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1)
- 2023(2379)
- 2022(2224)
- 2021(2091)
- 2020(1698)
- 2019(3879)
- 2018(3779)
- 2017(7248)
- 2016(4010)
- 2015(4348)
- 2014(4331)
- 2013(4302)
- 2012(4150)
- 2011(3757)
- 2010(3852)
- 2009(3574)
- 2008(3516)
- 2007(2934)
- 2006(2817)
- 2005(2561)
- 学科
- 济(17312)
- 经济(17299)
- 管理(13972)
- 业(10102)
- 环境(9436)
- 地方(7779)
- 企(7386)
- 企业(7386)
- 方法(5951)
- 农(5724)
- 划(5403)
- 数学(5198)
- 数学方法(5114)
- 学(4630)
- 规划(4338)
- 地方经济(4336)
- 财(4241)
- 农业(4118)
- 环境规划(4082)
- 资源(3797)
- 中国(3723)
- 生态(3185)
- 和(3066)
- 业经(3049)
- 发(2814)
- 务(2555)
- 财务(2554)
- 财务管理(2550)
- 贸(2532)
- 贸易(2531)
- 机构
- 学院(57019)
- 大学(56572)
- 研究(22186)
- 济(22104)
- 经济(21526)
- 管理(20663)
- 理学(17858)
- 理学院(17504)
- 管理学(17080)
- 管理学院(16977)
- 中国(16250)
- 科学(14869)
- 京(12731)
- 所(11650)
- 农(10906)
- 研究所(10632)
- 中心(10356)
- 财(9605)
- 业大(9398)
- 江(8882)
- 范(8734)
- 农业(8724)
- 师范(8660)
- 院(8567)
- 湖(8394)
- 省(8011)
- 北京(7849)
- 财经(7541)
- 州(7162)
- 科学院(7053)
- 基金
- 项目(41146)
- 科学(32048)
- 基金(30088)
- 研究(28243)
- 家(27328)
- 国家(27138)
- 科学基金(22837)
- 社会(18092)
- 社会科(17045)
- 社会科学(17037)
- 基金项目(16505)
- 省(15986)
- 自然(15447)
- 自然科(14993)
- 自然科学(14987)
- 自然科学基金(14686)
- 划(13848)
- 教育(12148)
- 资助(12091)
- 编号(10722)
- 重点(9668)
- 发(9571)
- 部(8724)
- 成果(8298)
- 计划(8021)
- 科研(8009)
- 创(7854)
- 国家社会(7802)
- 课题(7641)
- 发展(7482)
共检索到87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诚 陈雯 王波
针对环太湖地区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的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的支持下,从资源特征与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划定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污染防治,潜在灾害预防,水资源、优质农地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六类环境敏感区,并进行环太湖地区环境敏感性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环太湖地区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将环太湖地区划为高、较高、一般和低四类环境敏感性区域,可以作为确定各类区域未来最佳空间功能方向的重要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波 赵海霞 黄天送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促使人类开发与建设活动不断侵占坡地、优质农田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清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界限,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环境敏感地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以及环境敏感地在苏州全市域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性程度为出发点,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和潜在灾害敏感地5类,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为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环境敏感地 空间分布 类型 苏州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军会 高吉喜 马苏 王文杰 邹长新
采用遥感和GIS技术,针对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等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建立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开展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定量揭示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地域空间差异,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红线控制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沙化以轻度敏感为主,敏感性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和北方地区的主要沙漠边缘和沙地;土壤基质多为沙粒、冬春季节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容易发生沙化的主要原因。2土壤侵蚀以轻度敏感和不敏感为主,受降雨强度和地质条件空间差异影响,敏感性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南、东南湿润地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石漠化以不敏感为主,受岩溶地质条件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清 李德旺 雷明军
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数量、面积、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从长江流域内分布的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国家保护意义、流域保护意义、区域保护意义的角度,辨识长江流域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同时分析了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上游区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状况。长江流域已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对中国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上游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国明 何平 张瑞
[目的]“稻改豆”政策试点是国家为解决当前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对推进黑土地保护、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国家政策导向及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围绕“稻改豆”目标导向及约束条件,厘定相关逻辑内涵,以适宜性准则、集聚性准则两个维度构建“稻改豆”分区划定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粳稻主产区——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基于2021年作物分类数据,运用四象限法对三江平原井灌区水田进行“稻改豆”分区划定,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划定“稻改豆”优先区面积56.35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40.35%,主要分布在抚远市、同江市、绥滨县;“稻改豆”潜力区面积67.84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48.58%,主要分布在虎林市、宝清县、友谊县;“稻改豆”发展区面积15.46万hm~(2),占井灌区水田面积的11.07%,广泛分布在各市县。[结论]该结果可为未来区域性的“稻改豆”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国煜 曹宇 万伟华
