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727)
- 2022(9276)
- 2021(8828)
- 2020(7235)
- 2019(17199)
- 2018(17317)
- 2017(33661)
- 2016(18313)
- 2015(20766)
- 2014(20857)
- 2013(20714)
- 2012(18632)
- 2011(16698)
- 2010(16652)
- 2009(14970)
- 2008(14310)
- 2007(12144)
- 2006(10660)
- 2005(9025)
- 学科
- 济(71072)
- 经济(70991)
- 管理(51219)
- 业(47403)
- 企(39562)
- 企业(39562)
- 方法(32794)
- 数学(28274)
- 数学方法(27933)
- 中国(20507)
- 农(18236)
- 地方(17413)
- 业经(15715)
- 学(15711)
- 财(15550)
- 理论(13279)
- 农业(12262)
- 和(11941)
- 贸(11711)
- 贸易(11705)
- 环境(11695)
- 易(11262)
- 技术(11204)
- 制(11135)
- 务(10069)
- 财务(10006)
- 划(10000)
- 财务管理(9990)
- 教育(9946)
- 企业财务(9400)
- 机构
- 大学(254374)
- 学院(253827)
- 管理(104215)
- 济(93960)
- 经济(91567)
- 理学(90956)
- 理学院(89915)
- 管理学(88363)
- 管理学院(87910)
- 研究(82182)
- 中国(58395)
- 京(54439)
- 科学(53342)
- 财(41034)
- 所(40598)
- 业大(38522)
- 农(38430)
- 研究所(37369)
- 中心(37128)
- 江(35794)
- 范(34843)
- 师范(34547)
- 北京(34228)
- 财经(33754)
- 州(32533)
- 经(30629)
- 院(30401)
- 农业(30146)
- 师范大学(28023)
- 技术(27787)
- 基金
- 项目(180884)
- 科学(141642)
- 研究(132396)
- 基金(129613)
- 家(112456)
- 国家(111520)
- 科学基金(96375)
- 社会(81195)
- 社会科(76810)
- 社会科学(76785)
- 省(71404)
- 基金项目(70240)
- 自然(64057)
- 自然科(62566)
- 自然科学(62553)
- 自然科学基金(61375)
- 教育(60731)
- 划(60134)
- 编号(55197)
- 资助(52923)
- 成果(44038)
- 重点(39818)
- 部(38789)
- 发(38299)
- 课题(37786)
- 创(37655)
- 创新(35017)
- 科研(34298)
- 项目编号(33751)
- 大学(33551)
- 期刊
- 济(100970)
- 经济(100970)
- 研究(72982)
- 中国(44907)
- 学报(39331)
- 科学(36994)
- 管理(36982)
- 农(34562)
- 教育(31030)
- 大学(29343)
- 财(28988)
- 学学(27432)
- 农业(24672)
- 技术(22698)
- 融(17722)
- 金融(17722)
- 业经(17241)
- 经济研究(15327)
- 图书(15256)
- 财经(15074)
- 问题(14578)
- 科技(13045)
- 理论(12944)
- 业(12666)
- 经(12632)
- 实践(12151)
- 践(12151)
- 现代(12056)
- 资源(11718)
- 技术经济(11621)
共检索到356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刚,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V”组合城市。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远 徐建军 袁红清
聚焦湾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协调湾区内产业带和城市间联动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策源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大湾区内六个中心城市(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为样本,进行空间差异与协调分析,探索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路径,缩小区域差距,提升发展层级,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
关键词:
杭州湾 空间差异 协调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魏国栓 吉宗伟 陈红梅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决策树和形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TM影像中分别提取了2003年和200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城市扩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精度检验,城镇用地总体Kappa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该方法提取城镇信息是行之有效的。2003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城镇用地面积为914.04km2,2006年为1286.1km2,4年间城镇用地净增了372.06km2,主要城市用地净增了192.6km2;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市区面积增加了43.7 km2;而其它县城与开发区增加了145.6 km2;说明小城市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城市的作用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卫新,毛小报,王美青
根据环杭州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调整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将环杭州湾农业划分为一圈二带,提出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与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8年5月1日启用。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是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费潇
为进一步清晰网络化地区空间发展特征,掌握网络化地区各节点间相互关系变化过程,优化网络化地区空间利用模式,对环杭州湾地区的网络化格局加以研究。环杭州湾地区在自身资源禀赋以及特殊历史机遇的带动下,发展成为长三角乃至东南沿海地区中网络化格局最明显的地区。这一地区具有区域发展差异日益收敛、人口与就业呈均衡化分布、多核驱动及泛中心化特征不断强化的三大网络化发展特征。在这三大网络化发展特征下,逐步形成了区内与区外多点对外互动格局、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互动格局不断强化、城里与城外新城乡空间格局日益明显的三层面的互动发展规律。三大特征与三层面互动的强化和形成,推动了环杭州湾地区空间网络格局优化。最后,在面对新的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亚欣 秦诗立 胡思琪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湾区经济新时代。杭州湾大湾区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地带,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区域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有潜力建设世界级大湾区。本研究通过梳理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已有基础及存在问题,找准合作突破口,从港航物流、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交通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协作等角度提出浙沪合作共建杭州湾经济区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湾区经济 浙沪合作 杭州湾经济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盛龙 钟俊生 木下泉 郑海杰
本文基于采自杭州湾湾口、日本有明海和四万十川沿岸碎波带的天然花鲈仔稚鱼,研究比较了三者的外部形态、脊椎骨数、背鳍和臀鳍支鳍骨数的差异。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水域的花鲈样本,体侧黑色素较少;吻长、体高和体长比相对较小;脊椎骨数分别为35,35.25±0.25;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分别为25.33,25,均比四万十川的样本脊椎骨数(36)和背鳍支鳍骨的平均值(26)为少,探明了杭州湾湾口和有明海的花鲈仔稚鱼在特征上存在着相似性,与四万十川的样本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中国产花鲈的形态特征,对中国花鲈的学名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花鲈的学名应该为Lateolabrax maculates(McClellan)。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龙浩 杜柏松 刘然 毛超进 朱保纪
本文分析了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并对杭州湾新区优势条件进行研究,与四大湾区进行比较,发现杭州湾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开放的发展背景、潜在的人口资源等各发展优势。借鉴于世界先进湾区已有的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杭州湾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新启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欣 钟俊生 王明星 李安东 蒋雪莲 王储庆 仇延舫
2013年1月至12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站点,按月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进行了12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鱼卵81粒,隶属于4科6种;仔稚鱼143 782尾,隶属于23科69种。其中河口型鱼类(34种)和海洋型鱼类(24种)多于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型鱼类(7种)。鱼卵中以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居多,而仔稚鱼中个体数最多的是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占总渔获物的62.88%,其后依次为棘头梅童鱼(13.02%)、凤鲚(Coilia mystus,9.22%)、黄鳍刺虾虎鱼(Acanthogobiu...
关键词:
杭州湾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明海
萧山围垦是建国以来与海持续争地的历史,其业绩为中外瞩目;围垦缓解了萧山人多地少的矛盾,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围垦后在河道、输沙量和土地利用构成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使垦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围垦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近期开发目标和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杭州湾 围垦海涂 环境 土地集约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