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9)
- 2023(7292)
- 2022(6380)
- 2021(5789)
- 2020(4934)
- 2019(10989)
- 2018(10782)
- 2017(21051)
- 2016(11504)
- 2015(12668)
- 2014(12432)
- 2013(12277)
- 2012(11374)
- 2011(10131)
- 2010(10226)
- 2009(9613)
- 2008(9478)
- 2007(8203)
- 2006(7441)
- 2005(6669)
- 学科
- 济(46159)
- 经济(46091)
- 管理(37209)
- 业(34590)
- 企(27963)
- 企业(27963)
- 方法(21235)
- 数学(18334)
- 数学方法(18129)
- 财(14357)
- 农(13175)
- 贸(12679)
- 贸易(12677)
- 易(12368)
- 中国(12129)
- 环境(12022)
- 学(10205)
- 业经(9932)
- 制(9357)
- 划(8878)
- 农业(8756)
- 务(8755)
- 财务(8742)
- 融(8729)
- 金融(8729)
- 财务管理(8722)
- 地方(8420)
- 银(8345)
- 银行(8308)
- 企业财务(8280)
- 机构
- 大学(167404)
- 学院(166279)
- 济(70143)
- 经济(68852)
- 管理(63857)
- 研究(57368)
- 理学(55648)
- 理学院(55019)
- 管理学(54079)
- 管理学院(53825)
- 中国(44511)
- 科学(36137)
- 京(34650)
- 农(33626)
- 财(32199)
- 所(30327)
- 业大(28177)
- 研究所(27596)
- 农业(26669)
- 中心(26091)
- 财经(25781)
- 江(23956)
- 经(23432)
- 北京(21887)
- 经济学(21271)
- 范(20542)
- 师范(20252)
- 院(20212)
- 经济学院(19417)
- 州(19411)
- 基金
- 项目(112507)
- 科学(88098)
- 基金(83268)
- 研究(76337)
- 家(74940)
- 国家(74306)
- 科学基金(62770)
- 社会(50688)
- 社会科(48143)
- 社会科学(48129)
- 基金项目(44782)
- 省(43171)
- 自然(42187)
- 自然科(41219)
- 自然科学(41203)
- 自然科学基金(40484)
- 划(37055)
- 教育(34395)
- 资助(33567)
- 编号(28615)
- 重点(25403)
- 部(24757)
- 发(23694)
- 创(23547)
- 成果(22485)
- 科研(22314)
- 创新(22006)
- 计划(21774)
- 国家社会(21299)
- 教育部(20927)
共检索到24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义桅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激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国际制度文化方面的影响 ,就为广泛意义上的环境问题推动国际制度变迁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际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车跃丽
信息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已成为时代的特征 ,同样它也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 ,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 ,使信息霸权成为威胁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新形式 ,因而加强信息技术已成为各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信息全球化 国际关系 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雪婷 穆月英
本文基于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月度贸易数据,通过运用Rotterdam改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不同来源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国际关系对于本国和其他进口来源国的大豆出口均有影响,且市场份额较小的国家更易受到他国影响。其中,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利益相关方,其国际关系变化更能反映到贸易上;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政策的溢出效应;乌拉圭大豆受到美国和巴西大豆挤出,享受阿根廷大豆出口的溢出;俄罗斯更多受到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影响。弹性方面,中国对美国和巴西进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均不敏感,阿根廷和乌拉圭则更加有弹性;进口占比份额小的来源国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更多表现出替代效应。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推进国际关系在中国大豆进口中的作用可以多样化进口来源,确保中国大豆进口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始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了推动者的作用。全球化的发展透视出一个以经济为中心 ,逐步向政治、文化等领域扩散的发展态势。西方国家在推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 ,利用其资本、技术、信息和组织的优势 ,一直谋求把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西方文化推向全球 ,构建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
关键词:
全球化 政治效应 国际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金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建华
20世纪末,南斯拉夫在苏东剧变大潮的冲击中发生着深刻的体制变迁,联邦最终在民族分离主义危机中彻底解体。地处欧洲火药桶中心的南斯拉夫国家分裂引起的战乱自然引起外部国际力量的各种反应。同时,世界各大国和国际集团也从各自利益和战略意图出发,进行纵横捭阖的干预,甚至从调停者变成了参与者、主导者。由此90年代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明显呈现国际化的特征,成为错综复杂的冷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发展的多棱镜。
关键词:
南斯拉夫 民族问题 国际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茜
