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6)
- 2023(16192)
- 2022(14147)
- 2021(13319)
- 2020(11022)
- 2019(24776)
- 2018(24694)
- 2017(47970)
- 2016(26026)
- 2015(28930)
- 2014(28408)
- 2013(27844)
- 2012(25459)
- 2011(22954)
- 2010(22980)
- 2009(21129)
- 2008(20200)
- 2007(17865)
- 2006(15732)
- 2005(13506)
- 学科
- 济(102387)
- 经济(102273)
- 业(77515)
- 管理(72625)
- 企(56157)
- 企业(56157)
- 农(49252)
- 方法(43598)
- 数学(37528)
- 数学方法(37097)
- 农业(32564)
- 业经(26592)
- 中国(26338)
- 财(25859)
- 学(22678)
- 地方(21119)
- 制(20786)
- 环境(18399)
- 贸(18033)
- 贸易(18024)
- 易(17519)
- 技术(16532)
- 理论(16407)
- 务(16363)
- 财务(16297)
- 财务管理(16265)
- 企业财务(15505)
- 体(15483)
- 银(15427)
- 银行(15382)
- 机构
- 学院(363426)
- 大学(359865)
- 济(143704)
- 管理(143489)
- 经济(140648)
- 理学(125650)
- 理学院(124300)
- 管理学(122114)
- 管理学院(121478)
- 研究(120914)
- 中国(89394)
- 科学(76254)
- 农(75407)
- 京(74972)
- 财(63591)
- 所(60404)
- 业大(60175)
- 农业(58115)
- 中心(55473)
- 研究所(55285)
- 江(52492)
- 财经(51547)
- 范(48091)
- 师范(47631)
- 经(47100)
- 北京(46306)
- 院(43620)
- 州(42512)
- 经济学(42109)
- 经济管理(38852)
- 基金
- 项目(254211)
- 科学(200217)
- 研究(187398)
- 基金(184294)
- 家(160804)
- 国家(159397)
- 科学基金(136801)
- 社会(118434)
- 社会科(111771)
- 社会科学(111742)
- 省(100348)
- 基金项目(98302)
- 自然(88570)
- 自然科(86460)
- 自然科学(86438)
- 教育(85210)
- 自然科学基金(84900)
- 划(83567)
- 编号(77448)
- 资助(74558)
- 成果(62134)
- 重点(56848)
- 部(56223)
- 发(54840)
- 创(52850)
- 课题(52325)
- 创新(49255)
- 科研(48512)
- 国家社会(48387)
- 教育部(47881)
- 期刊
- 济(159363)
- 经济(159363)
- 研究(102328)
- 农(75462)
- 中国(67717)
- 学报(60171)
- 科学(55057)
- 农业(51222)
- 管理(48086)
- 财(46844)
- 大学(45908)
- 学学(43611)
- 教育(39646)
- 融(32044)
- 金融(32044)
- 业经(31623)
- 技术(29643)
- 财经(24292)
- 业(24227)
- 经济研究(23636)
- 问题(21834)
- 经(20732)
- 版(19417)
- 科技(18028)
- 图书(17261)
- 技术经济(16809)
- 业大(16494)
- 理论(16489)
- 现代(16394)
- 资源(16100)
共检索到519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刚 郭利
[目的]结合对农民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探索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重塑方式。[方法]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对传统农民合作社治理所面临的"环境适应性"挑战进行分析,并构建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重塑的理论框架。[结果]农民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消费需求、政策法律和技术、合作社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传统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已无法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要进行产权结构重塑才能应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履行合作社的职能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结论]农民合作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红霞
合作社治理的目标就是协调合作社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达到良性互动,提高竞争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链创新、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培养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内容,从治理结构层面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治理困境,并提出了促进其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即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融合中的实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规范合作社管理以及政府合理定位,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体系的效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协同创新 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克游
在市场治理结构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交易治理成本较高,信用能力不足,债务履约机制缺失。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的交易属性表现为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和较低的交易频率,这隐含着贷款交易合约的非完全性与风险性。从交易费用经济学关于交易属性与治理结构的匹配理论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交易治理应当适用供应链网络治理结构,采用新古典契约安排。由于自身禀赋缺陷,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适用于保兑仓、融通仓模式和存货质押模式;而财产受益权嵌入治理结构则能契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禀赋特性和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改革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婵娟 左停
本文从嵌入性视角研究合作社的生存空间塑造问题。合作社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外部力量嵌入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互惠机制、服务机制和社会网络机制的建构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增加组织的生存几率。合作社制度嵌入过程中的策略分析表明,不同经营内容的合作组织的嵌入策略也表现出差异,由该产业体系内的市场发育情况所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金立
