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8010)
2022(6887)
2021(6047)
2020(5335)
2019(12541)
2018(12241)
2017(24056)
2016(13221)
2015(15054)
2014(15168)
2013(15367)
2012(14356)
2011(13208)
2010(13261)
2009(12579)
2008(12832)
2007(11794)
2006(10285)
2005(9171)
作者
(40703)
(34199)
(34151)
(32581)
(21581)
(16462)
(15794)
(13327)
(12610)
(12044)
(11465)
(11425)
(10941)
(10664)
(10624)
(10618)
(10563)
(10076)
(9876)
(9803)
(8560)
(8372)
(8307)
(7710)
(7697)
(7625)
(7558)
(7414)
(6893)
(6880)
学科
(59719)
经济(59666)
管理(42640)
(38942)
(31384)
企业(31384)
方法(30369)
数学(27086)
数学方法(26878)
(16794)
(16077)
中国(14432)
环境(13846)
(13143)
地方(11721)
业经(11504)
(11155)
财务(11136)
财务管理(11113)
农业(10886)
(10664)
企业财务(10596)
(10303)
(10096)
(9901)
贸易(9899)
(9579)
资源(8932)
(8755)
金融(8753)
机构
大学(203193)
学院(201302)
(84998)
经济(83225)
管理(78569)
理学(67827)
理学院(67103)
研究(66572)
管理学(66037)
管理学院(65666)
中国(50751)
(42694)
科学(42306)
(38435)
(36137)
(34606)
研究所(31699)
业大(31425)
中心(31303)
财经(31185)
(30164)
农业(28748)
(28236)
经济学(27089)
北京(26675)
(26006)
师范(25756)
经济学院(24793)
(23854)
(23417)
基金
项目(135006)
科学(105763)
基金(98407)
研究(96143)
(86184)
国家(85532)
科学基金(72787)
社会(62080)
社会科(58873)
社会科学(58848)
(52769)
基金项目(52683)
自然(47183)
自然科(45832)
自然科学(45814)
自然科学基金(45001)
(44327)
教育(43523)
资助(40520)
编号(38604)
成果(31021)
重点(30567)
(30390)
(29365)
(27413)
科研(26549)
国家社会(26130)
课题(25741)
创新(25700)
教育部(25693)
期刊
(88970)
经济(88970)
研究(53755)
中国(36387)
学报(34109)
(31266)
(31068)
科学(30307)
管理(25260)
大学(24773)
学学(23282)
农业(20958)
(16511)
金融(16511)
技术(16401)
教育(16138)
财经(15902)
业经(14388)
经济研究(14320)
(13653)
问题(12529)
资源(12203)
(11570)
图书(11218)
技术经济(10881)
统计(10217)
(10141)
理论(9636)
(9340)
商业(9293)
共检索到28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世秋  
根据技术效率、经济效率、自然效率、社会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四个效率背离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福利损失问题。在分析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市场失效和价格背离现象。进一步指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存在着自然资本富聚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其根源,包括:政府有效干预不足、现行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效率实现以对自然资本的低成本占用、机会导向型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本的价值取向、对经济财富以及单一行为人的效率追逐、产权缺位等。强调需要强化环境管理的公共管理属性,并对环境资源的权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有效的界定和实施,通过制度和政策变革,干预和规范市场运作,促进资源的高效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纪泳  汤书昆  
国有企业非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是由产权性质导致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委托结构链和刚性契约对非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提出国有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本产权与非人力资本产权共同参与企业经营控制和收益绩效分享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睿雪  赵笑  马佳迪  
文章阐述了共享汽车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了该出行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资源配置无效率是导致共享经济泛滥却难以生存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了"点对点精准共享"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共享经济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立宏  
政策是制度的一个因素,而中国的环境政策实施了近20年,成效并不大,该文从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政府行为及传统文化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阻碍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我国资源是社团产权的制度背景下,制定政策的主体——中央政府由于受发展阶段的制约而采取了粗放型增长方式,对环境保护的投资不够;而与此相关的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由于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所以在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均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式家庭观念与一盘散沙的社会结构均对环境资源高效配置不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贵锋  马乃喜  
本文利用博弈论探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的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 ,使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秀芹  
本文在讨论配置低效率与非配置低效率的基础上 ,从学校法人及产权角度探究了学校内部非配置低效率的制度根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浩  李仲飞  邓柏峻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使得房屋成为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分析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我国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本化现象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正通过"资本化"过程不断蕴含在房屋价格之中,并由公共品逐渐转变为消费品;教育资源配置对于房价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具有"沉淀效应";我国的教育资本化本质上是由教育资源的稀缺、分布不均和教育资源政府垄断所带来的"垄断溢价";而教育资源丰富区域的房价上涨的更快,长期更有投资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理智  
资源配置效率与文化结构张理智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厂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值的最大化,即实现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以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上述学说,因其未能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陈博潮  雷佳祺  
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资源错配框架,在测算企业生产要素扭曲的基础上,估算不同的经济集聚类型对要素投入扭曲的影响,并进一步量化要素配置效率变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专业化集聚提高企业要素配置效率,多样化集聚加剧企业要素错配。专业化集聚幅度提高1%,企业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61 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16 1%;多样化集聚幅度提高1%,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上升1. 10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上升0. 305%。(2)经济集聚通过矫正或恶化企业要素扭曲影响企业规模,进而使宏观经济效率发生变动。量化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年均提升幅度为0. 47%;多样化集聚则会降低总量生产率,年均拖累效应达到1. 78%。(3)不同集聚类型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西部地区、外资企业从专业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港澳台企业从多样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拖累效应更小。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不同集聚经济类型影响经济效率微观机制的新视角,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与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卫华  
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人与自然发生物质变换的直接生产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诸多利益关系的交易过程。影响直接生产过程效率的因素是智力,它的具体形式体现在人力资本中的技术和体现在物质资本中的技术。我国直接生产过程效率低的原因并非一般性的技术落后,而是由于人力资本不足以及人为设置的产业类型超越了我国的技术资源条件。影响交易过程效率的因素既有智力,又有道德,二者主要通过教育投资形成,皆为资本。作用于社会的智力资本和道德资本也采取二种形式积累,一是在人的精神中积累,形成“社会人力资本”,二是在制度中积累,形成良好、有效的制度。社会人力资本和有效制度都影响着人的行为,从而影响效率。从交易方面看,我国经济低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志丹  宋朋  
本文以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测度了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更多地体现了政府指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主板市场的配置效率最低,创业板的配置效率最高,中小板的配置效率居中;在市场竞价条件下,仅中小板市场发挥了基础配置作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配置效率尚未显现。因此,只有在强化市场监管独立性的同时,大力推进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完成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耿晓媛  
通过适度延展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由多层次、双内涵入手,以资本循环的整个流程作为切入点,借助杰弗里·沃格勒(Jeffrey Wurgler)模型,探究2010—2019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测度,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展开横向对比分析与纵向趋势分析。结果发现:第一,相较于中小板以及创业板,主板市场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第二,不管是主板还是中小板抑或创业板市场,在研究期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多数年份均超过了0.5,说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一定有效性;第三,各资本市场配置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近些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管理机制越来越成熟、健全,尤其是在合理投资方面的管理越来越完善。因此,加快我国新兴资本市场建设,应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同时加大力度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推动创业板市场等新兴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设立相关制度与机制,更好地实现各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全面提高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谨凯  
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本流动约束现象 ,由此产生了资本流动低效率。文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初始流动低效率和我国的资本再流动产生的低效率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提高资本流动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