研究目的:在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划定的逻辑框架和技术方法,提出自然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规则。研究方法:文献综述与GIS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根据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将自然生态空间类型划分为森林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湿地生态空间和荒地生态空间;基于景观功能识别并按不同管控等级将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类型区划分为红线区、橙线区和黄线区;同时,依据不同地块主要功能进一步确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级,划定用途管制分区结果。研究结论:基于"区域主体功能—景观主导功能—地块主要功能"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划定逻辑框架,可为构建以功能分类、用途分区、管控分级为导向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自书 杨莉 王鹏腾 李王锋
环境敏感地区面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构建合理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贵安新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承担重要的经济发展使命,同时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区内93%的面积位于水源地上游汇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以贵安新区为例,分析了环境敏感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和压力,构建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体系,通过实施流域分区管制、水系生态格局构建和重要水体湿地保护,强化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和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流域分区治理措施、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和河道生态建设,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可为我国中、西部环境敏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案例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咏华 项亚量
生态敏感区环境的复杂性对处于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体现了单纯的文物本位价值观,忽视了生态敏感区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处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认为建筑遗产与特定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和高度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再思考。提出了基于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可辩护的规划框架,将现行保护规划中环境规划部分从一个独立的简单的单项规划转变为生态先导下的一系列规划环节,强调在特定生态敏感区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划的修正和补充。最后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辉 叶超 于洛
随着高校教师待遇的提高,国家税务总局把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减轻教职工税负,笔者结合高校教师年终奖发放特点,利用单位工资薪酬基础数据,对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进行多次测算。并提出了税收筹划思路及方法:年终奖发放存在六个敏感区间,相关部门在实际运作中应回避这六个区间;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年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合理设计月工资和年终奖构成,旨在降低教职工税负,实现教职工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
年终一次奖金 个人所得税 纳税筹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秀媚 冯健
"空心村"问题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导致大量农村出现"人走屋空、外扩内空"的现象。现行空心村整治规划实践往往重建设规划而缺少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内容体系支撑。以宁夏西吉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结合其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空心村整治规划研究,构建起空心村整治"县—乡镇—村"3级规划体系。在体系构建中的县、乡镇、村庄3个层面分别以生态适宜性评价、村庄综合发展能力评价、村庄空心化程度和类型诊断为主要内容,形成空心村"整治片区划分—整治方向选择—整治模式选取"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军英 达良俊 由文辉
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合理推进的基础。通过对上海市航头镇进行的研究,将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和类型划分体系用于城镇空间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并针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分别提出建设途径的建议。这种划分方法对于合理利用国土空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敏感区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航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国宁
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目前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我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气候,与此同时,我国内蒙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财务敏感区间、项目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发现微利区间、重亏区间同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而配股达线区间、应计项目、线下项目同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关系不显著。此外发现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资产负债率、以前年度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等因素对非标准审计意见具有重大影响,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上市公司规模则对非标准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现金比率、上市年限、事务所排名等变量影响不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
财务敏感区间 财务敏感项目 审计意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国宁
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目前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我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气候,与此同时,我国内蒙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佩华 王英利 游珍 王琳
界定了城市生态敏感区的概念,指出了城市生态敏感区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意义,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对1997-2012年间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万方数字资源系统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研究的183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统计,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态敏感区研究的数量特征、内容构成、因子选择、类型划分,RS和GIS技术在城市生态敏感区研究中的应用发展,以及生态敏感区研究领域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生态敏感区 文献 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