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9)
- 2023(13416)
- 2022(11463)
- 2021(10477)
- 2020(8732)
- 2019(20199)
- 2018(20079)
- 2017(39886)
- 2016(21321)
- 2015(23646)
- 2014(23741)
- 2013(23857)
- 2012(22051)
- 2011(19870)
- 2010(19974)
- 2009(18382)
- 2008(17527)
- 2007(15416)
- 2006(13742)
- 2005(12196)
- 学科
- 济(110430)
- 经济(110343)
- 管理(59697)
- 业(57154)
- 企(46665)
- 企业(46665)
- 方法(42444)
- 数学(36912)
- 数学方法(36583)
- 地方(26656)
- 农(24959)
- 中国(24047)
- 业经(23182)
- 学(21914)
- 财(20834)
- 农业(17250)
- 地方经济(16496)
- 制(16219)
- 贸(15444)
- 贸易(15435)
- 产业(15153)
- 易(14842)
- 和(14835)
- 环境(14830)
- 理论(14153)
- 技术(13819)
- 融(12781)
- 金融(12779)
- 体(12659)
- 务(12554)
- 机构
- 大学(309219)
- 学院(308456)
- 济(135291)
- 经济(132681)
- 管理(123190)
- 研究(107880)
- 理学(106957)
- 理学院(105744)
- 管理学(104115)
- 管理学院(103563)
- 中国(77734)
- 京(65852)
- 科学(65366)
- 财(57322)
- 所(53995)
- 研究所(49300)
- 中心(47023)
- 农(46942)
- 财经(46492)
- 业大(44403)
- 江(44091)
- 经(42133)
- 北京(41721)
- 经济学(41590)
- 范(40229)
- 师范(39879)
- 院(39032)
- 经济学院(37260)
- 农业(36398)
- 州(35844)
- 基金
- 项目(210962)
- 科学(166260)
- 研究(155035)
- 基金(153349)
- 家(133112)
- 国家(132062)
- 科学基金(113602)
- 社会(99220)
- 社会科(94160)
- 社会科学(94136)
- 基金项目(81895)
- 省(81758)
- 自然(72628)
- 自然科(70879)
- 自然科学(70866)
- 自然科学基金(69618)
- 教育(69141)
- 划(68262)
- 资助(63042)
- 编号(62276)
- 成果(50112)
- 重点(47069)
- 发(47038)
- 部(46396)
- 创(43558)
- 课题(42571)
- 国家社会(40945)
- 创新(40650)
- 教育部(39914)
- 科研(39722)
- 期刊
- 济(153370)
- 经济(153370)
- 研究(95372)
- 中国(53719)
- 学报(46396)
- 管理(46142)
- 科学(44211)
- 农(42556)
- 财(41908)
- 大学(35105)
- 学学(33291)
- 农业(29634)
- 教育(28920)
- 技术(26827)
- 经济研究(25543)
- 融(24438)
- 金融(24438)
- 业经(23537)
- 财经(23218)
- 经(20055)
- 问题(19771)
- 技术经济(17229)
- 理论(14887)
- 业(14682)
- 图书(14666)
- 科技(14658)
- 现代(14533)
- 商业(14075)
- 统计(13418)
- 贸(13398)
共检索到451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黄超
文章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系数,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PDL(Polynomial Distribution lag)模型检验了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率和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存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因果关系,存在产业转型与TFP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滞后于产业转型,即期产业转型系数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但与滞后三期以内的产业转型系数正相关。因此,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具有短期经济增长效应,不具备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环渤海地区产业提高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同时也表明环渤海地区产业转型滞后,转型质量不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骥 唐任伍
环渤海地区能源呈现消费增长快、自供给率低和单位GDP能耗高等特点,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影响加大。本文根据能源约束条件预测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将呈现低速增长趋势。缓解能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采取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和改革能源价格等措施。
关键词:
能源约束 环渤海地区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重 周云波
本文利用1981-2005年环渤海三省二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实际GDP以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等两个污染控制变量的年度数据,建立panal data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以及什么因素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整体向上倾斜的倒"N"形的曲线特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和重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呈现出持续恶化的趋势;恶化速度可能存在一个先相对减缓、后加速、然后相对减缓的过程,这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假说;就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本文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西部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的趋同。进一步,虽然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经济增长 资本推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 田闯 史钊源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提升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且尽可能持续长久的中高速增长,本文采用熵权-集对分析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和均值标准差法对该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时空分异和类型划分。结论如下:从时间维度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曲线整体上呈偏态分布为非严格单峰,从峰度上看,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曲线由宽峰发展为尖峰,绝大多数城市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空间维度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得分空间分布呈现由北高南低向南高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悦
根据辽宁省环渤海地区1999年-2010年经济和环境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和模型,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环渤海地区水环境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其EKC曲线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主要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即工业COD曲线为"倒N"型、工业氨氮曲线为"U"型、生活COD曲线为"U"型、生活氨氮曲线为"N型";此外,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呈线性关系。由此可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艺璇 程钰 张含朔
产业绿色转型是建设城市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途径。研究从产业发展、产业生态、绿色潜力3个层面构建产业绿色转型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基尼系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探讨环渤海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15年环渤海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指数偏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201上升为2015年的0.380;(2)北京市、青岛市、大连市等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较高,阜新市、本溪市、邢台市、盘锦市等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京津地区与青烟威地区成为新的产业绿色转型"高—高"热点集聚区,基尼系数由2000年的0.093下降为2015年的0.080,地区间差异化程度逐渐缩小;(3)区域产业绿色转型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信息产业从业人数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对于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秀梅 郝华
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点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随之改变,失去了工业发展优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霞 常瑞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的重要性重新被发现,以企业网络组织为主要特征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通常以若干个在全球价值链占据高端的产业集群为支撑。文章认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必须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策略,以集群升级实现环渤海区域的协作与腾飞。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产业集群 集群升级 区域协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盛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三次海洋产业结构比较、海洋产业人均产值系数、区位熵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比重等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行了分析。基于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需要: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第二产业,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 杜亚楠
在测度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沿海1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构建面板自向量回归模型(面板VAR),运用面板矩估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计量方法,探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曲折前进的,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与沿海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一致;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其合理化和高度化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正向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对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但对高度化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海岚 付长辉 陈宏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部大开发前后十年①(1990-2009年)西部地区十二省、区、市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地域差异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期,各省市表现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产业份额和产业竞争力呈分离态势,增长型产业比重不大,产业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此,结合西部地区实情,提出简要对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冯朝阳
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1995—201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特征显著,分为"辽宁"和"京津冀鲁"两个子网络;网络密度稳步上升,但仍然较低;核心区域的经济比重有所降低,但份额始终较大;网络效率在波动中趋降,空间溢出效应趋于显著。其中,北京、天津、济南等9地属于"主受益"板块,石家庄、保定、潍坊等19地属于"经纪人"板块,沈阳、大连、鞍山等4地属于"双向溢出"板块,而秦皇岛、承德、葫芦岛等12地属于"净溢出"板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控制FDI区域差异以及投资多元化等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增强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应多途径构建区域经济关联通道,打造"环型"网状关联经济,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增进区域经济空间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