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9)
2023(17947)
2022(15303)
2021(14278)
2020(12142)
2019(27750)
2018(27422)
2017(52660)
2016(28142)
2015(31332)
2014(30933)
2013(30543)
2012(27862)
2011(24448)
2010(24694)
2009(23073)
2008(22413)
2007(19484)
2006(16983)
2005(15056)
作者
(79907)
(66307)
(65713)
(62716)
(42383)
(31593)
(30015)
(26032)
(25162)
(23582)
(22659)
(22330)
(20918)
(20798)
(20413)
(20348)
(19802)
(19549)
(18958)
(18950)
(16311)
(16107)
(16014)
(15210)
(14753)
(14733)
(14730)
(14650)
(13239)
(13058)
学科
(113013)
经济(112879)
(104167)
管理(96548)
(91954)
企业(91954)
方法(54534)
数学(44152)
数学方法(43585)
(35767)
(34299)
业经(33732)
中国(28761)
(26306)
财务(26231)
财务管理(26158)
企业财务(24838)
农业(24128)
(22801)
环境(22338)
(22190)
技术(22132)
理论(21387)
(21123)
(20613)
地方(20436)
(19100)
贸易(19089)
(18550)
(17674)
机构
学院(396678)
大学(393324)
管理(163813)
(157275)
经济(153897)
理学(141211)
理学院(139800)
管理学(137471)
管理学院(136748)
研究(122019)
中国(98018)
(83446)
(76042)
科学(75919)
(63230)
财经(61003)
(59786)
(58839)
业大(58549)
中心(57735)
(55527)
研究所(53987)
北京(51755)
农业(49331)
(48006)
师范(47492)
(47220)
经济学(46592)
财经大学(45418)
(45253)
基金
项目(272246)
科学(215132)
研究(199076)
基金(199050)
(172413)
国家(170931)
科学基金(149264)
社会(126166)
社会科(119591)
社会科学(119559)
(106476)
基金项目(105828)
自然(98269)
自然科(95850)
自然科学(95823)
自然科学基金(94095)
教育(90802)
(88254)
资助(81870)
编号(80768)
成果(63090)
重点(60182)
(59629)
(57852)
(56879)
课题(54240)
创新(53515)
科研(52315)
国家社会(51959)
教育部(51422)
期刊
(171671)
经济(171671)
研究(113471)
中国(74838)
管理(63454)
(62389)
学报(58715)
(56966)
科学(55204)
大学(45585)
学学(43418)
农业(39531)
技术(37217)
教育(36522)
(35289)
金融(35289)
业经(30338)
财经(29497)
经济研究(26193)
(25203)
(22334)
问题(22268)
技术经济(20716)
财会(20144)
现代(18700)
科技(18683)
(18626)
理论(18399)
资源(18303)
会计(17740)
共检索到577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雪萌   马佳欣  
本文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为准自然实验,以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实验组、非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为对照组,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问责制对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问责制显著降低重污染企业的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环境问责制通过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层语调可靠度,来降低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政企关联强、风险承担水平低、地区公众环境关注高的企业,环境问责制对重污染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本研究拓展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微观后果,为规范环境风险挑战下重污染企业的审计定价、优化环境规制体系提供理论与决策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雷星晖  张金涛  苏涛永  郁雨竹  
生态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项生态问责的执行机制,本文借助自然实验的设计检验了生态问责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媒体报道的情境作用。本文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生态问责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在中央环保督察显著促进了企业增加绿色工艺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在不同的媒体报道情境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生态问责对绿色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媒体报道较少或负面报道较多的企业中显著,但在媒体报道较多或正面报道较多的企业中不显著。本文拓展了生态问责的作用情境,不仅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还为政府完善生态问责的实施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提供了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雷星晖  张金涛  苏涛永  郁雨竹  
生态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项生态问责的执行机制,本文借助自然实验的设计检验了生态问责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媒体报道的情境作用。本文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为样本,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生态问责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现在中央环保督察显著促进了企业增加绿色工艺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在不同的媒体报道情境下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生态问责对绿色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媒体报道较少或负面报道较多的企业中显著,但在媒体报道较多或正面报道较多的企业中不显著。本文拓展了生态问责的作用情境,不仅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还为政府完善生态问责的实施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企业绿色工艺创新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佐群   杨嘉露  
环保督察是我国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制度,具有行政督察和党内督察的双重性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问责是落实环保督察的有效手段。学界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党政问责机制做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其制度特征、优势,但鲜有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的问责为研究对象。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取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数据,从问责对象、级别人数、问责情形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总结实践经验,提高问责效率。运用实证方法评估问责级别与问责情形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证明,部分问责情形与问责级别存在相关性。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佐群   杨嘉露  
环保督察是我国现代化治理的创新制度,具有行政督察和党内督察的双重性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问责是落实环保督察的有效手段。学界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党政问责机制做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其制度特征、优势,但鲜有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的问责为研究对象。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取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数据,从问责对象、级别人数、问责情形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总结实践经验,提高问责效率。运用实证方法评估问责级别与问责情形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证明,部分问责情形与问责级别存在相关性。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责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建设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亚红  