适当地将电影应用于国际关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电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训练他们的批判思维。电影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由此增加他们对于复杂政治问题的认识深度。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开始逐渐延伸至政治学乃至国际政治领域。已有部分西方学者开始思考国际政治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试图将电影或电影片段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以期在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震
经济首先是在目标动力层面上影响国际关系。但经济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情理的反常,它是生存困境和实力野心双重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即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心理。就国际关系的产生、发展、丰富和繁荣的过程而论,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基础性、决定性的:财富欲求刺激行为体的经济外扩,国际关系因之得以产生和发展,又通过克服国家间的种种障碍演绎出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生产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分配情况则规定国际关系的性质和状态,并使国际关系得以丰富和繁荣。
关键词:
经济 国际关系 心理 过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琴 徐辉
印度作为世界援助体系中的新兴援助国,经历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形成了以伙伴发展关系管理局为顶层协调管理机构、以政府主导的多元教育援助项目为主体、以特定区域为对象的教育援助空间、以多样化教育援助方式为特点的对外教育援助体系。印度通过加强教育合作,提升了对周边区域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加大教育交流,传播了印度本国语言和文化;通过建设教育枢纽,提升了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印度对外教育援助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教育援助角色的国际认可与受援国对其合法性的认可,但也面临对外教育援助缺乏整体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动力和援助层次单一的问题。
关键词:
印度 教育援助 国际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伊拉克战争可以看作是美国超越联合国体系,以单边主义改变世界秩序的一次试探,是美国以武力输出“民主政治”制度,强行改变某个国家政权的一次实验,是美国以高科技武器和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先发制人打击”,检验美国新军事革命成果和新军事理论概念的一次演习。这个趋势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美欧关系 中东问题 国际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智 余非凡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既定、并在继续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自然嬗变的基础上,在“文化移民”和文化殖民的双重作用下,它同时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因素——趋同与游离。在文化全球化这个矛盾统一体中,文化的趋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文化的游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地位决定其既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缓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着国际关系的紧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继萍
新世纪伊始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推动下 ,全球战略格局继续向纵深演进。与此同时 ,世界各种矛盾不断交织、碰撞、激化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相对有所上升 ,特别是以“9·11”事件为标志的恐怖主义新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形势的影响重要而深刻。但是 ,国际关系格局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整个国际形势依然呈现总体上和平、缓和、稳定 ,并伴随局部战乱、紧张和动荡的基本态势。我国应根据国际反恐领域的新动向 ,制定有利于我国和国际社会最大安全利益的应对方案和措施 ,积极参与反恐斗争的进程。
关键词:
恐怖主义 国际关系 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昊儒 杨守明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作出的政治承诺的内涵、约束力的大小、运行的状态与逻辑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对外战略问题。在逆全球化现实背景下,一些国家频频出现违背兑现政治承诺的情况。因此对于国际承诺的内涵、运行逻辑的研究,既可以给国家对待承诺的策略与方式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以实现政治承诺理论中的互动逻辑理论超越。国际承诺是一国发出的对本国未来行为进行约束并旨在影响他国判断与行为的活动。本文对国际层次政治承诺的互动机制构建了“承诺表达—信号解读—承诺兑现—结果反应”的框架,国家政治承诺的可信程度,受到承诺国信号表达的成本、决心影响,受诺国对于承诺可信的解读决定了其接受程度。当承诺达成后,国家的兑现能力与兑现意愿的强弱决定了承诺国是否能够兑现承诺。当承诺国不兑现承诺时,在国际惯例中存在“硬回应”与“软回应”两种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志琛
选择—遗传—变异是社会演化的核心机制,遗传侧重于人类社会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异侧重于人类社会在空间中的展开,而选择压力是把遗传和变异统一起来的关键作用力。在国际关系中,强国施加选择压力,弱国承受选择压力,力量损失梯度越大,强国对弱国的选择压力越小;强弱双方的关系越敌对、实力对比越悬殊,强国对弱国的选择压力越大。当存在多个联系紧密的国家时,强国偏好使用“软柿子”策略来延缓选择压力的衰减,而弱国偏好使用“大树”策略来降低自己所承受的选择压力。选择压力也可以用于结盟问题的研究,以中俄是否应该通过结盟来应对美国威胁为例,使用军费评估实力时,从2019年开始,中俄达到了结盟临界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逸舟
拨开强权政治的迷雾(类似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和其他粗暴的单边行径),撇开国家间利益争夺、较量的复杂过程,不讨论那些缺乏理性的、极少数国家和集团的事态,这里,让我们细细观察近当代国际关系的演化,至少能够发现如下令人鼓舞、有深远意义的进步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