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0)
2023(4046)
2022(3594)
2021(3296)
2020(2848)
2019(6314)
2018(6429)
2017(11854)
2016(6601)
2015(7450)
2014(7803)
2013(7266)
2012(6661)
2011(6010)
2010(6214)
2009(5758)
2008(5920)
2007(5503)
2006(4864)
2005(4567)
作者
(18396)
(15044)
(14924)
(14193)
(9604)
(7291)
(7113)
(5823)
(5767)
(5680)
(5159)
(5044)
(4830)
(4716)
(4637)
(4611)
(4597)
(4507)
(4484)
(4293)
(3666)
(3634)
(3630)
(3555)
(3499)
(3397)
(3388)
(3331)
(2977)
(2912)
学科
管理(22152)
(20174)
(20117)
经济(20090)
(15728)
企业(15728)
(10752)
保险(10660)
方法(8966)
环境(8861)
中国(8451)
(8226)
数学(7293)
数学方法(7187)
(7178)
银行(7175)
(6903)
(6719)
(6112)
财务(6103)
财务管理(6076)
(5936)
理论(5801)
企业财务(5739)
(5681)
(5601)
金融(5600)
业经(4748)
(4582)
各种(4458)
机构
学院(90650)
大学(88664)
管理(33907)
(32775)
经济(31777)
理学(27313)
理学院(27035)
管理学(26529)
管理学院(26366)
中国(25501)
研究(25179)
(20359)
(18905)
(15664)
财经(15291)
科学(15000)
(13689)
中心(13436)
(12931)
(12446)
北京(12235)
(11305)
财经大学(11261)
师范(11189)
(11128)
研究所(10711)
业大(10480)
技术(10168)
经济学(10005)
公司(9372)
基金
项目(52724)
研究(41167)
科学(40611)
基金(36745)
(30722)
国家(30418)
科学基金(26659)
社会(25025)
社会科(23464)
社会科学(23456)
(21185)
教育(19259)
基金项目(19092)
编号(18349)
(17091)
自然(16864)
自然科(16399)
自然科学(16395)
自然科学基金(16098)
资助(15884)
成果(15270)
课题(12608)
重点(11579)
(11233)
项目编号(11233)
(11196)
大学(10655)
(10633)
(10573)
(10569)
期刊
(39614)
经济(39614)
研究(29885)
中国(21188)
(17621)
(15175)
金融(15175)
教育(12178)
管理(12122)
学报(11352)
科学(10021)
(9813)
大学(8875)
技术(8487)
学学(7981)
财经(7248)
图书(6765)
业经(6502)
财会(6423)
农业(6063)
(6030)
经济研究(5418)
理论(5336)
会计(5104)
书馆(5049)
图书馆(5049)
实践(5029)
(5029)
问题(4580)
通讯(4570)
共检索到14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  张红力  周月秋  马骏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乐宇  邱牧远  
环境因素对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探索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研究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退化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全球已经开始面对干旱、日益枯竭的水资源、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更频繁的洪水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问题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欧盟2006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即著名的《斯特恩报告》(the Stern review,2006),从发展低碳经济学应对气候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李敏  
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是VaR模型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和评价了压力测试的作用,通过与VaR模型的缺陷进行比较,阐述了压力测试的特征,进而详细介绍了进行压力测试的程序和方法,指出压力测试在我国运用和发展的必要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利平  李广龙  上官文斌  曾祥坤  
以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的固有频率测试为例,阐述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对象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了实验方案,搭建了测试实验台,在不同的加速度激励下,测试了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3个方向的固有频率,对比并分析了固有频率与激励加速度的关系。实践表明,科研项目促进了实验教学,有利于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卫新  游佳敏  
压力测试,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风险量化技术,因其能提供极端事件对系统影响的前瞻性信息,在金融行业广泛运用。笔者根据不同领域风险管理的趋同性,探讨压力测试本质,并结合供应链自身特点,透过其风险传递机制,将金融行业的压力测试方法引入供应链风险评估中,提出"供应链压力测试"的概念,对相关内容作出界定和说明,探索其理论核心,并以应用示例指明该研究方向的科学应用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剑  
压力测试作为一般风险计量工具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受到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的重视。文章从压力测试和反向压力测试的原理与方法出发,比较分析压力测试与在险价值(VaR)的特征性与互补性,通过示例阐明压力情景的设置方法和压力测试的操作过程,并探讨压力测试和反向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实务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巴曙松  朱元倩  
近年来压力测试因其衡量金融危机等极端环境下风险的特性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VaR等传统模型的重要补充。本文分别从压力测试的定义、国际实践规范、执行流程等角度对已有的文献和监管部门的调查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压力测试的优缺点,讨论了压力测试中的实际操作细节及对于数据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施压力测试。文章最后对宏观压力测试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诠释,也提出了在压力测试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后续问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元倩  
本文围绕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及其压力测试的关键要素,对微观机构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巴塞尔III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与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关系,给出宏观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中国银行业实施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宇航  孙孝坤  程功  夏恩君  
分析了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重要性和一般过程,针对我国银行业数据缺乏的现状提出了基于LOGIT回归的测试方法,并通过收集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金融机构的数据,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结论部分指出了该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健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国库四级目标管理责任制”,从“四个环节”入手,实施风险平衡管理,主要包括国库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执行力建设和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等,不断强化科学风险管理观,着力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国库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国库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仁平  张旻逸  
一、前言2018年8月29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主席在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举行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又重提商誉摊销的方法,引起各方关注。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提及多数咨询委员赞同采用商誉随合并利益的消耗进行摊销以取代现行的商誉减值规定,又将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的讨论推向了高潮。随即资本市场做出了反映,2018年年报预披露中全额或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洋  
本文提出尝试采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方式来进行税务相关风险的预测和防范的观点,同时针对几个重要的业务流程中可能触碰到的风险点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从风险的来源上分析合理规避税务风险的可行性,以及简单说明有关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环境因素压力测试课题组  张红力  周月秋  马骏  殷红  马素红  乐宇  杨荇  邱牧远  
本文首次研究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从环保标准提高、气候变化、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声誉风险等维度构建了企业环境成本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理论框架、传导路径和测算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对火电、水泥两个行业的压力测试,开创了环境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这一微观领域中的研究,从压力测试这一独特视角解决了环境风险影响的量化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红梅  雷喻捷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会计云计算平台、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内部控制3.0技术、财务机器人、区块链、风险预警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给企业带来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潜在的内部控制风险。通过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大技术可能产生的信息获取、信息泄露、人员舞弊、新兴技术不成熟、人员匮乏等风险分析,从制度、技术、人员等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及其防范问题提出建议,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的内部控制风险应当由政府和企业双重实施手段加以防范,企业内部控制部门向技术部门与安全部门合理授权、加强各部门间的有限沟通是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