农户分散而小规模的经营已经成为农产品物流运行过程中的组织障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混合治理结构与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天然的相容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可以提高农产品物流初始阶段的组织程度,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的协同度,降低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位为农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起始节点、农户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农产品的销售者、农产品初始物流的组织者。为了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进行合作社拍卖或合作社营销等运营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供应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丽莎 王钊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合作组织出现了多种合作社类型并举的局面。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经验研究,都显示了农民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在农产品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都肯定了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梳理的基础上,从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农产品供应链、农民合作社面临的竞争与协作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民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原因。其中,农民合作社面临的竞争与协作是一个新兴视角,从市场经济的侧面分析农民合作社应该怎样发展才能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科 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异质性是指有别于传统合作社成员特征的成员之间的特征差异化,它的根本表现在于成员间基于基本特征的利益诉求差异。以社员入股额度为参考变量的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结构造成重大影响。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数据和相关讨论表明,现阶段成员异质性是无法彻底消除的;不需要社员人人入股;不强求股东社员均衡持股,但要发挥好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机制;要确保理、监事会间的相对同质性,并促使理、监事会实现有效制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江红 李继娜
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声誉这一非正式社会制度是维持组织良性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组织声誉制度的塑造过程是组织在其利益相关群体中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的过程。本文以武汉市正丰洪山菜薹专业合作社为例,立足社会承认逻辑这一制度学派的解释逻辑,从组织的制度合法性机制、社会地位合法性机制和文化合法性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来探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声誉制度塑造过程,从而为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声誉塑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管珊 万江红 钟涨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影响其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鄂东H合作社为例,分析了一个股权配置虚化的合作社是如何通过网络化治理获得良好组织绩效的。研究发现,H合作社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了网络化治理:一是合作社通过理事会骨干社员在各村庄设置独立分社的方式,扩张了组织规模,实现了合作社的横向联合;二是合作社各分社通过设置"技术员"角色,实现了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建立了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H合作社网络化治理的实质在于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从而降低了它在规模扩张和与农户合作中的交易费用。本文研究的启示是: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网络。通过关系网络运作,合作社不仅可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本文试图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分析内生和外生力量如何联结起来共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并以河南省缑氏葡萄专业合作社、大口蔬菜专业合作社、南马庄大米生产者合作社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行动者,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不同的形成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光太
2007年我国实施的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在促进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合作社法》是首次制定,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合作社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合作社治理机构方面,存在监督机构不健全、治理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鉴于治理机构是合作社的中枢,迫切需要修改《合作社法》予以完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治理结构 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宝玉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控制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通过对合作社民主治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建设、对外围社员退出权的保护以及合作社内部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外围社员的参与激励和融资比例,弱化合作社资本控制的消极效应,合作社的资本控制不必然导致合作社功能弱化。
关键词:
合作社 资本 控制 逻辑 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剑峰 李静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是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而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出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的冲突问题,诸如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直接配置与社员协议配置的冲突,社员民主决策和少数人控制的冲突,社员民主监督与监督形式主义的冲突等。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合作社的机关及权力,将"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法人治理结构 民主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凯文 赵晓峰
本文探讨的核心主题是农民合作社与农技推广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对地方政府、农技推广部门、技术骨干和普通农户存在着吸纳行为。这种吸纳行为不仅重塑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而且促进了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导致小农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进而重塑了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扭转惠农资源的倾向性分配,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农技服务面向小农户,从而抑制重塑的消极影响,最终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安华 孔祥智
本文通过对晋、宁、鲁9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39户农户调研资料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服务供需对接的四种结构性失衡表现,认为造成这种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是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和资金短缺。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服务供需对接 结构性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