协作机制、建立产业与市场融合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现代投融资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当前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制约因素,但同时具备众多优势和推动因素。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应不断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创意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梁涵  刘志春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 ,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 ;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 ;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 ,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 ,通过区域产业整合 ,增强整体竞争优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明莉  杜超  马艳芳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等问题,环渤海地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自身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章福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和城市带之一,其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考察了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包括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比较,以及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总量分析、效率分析和结构分析。然后对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进行相关数据比较,以对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刘保奎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推进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对于在转型中提升这一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拓展大区域开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吉举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密集区之一。其中六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唐山等在环渤海地区具有中心城市的主导职能和核心作用。其产业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轻工业与海洋科研中心、能源原材料中心等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曼琦  席强敏  
对通常认为的阻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论证,提出:①环渤海地区更多的是地理区域概念,政府推动和学者呼吁缺乏内在的基础和动力。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问题之一是缺乏经济的龙头。但京津合作成功后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发挥龙头作用,取决于其经济核心的能量和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振兴环渤海地区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③与祈望政府协调相比,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以聚集更多有活力的企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丰林  方创琳  蔺雪芹  
在研究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开发利用价值进行评估;汇总了该地区1997年~2006年间的风电场装机情况以及对应时间序列的社会经济相关指标,总结了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现状;根据风能禀赋、土地覆被类型以及已有和规划修建风电场等影响指标,以10km×10km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研究区划分为5852个基本网格,通过格网分析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风电场选址和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布局适宜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将风电产业基地布局的适应性分为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中等适宜区、较低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盖美  聂晨  柯丽娜  
基于资源环境消耗和经济发展,应用可变模糊识别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5年环渤海地区沿海17个城市的经济—资源—环境三维系统(以下简称ERE系统)的承载力和协调度的时序演变规律和区域内部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环渤海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的发展力总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主要表现为较高、中等和较低的三阶段递进式,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天津、大连、青岛、呈较高水平,唐山、秦皇岛、东营、潍坊等8市为中等水平,沧州、丹东、锦州和葫芦岛水平较低,且各地的限制性因素明显。(2)10年来,17市的ERE系统的协调度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天津、大连最高,丹东、锦州、沧州和葫芦岛最低,唐山、青岛、烟台协调度较高,东营、潍坊处于中等水平,其余各市协调度较低。最后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得到环渤海2016—2020年ER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一直维持在中等水平,且有微弱上升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覃雄合  孙才志  王泽宇  
在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理解的基础上,以代谢循环能力作为研究切入点,建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包含发展度、协调度、代谢循环度的量化模型,对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演变,结果基本显示了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布格局。其中强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天津市;中等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大连市、盘锦市、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威海市;较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秦皇岛市、丹东市、潍坊市、日照市;弱可持续发展地区为唐山市、沧州市、锦州市、营口市、葫芦岛市、滨州市。同时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周艳兵  王国刚  曾志炫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