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1)
2023(3224)
2022(2812)
2021(2502)
2020(2009)
2019(4836)
2018(4720)
2017(8712)
2016(4775)
2015(5252)
2014(5266)
2013(5588)
2012(5258)
2011(4783)
2010(4921)
2009(4567)
2008(4190)
2007(3559)
2006(3351)
2005(2921)
作者
(14709)
(12323)
(12204)
(11548)
(8379)
(5963)
(5730)
(4894)
(4759)
(4446)
(4399)
(4367)
(4059)
(4032)
(3887)
(3825)
(3819)
(3550)
(3543)
(3526)
(3042)
(2962)
(2927)
(2857)
(2793)
(2781)
(2680)
(2676)
(2507)
(2457)
学科
(24787)
经济(24768)
地方(11486)
管理(10953)
中国(9808)
(9056)
方法(8233)
数学(7640)
数学方法(7560)
城市(6374)
(5648)
(5506)
金融(5505)
(5483)
(5361)
企业(5361)
地方经济(5312)
(5126)
银行(5121)
(4980)
城市经济(4602)
环境(4395)
(4387)
农业(4318)
(3831)
业经(3830)
(3665)
(3309)
体制(3107)
(3058)
机构
大学(68807)
学院(68598)
(28002)
研究(27468)
经济(27189)
管理(24527)
中国(20995)
理学(20737)
理学院(20350)
管理学(19944)
管理学院(19792)
科学(17857)
(15574)
(14033)
中心(13162)
研究所(12836)
(12530)
(12361)
(11350)
(10797)
(10583)
(10245)
师范(10159)
业大(10135)
财经(9897)
北京(9584)
经济学(9361)
农业(9035)
(8932)
(8603)
基金
项目(50643)
科学(40016)
基金(37514)
研究(34022)
(33936)
国家(33710)
科学基金(28574)
社会(22729)
社会科(21575)
社会科学(21568)
基金项目(20813)
自然(19394)
自然科(18964)
自然科学(18960)
(18833)
自然科学基金(18547)
(16852)
资助(14863)
教育(14623)
编号(12258)
(11699)
重点(11561)
(10894)
国家社会(9784)
计划(9751)
(9586)
科研(9482)
成果(9411)
课题(9330)
发展(9213)
期刊
(31481)
经济(31481)
研究(22288)
中国(13147)
学报(11381)
科学(11310)
(10119)
(8830)
金融(8830)
大学(8273)
管理(8203)
(8079)
学学(7986)
城市(6958)
农业(6833)
问题(6077)
(5567)
资源(5223)
技术(4838)
财经(4674)
经济研究(4635)
业经(4124)
(4000)
教育(3932)
现代(3861)
(3802)
地理(3669)
发展(3350)
(3350)
统计(3223)
共检索到10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魏国栓  吉宗伟  陈红梅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决策树和形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TM影像中分别提取了2003年和200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城市扩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精度检验,城镇用地总体Kappa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该方法提取城镇信息是行之有效的。2003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城镇用地面积为914.04km2,2006年为1286.1km2,4年间城镇用地净增了372.06km2,主要城市用地净增了192.6km2;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市区面积增加了43.7 km2;而其它县城与开发区增加了145.6 km2;说明小城市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城市的作用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显平  冯仲科  游先祥  瞿帅  
为了迅速掌握初级发展阶段中县域城市的扩展特征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RS)变化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嵩县城镇扩展变化特征,研究了各驱动因子对城镇扩展中主要用地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6 a来,嵩县城市扩展速度北快南慢,地形对嵩县的扩展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增长率达266.0%,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为28.9%,林地增幅为14.3%,水域、滩涂总体变化量较小,未利用地则呈现快速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方向为耕地与林地的转化,草地与林地的转化,滩涂与水域的转化,未利用地与耕地的转化。其中,未利用地与草地向各地类的转化率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增祥  谭文彬  
论文在1988~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矢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占用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城镇占用耕地指数将全国分县市占用剧烈程度进行分级,沿海及平原地区侵占剧烈程度为3~6级的占全国耕地损失的88.68%,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耕地损失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1.27%、17.8%和6.02%,这3个地区是全国城镇扩展最快、耕地损失面积最大的地区。按地区分析,城镇占用耕地面积最大的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占全国的50.99%;其次是北京、浙江、四川、广西和上海,占全国的22.85%;从城镇造成耕地资源减少的速度看,北京、上海占用耕地最快,其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智苑  刘金福  郑雯  洪伟  张惠光  林增  郑世群  
