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6)
- 2023(15665)
- 2022(13464)
- 2021(12595)
- 2020(10326)
- 2019(23641)
- 2018(23464)
- 2017(45575)
- 2016(24808)
- 2015(27694)
- 2014(27934)
- 2013(27603)
- 2012(25824)
- 2011(23538)
- 2010(23977)
- 2009(21761)
- 2008(21088)
- 2007(18711)
- 2006(16777)
- 2005(15030)
- 学科
- 济(108152)
- 经济(108054)
- 管理(69270)
- 业(66730)
- 企(53299)
- 企业(53299)
- 方法(41107)
- 数学(35130)
- 数学方法(34710)
- 中国(31230)
- 农(30608)
- 地方(29453)
- 业经(24986)
- 财(22852)
- 学(21640)
- 农业(20606)
- 制(19151)
- 贸(18956)
- 贸易(18941)
- 易(18264)
- 环境(17207)
- 技术(17125)
- 银(17034)
- 银行(16992)
- 和(16609)
- 融(16547)
- 金融(16545)
- 地方经济(16467)
- 理论(16406)
- 行(16405)
- 机构
- 学院(351946)
- 大学(350321)
- 济(143659)
- 经济(140382)
- 管理(139124)
- 研究(124367)
- 理学(119229)
- 理学院(117864)
- 管理学(116020)
- 管理学院(115377)
- 中国(92759)
- 京(76168)
- 科学(75950)
- 财(64647)
- 所(62810)
- 研究所(56930)
- 农(56909)
- 中心(55733)
- 江(53626)
- 业大(50734)
- 财经(50637)
- 范(49239)
- 师范(48835)
- 北京(48821)
- 经(45904)
- 院(45507)
- 农业(43968)
- 州(43642)
- 经济学(41718)
- 师范大学(39287)
- 基金
- 项目(236132)
- 科学(186223)
- 研究(177052)
- 基金(168973)
- 家(146211)
- 国家(144943)
- 科学基金(124311)
- 社会(110425)
- 社会科(104605)
- 社会科学(104583)
- 省(93301)
- 基金项目(89456)
- 教育(80653)
- 自然(79330)
- 划(78271)
- 自然科(77408)
- 自然科学(77392)
- 自然科学基金(75968)
- 编号(73728)
- 资助(69440)
- 成果(60492)
- 发(54980)
- 重点(53067)
- 部(51721)
- 课题(51506)
- 创(49043)
- 创新(45666)
- 项目编号(44582)
- 国家社会(44521)
- 发展(44460)
- 期刊
- 济(166594)
- 经济(166594)
- 研究(108517)
- 中国(71923)
- 农(52838)
- 管理(52099)
- 学报(51226)
- 科学(49452)
- 财(45791)
- 教育(44661)
- 大学(38856)
- 农业(36727)
- 学学(36246)
- 融(34742)
- 金融(34742)
- 技术(31684)
- 业经(29010)
- 经济研究(25672)
- 财经(23755)
- 问题(21643)
- 经(20385)
- 图书(19457)
- 业(18351)
- 科技(17490)
- 技术经济(17392)
- 理论(17126)
- 现代(16527)
- 商业(16296)
- 贸(16206)
- 资源(16024)
共检索到535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虎军
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与天津市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于2008年初开始联合开展该课题的调研工作,所涉及的环渤海区域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五省市。课题组采集了31个成员市的有关信息,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相关部门,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娜 张宗旺
随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日益升级,对区域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快区域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本文在总结当前环渤海区域产业合作总体特点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及城市产业定位,率先提出了"一核、两带、三轴、六区、八链"的环渤海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并从国家、地方和滨海新区三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构建功能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打造科学合理的区域一体化产业链,提升环渤海区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产业合作 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区域之间的竞争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之间的实力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的实力竞争。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城市化现状,找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其城市化进程落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城市化 现状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泓杰 李侃蔚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将强化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利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随着环渤海经济的崛起,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已初见端倪。但是,由于市场、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环渤海区域旅游一体化也出现发展瓶颈。本文尝试从机理和诱因出发,借助于优势和瓶颈分析,提出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构想与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一体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翁钢民 姚昭屹 贾丽丽
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非均衡性问题日益突显,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空间自相关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探索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根据2004—2013年的数据,计算环渤海地区的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4组全局Moran’s I值,分析该时期环渤海区域旅游空间集聚演变过程。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方面,选取2013年截面数据,通过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探究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相关程度和集聚情况,为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玉财 李南妮
环渤海区域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广义的环渤海区域还包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环渤海区域内部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各种经济主体以不同形式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之中,区域内的产业经济不断嫁接、延伸和扩张,使区域经济合作对金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超 曾坚
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容子 吴姗姗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环渤海 区域经济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入手,运用相关理论,指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矛盾,努力探寻二者相统一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红 单克强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①(以下简称"二洲一海")经济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区域居民富裕水平明显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的状况,提出了商业银行要优先支持二洲一海区域,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洋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杨 白雪洁
结合当前我国区域会展产业现行管理体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揭示管理体制创新是解决区域会展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提出政府必须以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协调机制以及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环渤海区域为例,对环渤海区域会展产业进行"整体性"和"层次性"定位,构建出以双核结构双驱动模式为动力体系、会展城市联盟为协作机制、区域性行业协会为联系纽带的环渤海区域会展业管理体制模式,为我国区域会展业的管理体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会展业 管理体制创新 环渤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环渤海创意产业合作对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建立环渤海创意产业区域协作机制进行探讨,包括建立稳定的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规划协作机制、建立产业与市场融合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现代投融资机制等。
关键词:
环渤海 创意产业 协作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可娜
不同的经济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一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区域金融的基本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方式的深化与服务功能的强化。对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来说,构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更高梯度的产业结构,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全方位金融创新,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添松 吴蒙 王燕
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融互通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文章以人力资源、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等要素投入和国有化比重为视角,建立了环渤海区域条件β收敛模型,从而考察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收敛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人力资源、投资、国有化比重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散化趋势,但这种分散化趋势正在逐步减弱。
关键词:
经济收敛 生产要素 国有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