基于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外生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A股上市企业2010—201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重污染企业负债规模减少,资产负债率降低;从负债期限来看,非流动负债受到影响显著下降,而流动负债并未明显变化;从负债结构来看,金融性负债显著减少,而经营性负债显著增加。截面异质性分析发现,大规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位于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债率减少更为显著;而处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区域的企业,金融性负债显著减少,经营性负债显著增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萌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施以来,对政策成效的分析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然而,现有研究较少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展开论述。基于对全国各个省份的问卷调查,从社会大众的视角出发提出两项研究假设,并采用Order Probit模型的半参估计方法,研判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社会影响和实施成效,以期能够增加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开展,尽管建立了投诉举报的社会参与机制,但是该机制在实施效果上并未完全达到社会的心理预期,从总体上看,公众并不认为这一投诉举报机制是行之有效的。另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开展能够起到改变公众消费习惯的作用,使社会消费更加倾向于绿色和环保。这一政策激励效果还会随着督察制度实施有效性的提升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满学   李玮萱   董战峰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论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PSM-DDD模型,分析验证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使重点城市重点行业的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显著下降,并且其影响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以及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尤为显著,这表明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制政策,而且具有引导企业外部融资的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满学   李玮萱   董战峰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论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PSM-DDD模型,分析验证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使重点城市重点行业的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显著下降,并且其影响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以及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尤为显著,这表明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制政策,而且具有引导企业外部融资的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建明  许晨曦  张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李想  
本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督察行动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非国有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敏感性更高;在督察行动中不存在模仿效应,但政策效果在东、中、西3个地区呈现异质格局。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不具有长期性,因此,需要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常态化机制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一群  徐赛兰  
近年来,中国政府正采取日趋严格的命令型环境规制政策试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对此如何响应?本文以新《环保法》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新《环保法》的实施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规模,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高研发强度和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新《环保法》对企业投资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协同,为异质性重污染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进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克服企业因经济动力不足造成对投资的抑制效应。本文不仅丰富了新《环保法》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机制研究,更为完善环境立法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芳静   谢远涛   刘小娇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1),根据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借助于“新《环保法》”这一准自然实验,将企业分为重污染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检验了“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发现:“新环保法”能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国企和绿色专利影响更大,能够激励企业的创新发展,这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利辉  关欣  李政  李鑫  
环保“费改税”是中国税制绿色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肩负着激励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税费差异视角出发,考察以《环境保护税法》出台为标志的环保“费改税”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实施有效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进一步区分预防性环保投资和治理性环保投资发现,环保“费改税”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预防性环保投资,说明环保领域税费改革对企业环保投资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分析影响机制发现,环保“费改税”政策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排污成本、增强执法刚性、打破政企合谋的渠道实现。考虑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发现,在小规模和非国有企业中环保“费改税”政策的环保投资促进效应更显著。另外,文章还发现政府绿色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保“费改税”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具有有效性,但政府仍需进一步优化环保税制度,重视环保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连超  耿弘基  王雷  刘强  
本文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税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且与国有企业相比,绿色税制改革更能降低非国有企业审计费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优化环境内部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从而促使审计师降低审计费用。补充性检验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环境违规风险和企业环境成本风险,进一步印证了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治理由环境风险引致的审计费用上升的内在逻辑。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税制改革在审计市场上的有效性,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制度因素研究,为政府完善绿色税制、企业优化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