基于1994年的Landsat TM(专题制图仪)、2002年和2007年的Landsat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3个时相的卫星影像,探讨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1994-2007年水域的变化规律.水域变化信息主要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一系列遥感技术获得.结果表明:1994-2007年,洛阳江的水域总面积增加了165.60 hm2,双阳镇和洛阳镇以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与泉州市洛江区城市用地的扩展以及福厦高速公路和泉肖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关;南部洛阳江主河道变宽,水域面积增加,与沿岸红树林遭受破坏,岸带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有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宁  程家骅  张寒野  曹红杰  刘军  
以安徽省巢湖市为实验区,以国产高分一号(GF-1)和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NDWI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特征,联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发展了一种集成分类模型,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并进行阴影剔除和形态学处理。结果表明,该集成分类模型适用于提取养殖水体信息,总体精度为97.4%,Kappa系数为0.87,漏分误差为3.7%,错分误差为6.4%,相比单个模型精度明显提高;针对GF-1影像的增强阴影水体指数,对山体阴影和城市建筑阴影的剔除效果明显,较大程度上避免了阴影对水体提取的干扰;实验区养殖水体的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发现, 2016年相比2013年水产养殖面积增加6.9%。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及时掌握养殖水体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快速提升中国渔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韩爱惠  冯仲科  
该研究根据1998、2001和2004年3期的TM影像资料,通过不同植被的波谱特征分析,选择4、5、3波段组合合成遥感图像,进行纸浆源地桉树资源的信息提取;在地面验证和训练样地的支持下,进行图像分类结果归类汇总,获得不同时相桉树资源的面积与分布;采用2期数据标准植被指数NDVI组合的方式,以桉树的现状分布信息进行掩膜分析,获得桉树资源的2期动态变化分布信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刚,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V”组合城市。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萌  于伟宣  罗可雨  董赛云  张中浩  肖锐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同步性整体上有待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玉娟  杨胜天  吕涛  刘瑞禄  
在光能利用率原理基础上,对CASA模型中的水分胁迫因子进行改进,将土壤水分含量作为一个直接变量引入模型,建立起针对于黔中部喀斯特地区的植被NPP估算模型;并与土壤水分层均衡模型进行有效耦合,得到模型所需的土壤水分含量,在此基础上,依托遥感和GIS手段,将模型扩展到区域尺度上,模拟出黔中部喀斯特地区2005年10月~2006年5月月尺度上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特征,并以实测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该模型在数据获取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估算,使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将土壤水分含量作为一个直接变量引入模型,从而可以从模型本身,对土壤水分与植被N...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诸云强  孙九林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内业后处理与精度评定。重点对遥感纠正模型选择、融合方法和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了兼顾山区和平原2种地形,采用分区选点,山区采用有限元模型,平原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纠正,分区接边处保证10个~50个像素的重叠带。由于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主要是监测建设用地、耕地的变化,因此融合方法选用能够充分利用多光谱影像信息突出地物纹理边界的主分量变换法。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提取了该区2002年~2003年度的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远  徐建军  袁红清  
聚焦湾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协调湾区内产业带和城市间联动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策源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大湾区内六个中心城市(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为样本,进行空间差异与协调分析,探索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路径,缩小区域差距,提升发展层级,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怀清  赵峰  崔丽娟  
采用多期TM、ETM+、SPOT5影像对福建省洛阳江河口湿地的红树林分布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以及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景观格局综合分析,得出:洛阳江河口红树林在2001—2006年期间,通过各种恢复保护措施,面积扩大了8倍,并且种植范围不断向南延伸。2003—2006年期间人工湿地的景观变化表现为:红树林平均斑块规模增加,最大斑块面积扩大,斑块密度和边界密度均减少,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减少,说明红树林趋于集中分布,红树林湿地的恢复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为活动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晓荣  张怀清  周金星  
应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遥感图像处理Erdas8.7软件,以监督分类、人机交互等方法提取东洞庭湖湿地各种类土地类型的面积及分布信息。采用图像复合分类监测、分类结果叠加监测和信息复合人机交互目视提取等方法研究了东洞庭湖1987—2004年湖区各种覆被类型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987—2004年东洞庭湖湿地在人工和自然状态下的植被演替和泥沙沉积的影响下湖面不断萎缩,引起区域性不同程度的湿地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