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4)
2023(14745)
2022(12813)
2021(11928)
2020(9803)
2019(22732)
2018(22716)
2017(43133)
2016(23653)
2015(26739)
2014(26628)
2013(26571)
2012(24884)
2011(22660)
2010(22790)
2009(20760)
2008(20112)
2007(17883)
2006(16099)
2005(14409)
作者
(71323)
(59093)
(58756)
(55661)
(38095)
(28591)
(26660)
(23160)
(22725)
(21415)
(20343)
(20191)
(19145)
(18994)
(18551)
(18284)
(17665)
(17568)
(17072)
(17060)
(14880)
(14777)
(14455)
(13624)
(13383)
(13292)
(13265)
(13183)
(12092)
(11878)
学科
(99165)
经济(99068)
管理(64978)
(63973)
(51740)
企业(51740)
方法(39100)
数学(33028)
数学方法(32627)
中国(29137)
地方(28169)
(27943)
业经(23153)
(22734)
(21192)
农业(19196)
(17531)
贸易(17515)
(17225)
(16841)
(16109)
环境(15967)
理论(15766)
技术(15654)
(15463)
银行(15402)
(15188)
金融(15186)
地方经济(15079)
(14849)
机构
大学(336546)
学院(335781)
(129807)
管理(129654)
经济(126747)
研究(121959)
理学(111167)
理学院(109760)
管理学(107770)
管理学院(107167)
中国(89621)
科学(78208)
(74245)
(63349)
(60531)
(57967)
研究所(57813)
中心(54067)
业大(52520)
(51434)
农业(47514)
北京(47492)
(47261)
师范(46730)
财经(45582)
(44657)
(44022)
(41282)
(38256)
师范大学(37678)
基金
项目(228338)
科学(177494)
研究(165220)
基金(162425)
(143415)
国家(142174)
科学基金(119972)
社会(100761)
社会科(95218)
社会科学(95190)
(90790)
基金项目(86345)
自然(79515)
自然科(77581)
自然科学(77560)
(76806)
自然科学基金(76160)
教育(75354)
编号(67978)
资助(67286)
成果(55773)
(52790)
重点(51920)
(49030)
课题(48297)
(47110)
创新(43852)
科研(43555)
计划(42208)
发展(41486)
期刊
(151693)
经济(151693)
研究(101873)
中国(70845)
学报(57338)
(55899)
科学(52681)
管理(49769)
大学(42377)
教育(42196)
(41586)
学学(39645)
农业(39151)
(30450)
金融(30450)
技术(29356)
业经(25920)
经济研究(23276)
财经(21517)
(20400)
图书(20173)
问题(19374)
(18274)
科技(17315)
理论(16168)
资源(16161)
技术经济(15923)
(15679)
现代(15603)
业大(14934)
共检索到512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费潇  
为进一步清晰网络化地区空间发展特征,掌握网络化地区各节点间相互关系变化过程,优化网络化地区空间利用模式,对环杭州湾地区的网络化格局加以研究。环杭州湾地区在自身资源禀赋以及特殊历史机遇的带动下,发展成为长三角乃至东南沿海地区中网络化格局最明显的地区。这一地区具有区域发展差异日益收敛、人口与就业呈均衡化分布、多核驱动及泛中心化特征不断强化的三大网络化发展特征。在这三大网络化发展特征下,逐步形成了区内与区外多点对外互动格局、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互动格局不断强化、城里与城外新城乡空间格局日益明显的三层面的互动发展规律。三大特征与三层面互动的强化和形成,推动了环杭州湾地区空间网络格局优化。最后,在面对新的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卫新,毛小报,王美青  
根据环杭州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调整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将环杭州湾农业划分为一圈二带,提出了农业区域化布局与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魏国栓  吉宗伟  陈红梅  
以环杭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决策树和形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从TM影像中分别提取了2003年和200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并对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城市扩张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精度检验,城镇用地总体Kappa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该方法提取城镇信息是行之有效的。2003年环杭州湾地区的城镇用地面积为914.04km2,2006年为1286.1km2,4年间城镇用地净增了372.06km2,主要城市用地净增了192.6km2;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市区面积增加了43.7 km2;而其它县城与开发区增加了145.6 km2;说明小城市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城市的作用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坤华  
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本文以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来说明在此过程中,环杭州湾各地区(特别是沿湾各县市)应当依据地方化优势产业,进行产业定位,统筹产业规划。进而探讨在资源、环境、空间的共同约束下,如何走"高端路径",形成地方化优势产业的创新型集群,实现区域共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申翔  相西如  吴新纪  
文章基于环太湖地区统筹共建的视角,通过在产业发展、城乡空间建设、旅游活动组织等内容上的战略整合,提出构建环湖产业圈、城市圈与旅游圈的可行性,阐述三圈中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策略,构建优化后的区域协调结构,明确了太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太湖的相互关系及基本建设发展内容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本文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刚,姚士谋  
环杭州湾上海、杭州、宁波等六城市 ,城市之间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密切 ,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特别是杭州湾大桥的建设 ,形成了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当今世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在各地兴起 ,杭州湾地区完全有可能形成环杭州湾“V”组合城市。在分析杭州湾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组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环杭州湾组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设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善磊  周锁铨  薛根元  吉宗伟  李强  任永建  
利用LPJ模式,以1971—2006年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作为模式输入数据,模拟了环杭州湾地区植被NPP,并分析了近36年来研究区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论表明:①环杭州湾地区NPP 36年平均为552.10 gC/(m2.a),逐年变化呈上升趋势,速率为1.52 gC/(m2.a2);②研究区植被NPP 36年平均在494.23~617.23 gC/(m2.a)之间;东部沿海及距海较远地区值较大,且基本上呈经向分布;而中部地区值较小,且基本呈纬向分布;NPP年代空间分布与NPP近36年平均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③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NPP相对大值区在空间上增大,但是增幅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伟荣  
该文从分析研究苏州沿太湖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入手,站在长三角区域进入高铁时代和后世博时代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人们所关注的保护与发展、生态与文化、东太湖整治与滨湖新城建设等等敏感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抓住生态文明纲,走好富民强市路"、"深挖河、广植树、控人口"等重要指导思想,"把苏州沿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花园"的近期目标和"把环太湖城市圈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花园式湖泊城市"的远期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蔡龙浩  杜柏松  刘然  毛超进  朱保纪  
本文分析了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并对杭州湾新区优势条件进行研究,与四大湾区进行比较,发现杭州湾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开放的发展背景、潜在的人口资源等各发展优势。借鉴于世界先进湾区已有的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杭州湾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的新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远  徐建军  袁红清  
聚焦湾区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协调湾区内产业带和城市间联动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策源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大湾区内六个中心城市(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为样本,进行空间差异与协调分析,探索湾区内各主要城市联动发展、协同路径,缩小区域差距,提升发展层级,使湾区内各市平衡发展,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白玥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为大城市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战略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际案例。研究表明,杭州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正处于"三并存三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阶段,即集中与分散并存,以集中为主;城区人口再分布和郊区人口城市化因素成长并存,以城区人口再分布为主;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与欠发地区人口缩减并存,以发达地区人口增长为主。新城区大规模迁入、近郊县市小规模迁入、远郊县市小规模迁出,外围部分地区人口成缩减态势。全市将在21世纪3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当前,正处于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的高潮期。建议杭州市实施"两降一升"方针,重点开发"三区两市",分三大阶段推进人口空间分布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震方,丁正山,李想  
本文分析了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三大优势,提出了区域联合、整体协进、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战略重点,并提出了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