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8)
2023(9041)
2022(7885)
2021(7346)
2020(6479)
2019(15124)
2018(15137)
2017(29297)
2016(16186)
2015(18667)
2014(18883)
2013(18787)
2012(17323)
2011(15874)
2010(16277)
2009(15204)
2008(15238)
2007(13863)
2006(11918)
2005(10589)
作者
(49520)
(41512)
(41451)
(39479)
(26161)
(20050)
(18990)
(16370)
(15513)
(14653)
(14219)
(13981)
(13247)
(13194)
(12974)
(12867)
(12859)
(12349)
(12083)
(11846)
(10422)
(10310)
(10274)
(9428)
(9392)
(9260)
(9175)
(9136)
(8379)
(8263)
学科
(74088)
经济(74033)
管理(44251)
(40576)
方法(36943)
数学(33495)
数学方法(32894)
(32447)
企业(32447)
(18441)
地方(17293)
中国(16642)
(16287)
(14894)
业经(13364)
农业(12262)
(12197)
(12140)
贸易(12135)
(11716)
理论(11570)
(11097)
环境(10934)
地方经济(10166)
(9340)
银行(9313)
资源(9266)
(9178)
金融(9176)
(9083)
机构
学院(240034)
大学(239313)
(94744)
经济(92554)
管理(92550)
研究(80313)
理学(80035)
理学院(79088)
管理学(77274)
管理学院(76839)
中国(60638)
科学(53597)
(51141)
(42447)
(42399)
(41306)
研究所(39021)
中心(37771)
业大(37666)
(36487)
农业(33701)
财经(33408)
(32676)
师范(32342)
北京(32101)
(30159)
(29404)
(28879)
经济学(28694)
技术(26397)
基金
项目(162789)
科学(127372)
基金(116836)
研究(114984)
(103088)
国家(102335)
科学基金(86894)
社会(70605)
社会科(66928)
社会科学(66905)
(64892)
基金项目(61943)
自然(58337)
自然科(56836)
自然科学(56819)
自然科学基金(55765)
(55007)
教育(53951)
资助(49113)
编号(47919)
成果(38303)
重点(37543)
(35570)
(35506)
(33108)
课题(32937)
科研(31825)
创新(31047)
计划(31030)
教育部(29627)
期刊
(100063)
经济(100063)
研究(63101)
中国(44556)
学报(39515)
(36698)
科学(36579)
(31455)
管理(31096)
大学(28470)
学学(26743)
农业(24863)
教育(24494)
技术(22669)
(17582)
金融(17582)
业经(16804)
经济研究(16091)
财经(15814)
统计(14694)
资源(14667)
(14272)
(13524)
问题(13420)
(13333)
图书(13162)
技术经济(12869)
决策(12234)
(11587)
商业(11489)
共检索到342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旭光  孟祥新  徐洪雄  陈艳春  刘焕彬  
利用WRF模式及其3DVAR同化模块,结合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观测数据,设计并构建了多种3DVAR同化方案,用来提高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以2010年4月12日至13日一次大风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列WRF数值模拟对比试验。选择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对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风能资源进行了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能有效地改进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主要体现在模拟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呈现出南小北大的分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娜  张宗旺  
随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在总结当前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总体特点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及城市产业定位,率先提出了"一核、两带、三轴、六区、八链"的环渤海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并从国家、地方和滨海新区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构建功能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打造科学合理的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环渤海区域综合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左忠义  谢婉泽  邵春福  
运用解析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的现状,建立结构优化的解析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分析得出的对策可以促进环渤海区域物流系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冰  李月  
为研究港口的运行效率,本文取环渤海地区12个港口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港口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各港口之间效率差异较大;剔除客观因素和随机因素之后的效率值,对比得出港口的投入与规模之间不匹配,港口规模有待优化;动态效率分析中,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群中,山东半岛港口群发展态势较好,一直呈上升趋势,其次是津冀港口群,辽宁半岛港口群总体发展趋势较差。本文更加清晰地展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情况,为日后港口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超  曾坚  
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翁钢民  姚昭屹  贾丽丽  
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非均衡性问题日益突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空间自相关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探索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计算环渤海地区的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4组全局Moran’s I值,分析该时期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集聚演变过程。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面,选取2013年截面数据,通过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探究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相关程度和集聚情况,为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同全  高建丽  
环渤海经济区正处于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机遇期。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日趋合理,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决定了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开发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永  
环渤海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港口物流优势,目前正面临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但产能过剩趋势也开始显现,区域内港口群急需资源整合,从单纯的竞争走向竞合,实现共赢。从区域环境分析,影响环渤海港口群竞合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在国际层面主要是东北亚地区日、韩港口的挑战;国内层面主要是"双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以及区域内本身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等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丽英  王道龙  邱建军  
利用环渤海区域1985年、1995年和2000年3期TM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对该区域198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是区域主导的景观类型,1985年、1995年和2000年耕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55.96%、53.70%和55.64%;林地、建设用地是区域优势景观类型,林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21.12%、22.13%和20.95%,建设用地分别占景观类型总面积的10.48%、11.83%和11.70%;1985年~1995年、1995年~2000年两个时期,林地和建设用地景观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与耕地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振清  寇春晓  安康景  李欢欢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测度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21个地级市的技术进步降低碳强度的门槛效应,将人均GDP和工业产值占比作为门槛变量时,均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各城市基于不同门槛变量表现出明显的人均经济、工业差异性,且研发支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碳强度的影响显著性高,人口规模、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对碳强度的影响较大。人才引进是利于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公共财政支出及研发支出应倾向碳减排的方向发展,不同城市跨越门槛值时存在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区域之间的竞争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实力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的实力竞争。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城市化现状,找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其城市化进程落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财  李南妮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广义的环渤海区域还包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环渤海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各种经济主体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区域内的产业经济不断嫁接、延伸和扩张,使区域经济合作对金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明磊  庞瑞芝  刘秉镰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可娜  
不同的经济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一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区域金融的基本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方式的深化与服务功能的强化。对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来说,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更高梯度的产业结构,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全方位金融创新,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祎  祝善友  周洋  张海龙  丁文  
区域热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热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规划下垫面类型数据,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来模拟近地表气温变化,进而分析研究区域热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响应。研究表明:(1)高时空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的输入能够显著提高WRF模式模拟的近地表气温精度,在此基础上耦合城市冠层模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内部气温变化情况;(2)区域热环境受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显著,城镇用地增加区域的气温变化幅度在不同时段有差异,其中气温升高幅度最大为1. 8℃,出现在20∶00~22∶00时段;相比于自然地表,城镇用地呈现出升温快和降温慢的特点;(3)与2013年相比,2030年研究区热岛范围扩大,热岛强度增强。因此,初步建议在城市规划时,除有效控制城镇用地增长外,需考虑该用地的分散布局,将其对热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江北新区生态规划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