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1)
- 2023(8935)
- 2022(8063)
- 2021(7703)
- 2020(6442)
- 2019(15208)
- 2018(15348)
- 2017(30016)
- 2016(16377)
- 2015(18449)
- 2014(18495)
- 2013(18380)
- 2012(16681)
- 2011(14903)
- 2010(14664)
- 2009(13195)
- 2008(12608)
- 2007(10816)
- 2006(9275)
- 2005(7850)
- 学科
- 济(64853)
- 经济(64785)
- 管理(45994)
- 业(44161)
- 企(36167)
- 企业(36167)
- 方法(33520)
- 数学(29438)
- 数学方法(29089)
- 农(18143)
- 中国(15761)
- 财(14462)
- 学(14143)
- 业经(13598)
- 地方(12802)
- 农业(11905)
- 理论(11035)
- 贸(10804)
- 贸易(10800)
- 和(10632)
- 易(10471)
- 环境(10043)
- 技术(9958)
- 务(9634)
- 财务(9574)
- 财务管理(9557)
- 制(9401)
- 企业财务(9053)
- 划(8769)
- 教育(8750)
- 机构
- 大学(228520)
- 学院(226265)
- 管理(96039)
- 济(87760)
- 经济(85788)
- 理学(84516)
- 理学院(83621)
- 管理学(82112)
- 管理学院(81718)
- 研究(72470)
- 中国(52099)
- 京(48530)
- 科学(46554)
- 财(37639)
- 所(35633)
- 业大(35318)
- 农(34739)
- 中心(33090)
- 研究所(32856)
- 财经(31365)
- 北京(30660)
- 江(30646)
- 范(29745)
- 师范(29494)
- 经(28617)
- 农业(27320)
- 院(26579)
- 州(25500)
- 经济学(25064)
- 经济管理(24400)
- 基金
- 项目(162795)
- 科学(127875)
- 研究(118643)
- 基金(118373)
- 家(102703)
- 国家(101870)
- 科学基金(88100)
- 社会(73105)
- 社会科(69257)
- 社会科学(69238)
- 基金项目(63981)
- 省(63196)
- 自然(58917)
- 自然科(57536)
- 自然科学(57524)
- 自然科学基金(56453)
- 教育(53983)
- 划(53349)
- 资助(49222)
- 编号(49077)
- 成果(38696)
- 重点(35634)
- 部(35619)
- 发(33852)
- 创(33584)
- 课题(32731)
- 科研(31397)
- 创新(31242)
- 教育部(30531)
- 大学(30296)
共检索到31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玥 王春辉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素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本文运用EMD-ARMA组合预测模型对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进行预测,通过与ARIMA、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三种方法预测结果的比较,得出EMD-ARMA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适合预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玥 王春辉 曾庆婷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成为我国煤炭价格的风向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政府和企业进行相关决策。本文首先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模型,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原始信号,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从高频到低频的模态函数(IMF)和残差项;然后,根据不同分量的时间尺度和特点,分析其经济含义,判别其代表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其影响强度;最后,根据不同因素对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静 王艳洁 郭一达 韩易霖 张传扬
在“双碳”背景下,煤炭价格受到多种非线性和非平稳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的准确可靠预测对增强煤炭市场的稳定性愈发重要。以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算法研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波动状态,并实现对该指数未来趋势的准确预测;采用混合核密度估计方法探讨煤炭价格指数未来趋势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对该价格指数未来价格波动区间分布的概率评估,可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全面、高精度的预测信息。经过与经典的BPNN、RNN模型的对比,新模型使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预测值的准确度提高,同时能准确提供企业未来价格波动的概率评估结果,为其经营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黎娟 王晨
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旨在准确反映产地焦煤价格水平及变动趋势,为炼焦煤市场交易提供科学的价格参考。本文对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市场温度、来访密度、采供强度、专家态度等维度对价格辅助分析系统的基本架构进行探析,证明其能拓展中价·新华焦煤价格指数的分析维度,量化市场情景,助力煤炭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昇轩 沈颂东
本文依据我国煤炭市场的特色,参考国内外相关地区的煤炭价格指数体系,结合我国煤炭消费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消费地,反映我国东南沿海煤炭消费地到岸价格指数的基本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在实用性方面指出了指数设置的注意事项,为保障我国东南沿海动力煤消费地到岸价格指数构建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增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华 王睿 田振中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去产能的不断深化,动力煤的价格影响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基于VAR模型以影响动力煤价格的因素为变量,并在向量自回归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分析,得出国际动力煤价格、货币供应量、动力煤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对动力煤价格影响较大;动力煤期货市场的价格预测与煤炭板块股票指数相比,不仅时间早,还更准确;动力煤的供给对其价格影响比需求影响要大。这些发现为动力煤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价格波动 动力煤供求 VAR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丽丽
本文运用改进的蛛网模型对我国动力煤的价格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将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的t期价格预期调整为t-1,t-2,...,1期价格和随机扰动的函数,以此构建我国动力煤价格波动的动态均衡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及供需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2004-2014年我国动力煤供给、需求及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动力煤价格不稳定以及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不随时间衰减等结论,以此对煤炭价格均衡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家龙
论证了在当前煤炭价格风险凸现的情况下,推出煤炭价格指数是运用煤炭期货、期权及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前提,并借鉴国外煤炭价格指数应用与研究的经验,提出我国煤炭价格指数的基本体系及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曜祖
本文以市场化的价格指数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多种能源市场价格指数体系,围绕山西煤炭产业实际情况,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统计资料,建立一套山西煤炭市场价格指数测算体系,提出构建基于煤炭主产地,考虑区内外竞争特色的指标体系,以期为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煤炭产业 山西煤炭市场价格 指标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章禄 任超 胡凌凤
本文首先对煤炭基础价格和价格的偏移比率进行界定,在检验各变量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煤价格的供给和需求状态空间模型,同时将其基础价格作为状态变量引入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时变参数和价格偏移比率进行估计,分析了我国动力煤价格变动趋势及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我国动力煤价格偏移比率平均达到30.5%,整体存在价格虚高现象;考虑通胀因素下,2013-2014年我国动力煤价格相对于基础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天一 张欣 黄卓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本文选取传统用途中的焦煤和动力煤为研究对象,使用门限自回归和门限协整技术,探讨了两者价格联动关系。结果表明,焦煤和动力煤价格存在非对称协整关系。其中,动力煤价格表现得相对独立,而焦煤价格还受到前期动力煤价格的影响。此外,动力煤价格偏离均衡水平的回复速率因偏离方向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而焦煤价格对于不同方向偏离的回复速率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我国动力煤和焦煤价格波动间的这种非对称联动关系,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炭价格市场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现货价格 门限协整 非对称价格调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代吉慧
本文选取了我国国民经济中8个主要行业,提出并采用成分商品的"三重筛选"标准,选取了72种成分商品,首先以成分商品的表观消费量为权重构建了行业商品现货价格指数,然后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权重综合行业指数得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基于已构建指数,本文采用谱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领先CPI、PPI、CI的期数依次为2.48个月、0.66个月、0.89个月,领先BPI、My BCIC、CCPI的期数依次为1.54天、1天、1.21周,领先上证综合指数的期数为13天,说明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具有很好的预警和预测能力。最后,本文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对该指数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定量检验,检验结果与谱分析结果一致,说明谱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