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3)
2023(13436)
2022(11695)
2021(10999)
2020(9233)
2019(20762)
2018(20699)
2017(39235)
2016(21459)
2015(24143)
2014(23637)
2013(23122)
2012(21079)
2011(18875)
2010(18787)
2009(16960)
2008(16334)
2007(14231)
2006(12371)
2005(10612)
作者
(60649)
(50289)
(49981)
(47455)
(32030)
(24363)
(22715)
(19864)
(19050)
(17863)
(17359)
(16815)
(15902)
(15880)
(15516)
(15154)
(15052)
(15035)
(14370)
(14369)
(12466)
(12363)
(12052)
(11454)
(11259)
(11211)
(11173)
(10963)
(10102)
(9962)
学科
(85452)
经济(85378)
管理(65648)
(63273)
(54481)
企业(54481)
方法(39023)
数学(33374)
数学方法(32947)
技术(22485)
中国(21922)
(21457)
地方(20551)
业经(19791)
(19147)
(18242)
理论(15601)
农业(14934)
(14295)
技术管理(14044)
环境(13824)
(13700)
贸易(13691)
(13479)
(13216)
(12729)
(12386)
财务(12313)
财务管理(12292)
教育(11701)
机构
大学(296351)
学院(296244)
管理(122619)
(113818)
经济(111231)
理学(106931)
理学院(105735)
管理学(103967)
管理学院(103430)
研究(96857)
中国(69814)
(63373)
科学(62280)
(49023)
(47892)
(44909)
业大(44699)
研究所(44020)
中心(43800)
(42621)
(40538)
师范(40183)
财经(39897)
北京(39884)
(36333)
(36021)
(35081)
农业(35029)
技术(33778)
经济学(32637)
基金
项目(211137)
科学(166780)
研究(156025)
基金(151290)
(131719)
国家(130609)
科学基金(112962)
社会(97181)
社会科(92065)
社会科学(92040)
(84745)
基金项目(81311)
自然(73585)
教育(71878)
自然科(71869)
自然科学(71852)
(70734)
自然科学基金(70542)
编号(64036)
资助(60967)
成果(50580)
(47852)
重点(47312)
(45703)
(45592)
课题(44477)
创新(43938)
科研(39793)
项目编号(39412)
国家社会(39244)
期刊
(121046)
经济(121046)
研究(83869)
中国(57624)
学报(45222)
管理(45098)
科学(43387)
(39251)
教育(38949)
(35781)
大学(34099)
学学(31832)
技术(29938)
农业(28294)
(20892)
金融(20892)
业经(20445)
经济研究(18843)
财经(18230)
科技(18063)
图书(16839)
技术经济(16564)
(15526)
(15448)
问题(15065)
理论(14274)
资源(14136)
实践(13279)
(13279)
现代(13263)
共检索到422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宝民  陈亮  李子彪  王小慈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和区域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建立指标,对环渤海4省、2市和1个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环渤海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志江  罗掌华  
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构造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研究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各省(市、区)两阶段效率的矩阵分布图,利用矩阵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省市的创新辐射主要体现在中心化效率上,这也是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核心,实现了地区内环境技术创新的扩散,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着重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度我国六大地区26个省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比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据此阐释其创新效率偏低的成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  李煜华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楚天舒  黄译萱  赖世宣  杨行  侯勇  
[目的]深入挖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科学评价与分析各省市区农业源水污染排放现状与环境压力,将有助于区域污染物减排与政策制定。[方法]文章拟核算中国31个省市区种养业的灰水足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和理想点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性评价与分析种养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与产量、产值的协同关系,表征水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的环境压力。[结果]2017年,全国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灰水足迹分别为4.90×10~(11)和6.84×10~(11) m~(3),分别呈现“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带来的水环境压力大于种植业,尤其是黄淮海地区。[结论]在种植业中,江苏和海南的灰水足迹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低;在畜禽养殖业中,河北、西藏、天津和宁夏相对较低。建议种养业未来以减排增效为核心发展目标,海南优化肥料施用结构与方式、黄淮海地区调控种养业生产规模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拦截稻田退水污染。该文从水环境保护角度为中国种养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梅开  张彦博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区域创新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两阶段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4省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提供基础性资料。本文在指标体系设立时考虑大学和中介机构两因素在区域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将两指标纳入到指标体系中,以使问题考察的更加全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深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于受地缘、人缘、政府宏观调控、跨国公司产业配置、国际分工、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等因素影响,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国内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2004—2008年连续5年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比较得出若干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建华  张承伟  高红梅  
技术创新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以专利申请授权量为测度指标,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ESDA)分析方法,对环渤海经济圈2001-2011年10年间区域技术创新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演化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总体差异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区间差异发展不均衡,山东半岛区内差异最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集聚态势不明显,呈随机分布态势;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分布;环渤海经济圈区域技术创新热点演化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区域技术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蕊  白宏涛  陈胜男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这一指标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能源消费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工业能耗和生活能耗两方面比较了环渤海地区内各省市的能源利用水平,结果表明环渤海各省市能源利用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和山东,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庆芳  
1995年我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朱庆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各地社会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指标”课题组,根据46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运用综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兆洲  马佳羽  
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市的创新效率较高;空间滞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较优且空间回归系数皆大于零,表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其中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某一区域创新效率的变化会随时间潜在地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晔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企业是区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统计资料,构建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分别对全国不同省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数、排序位次的变更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创新绩效的基本评价,并构建出各省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四维矩阵。实证结果显示,在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提升,以及创新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将是区域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共同实现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志宝  曹广忠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各省市区建设用地1996—2004年变动情况,找出省市区间建设用地的差异类型及原因。研究方法:构建一组建设用地空间变动函数,分析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动情况。研究结果:各省市区的综合变动指数差异较大,也有明显的地理差异,且5个类型的省市区个数相差不大。研究结论:受社会经济阶段和可利用地存量的限制,发达省市区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内部转变与欠发达省市区有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