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1)
2023(9033)
2022(7307)
2021(6344)
2020(5418)
2019(12184)
2018(12075)
2017(23693)
2016(12442)
2015(13503)
2014(13262)
2013(13457)
2012(12268)
2011(10605)
2010(11059)
2009(10361)
2008(10564)
2007(9341)
2006(8366)
2005(7800)
作者
(35778)
(29917)
(29863)
(27980)
(19327)
(14068)
(13550)
(11528)
(11308)
(10629)
(10263)
(10129)
(9684)
(9460)
(9105)
(9054)
(8944)
(8786)
(8753)
(8504)
(7377)
(7310)
(7239)
(6898)
(6613)
(6570)
(6555)
(6499)
(5883)
(5863)
学科
(69950)
(64818)
企业(64818)
(60364)
经济(60290)
管理(52941)
业经(24445)
方法(24165)
(21380)
(20162)
(17113)
财务(17104)
财务管理(17096)
中国(17034)
数学(16919)
数学方法(16825)
企业财务(16211)
农业(15366)
技术(14566)
(13361)
地方(12298)
(11666)
(11627)
(11440)
理论(10721)
企业经济(10496)
(10342)
经营(10064)
技术管理(9894)
(9668)
机构
学院(183765)
大学(178629)
(80304)
经济(78588)
管理(78142)
理学(66859)
理学院(66178)
管理学(65489)
管理学院(65116)
研究(57227)
中国(46680)
(37467)
(37172)
科学(34007)
(29890)
财经(29528)
(29037)
(28003)
(26834)
中心(26526)
研究所(25132)
业大(25059)
经济学(23929)
农业(23429)
北京(23101)
(22772)
商学(22406)
商学院(22227)
经济学院(21713)
财经大学(21555)
基金
项目(121348)
科学(98695)
基金(90854)
研究(89006)
(78086)
国家(77364)
科学基金(69311)
社会(60044)
社会科(57046)
社会科学(57029)
基金项目(49073)
(47806)
自然(44614)
自然科(43670)
自然科学(43663)
自然科学基金(42959)
(38803)
教育(37636)
资助(35081)
编号(34790)
(30583)
(28491)
(27161)
重点(26958)
成果(26336)
(26128)
创新(25711)
国家社会(25185)
(23583)
人文(22841)
期刊
(93751)
经济(93751)
研究(54147)
管理(32945)
中国(32179)
(31353)
(27298)
科学(24547)
学报(22283)
农业(18773)
大学(17586)
业经(17557)
学学(16832)
技术(16813)
(15755)
金融(15755)
财经(14767)
经济研究(14320)
问题(13833)
(12934)
(12538)
技术经济(11672)
现代(11372)
商业(10178)
财会(9599)
教育(9202)
世界(9112)
图书(8987)
(8866)
经济管理(8718)
共检索到27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红霞  
以环渤海区域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主要考察对象,以从业人员为主要指标,分析了该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内部结构差异及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认为,近年来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布局呈现梯度化空间分布特征;服务产业,尤其是消费性服务集中于行政级别较高的中心城市。研究还发现,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存在城市之间服务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区位条件优越的城市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部分中心城市服务职能有待强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特点和城市的发展条件、遵循区别对待原则确定具体服务行业的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等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远平,阎小培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服务业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策动经济增长、影响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开始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文章首先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国内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然后从服务业内部增加值构成、就业结构和基本—非基本分析等方面归纳与比较分析了我国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服务业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社会性服务业发展迅猛,逐步成为中心城市的主导服务行业,而分配性服务业则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服务业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同时归纳出三大中心城市的服务业结构特征为:北京市的服务业最具竞争优势,生产性和社会性服务业的地位最突出,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广州市则以分配性服务业高度发达而著称。最后总结了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趋势及一般规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伟男  申玉铭  施美辰  
以我国3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三方面构建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来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运用区位熵指数、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心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中心城市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及规模、结构和效益水平差异明显;(2)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演变较为显著,高水平的城市始终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主;较高水平的城市数量增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地区;中等水平的城市数量减少,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3)从行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优于生活性服务业,并且其内部各行业专业化水平提升较为明显,科技、物流、房地产业始终保持着突出的专业化水平;(4)从城市来看,各城市服务业地域分工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专业化水平突出的城市数量增多;(5)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资本支撑水平、人才科技支撑水平和信息化支撑水平对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较大;东部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在工业化水平、资本支撑水平、人才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伟男  申玉铭  施美辰  
以我国3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服务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三方面构建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来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运用区位熵指数、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中心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中心城市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服务业发展水平及规模、结构和效益水平差异明显;(2)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演变较为显著,高水平的城市始终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主;较高水平的城市数量增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地区;中等水平的城市数量减少,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3)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吉举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密集区之一。其中六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唐山等在环渤海地区具有中心城市的主导职能和核心作用。其产业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可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轻工业与海洋科研中心、能源原材料中心等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姣  陈志鸿  
环渤海经济圈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受到了普遍关注,从实际利用外资额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是北方吸引外资最大的地区,那么,在这个区域,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城市起"龙头"作用?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城市规划的兴起,天津和青岛的龙头之争开始凸显,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大核心城市,天津和青岛的发展是应当有所侧重,还是齐头并进?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天津和青岛分别作为中心城市的模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天津还是青岛,都没有作为整个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天津发展更胜一筹,因此,为了提升整个环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林晓  韩增林  郭建科  赵林  
以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威尔逊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金融发展不平衡,北京的城市金融竞争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环渤海地区并未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金融辐射网络,金融一体化还不成熟,仍有金融盲区的存在;各中心城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应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金融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翔  
通过定位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外围地区,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得土地、人工、环保等方面的成本优势,但同时可能会受当地服务业发展落后的制约。偏远地区的企业利用"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在中心城市设立服务业子公司。以2007—2019年沪深A股总部不在中心城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总部不在中心城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中心城市服务业子公司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心城市设立服务业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价值更高。进一步的中间机制研究表明:在中心城市设立服务业子公司的上市公司更能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从而可提高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最终可提高公司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莲芬  
文章分析了中心城市CBD系统中现代服务业集群效应,建立了中心城市CBD系统中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FCE的方法对CBD系统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章福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和城市带之一,其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考察了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包括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比较,以及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总量分析、效率分析和结构分析。然后对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进行相关数据比较,以对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鲍健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都市经济圈,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但从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李勇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各省市服务业的发展,将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环渤海经济圈的服务业入手,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七个省市地区,根据其2007年的统计调查数据,根据服务业的投入产出,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分析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有四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效率是非DEA有效的。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这些地区服务业发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服务经济的发展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梨修一  富燕妮  
我出生于日本新泻县。我作为新泻市市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有关新泻市的历史、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将来的构想等,介绍给《东北亚论坛》的中国读者。新泻市位于发源于长野县一端而流入日本海的一条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河河口。本来,在日本,所谓港口,印象中多数位于波涛平稳的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在探讨城市密集区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以环渤海地区118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空间识别确定了6个城市密集区范围;利用城市GDP和人口数据,借助Theil系数、城市基尼系数和首位城市集聚度等方法,从空间差异、集聚程度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城市密集区的集聚特征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以城市等级和社会经济数据为筛选标准确定了北京、天津等7个中心城市、38个标准市和77个其他城市;(2)以2 h通行时间确定了以京津、石家庄、沈阳、大连、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范围;(3)Theil系数表明环渤海地区整体差异较小,其中城市密集区区内差异大于区际,内部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超过91%;(4)集聚类型划分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兆宇  
随着世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服务业不仅成为主导产业,其内部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以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为例,阐述世界城市服务业在行业结构及空间布局方面的共同特征。世界城市的主导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高端服务业,空间布局逐步调整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为中国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