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8)
- 2023(12284)
- 2022(10242)
- 2021(9202)
- 2020(7457)
- 2019(16620)
- 2018(16040)
- 2017(30013)
- 2016(16393)
- 2015(17777)
- 2014(17466)
- 2013(17335)
- 2012(16264)
- 2011(14883)
- 2010(14842)
- 2009(13448)
- 2008(12898)
- 2007(11451)
- 2006(10184)
- 2005(9460)
- 学科
- 济(71788)
- 经济(71707)
- 管理(46661)
- 业(44456)
- 企(32334)
- 企业(32334)
- 方法(26182)
- 数学(23032)
- 中国(23013)
- 数学方法(22891)
- 农(22288)
- 地方(21095)
- 贸(19365)
- 贸易(19351)
- 易(18836)
- 财(18060)
- 业经(16379)
- 环境(16190)
- 农业(15656)
- 学(13724)
- 出(12753)
- 制(12142)
- 发(12103)
- 银(11769)
- 银行(11731)
- 融(11716)
- 金融(11716)
- 地方经济(11703)
- 技术(11609)
- 行(11394)
- 机构
- 学院(232737)
- 大学(230521)
- 济(100475)
- 经济(98624)
- 管理(86974)
- 研究(84711)
- 理学(75076)
- 理学院(74144)
- 管理学(73010)
- 管理学院(72596)
- 中国(63896)
- 科学(52285)
- 京(49412)
- 农(46148)
- 财(44525)
- 所(43583)
- 研究所(39680)
- 中心(38368)
- 业大(37418)
- 农业(36295)
- 江(35432)
- 财经(35195)
- 经(32027)
- 范(31278)
- 北京(31266)
- 经济学(31059)
- 师范(30870)
- 院(30669)
- 州(28286)
- 经济学院(28225)
- 基金
- 项目(158938)
- 科学(125406)
- 基金(115649)
- 研究(112264)
- 家(102961)
- 国家(102055)
- 科学基金(86813)
- 社会(74564)
- 社会科(70878)
- 社会科学(70863)
- 省(63012)
- 基金项目(61477)
- 自然(55808)
- 自然科(54512)
- 自然科学(54498)
- 自然科学基金(53511)
- 划(52865)
- 教育(50299)
- 资助(46212)
- 编号(43282)
- 发(39876)
- 重点(36297)
- 部(34586)
- 成果(33363)
- 创(33206)
- 国家社会(31643)
- 发展(31486)
- 创新(31134)
- 展(30958)
- 科研(30736)
- 期刊
- 济(113560)
- 经济(113560)
- 研究(69094)
- 中国(50826)
- 农(42155)
- 学报(40090)
- 科学(36171)
- 财(32189)
- 管理(31262)
- 大学(29979)
- 农业(28935)
- 学学(28507)
- 教育(24115)
- 融(22699)
- 金融(22699)
- 业经(20491)
- 经济研究(19503)
- 技术(17885)
- 财经(16844)
- 业(15750)
- 问题(15176)
- 经(14511)
- 贸(13809)
- 商业(12588)
- 国际(11965)
- 资源(11493)
- 科技(11414)
- 世界(11186)
- 版(11096)
- 技术经济(11090)
共检索到35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康平 童健 储成君
采用世代交叠模型(OLG)分析框架,研究了环境质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即追求健康水平的消费动机,并利用CGSS2010年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居民是否关注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越严重,家庭消费支出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关注环境问题的居民的幸福感越低;环境污染是否严重不会改变不关注环境问题的居民的幸福感;居民的环保意识不会影响其环保意愿,但会影响其环保支出意愿,不关注环境问题的家庭有"搭便车"倾向;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类型的环境问题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收入差距会改变人们的环保行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欧阳红兵 张支南
目的:分析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口结构调整对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方法:构建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环境质量、人口年龄结构及其交互项对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支出有显著的影响,人口结构转型和环境质量恶化共同推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卫生支出井喷式增长。结论:人口结构转型、环境质量恶化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着的两大难题,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这两大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张坤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以NO2和颗粒物浓度作为环境质量的代表,对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按性别进行了分层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虽然有性别上的差异,但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2)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其中,环境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女性大于对男性,而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则相反,男性大于女性;(3)收入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呈倒"U"型,拐点值是人均人年收入30万元,远远高于当年人均GDP。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关键词:
收入 健康 主观幸福感 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利用2015年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个体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健康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和健康对幸福都有积极的影响,且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收入不仅能够直接改善人们的幸福状况,而且还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此外,还证实了收入和健康对幸福的影响存在一种替代效应,即健康对幸福的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随着健康的恶化而减弱。
关键词:
收入 健康 主观幸福感 作用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李国锋 陈思杰
依据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智慧城市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发展通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医疗满意度,增加公民互联网参与等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且对中东部地区、高收入家庭、强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在采用“所在地区与杭州的球面距离”以及“所在地区与省会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鉴于此,应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警惕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数字鸿沟”,缩小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斌 刘米娜
文章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的收入、社会资本、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稳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相对收入的影响力最大,但健康和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控制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婚姻、教育和工作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提高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要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构建公正的社会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叶秀 宁艳杰
采用社区环境调查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的4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15.6368±3.9625)良好。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区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景观优美"、"邻里关系良好"等5个指标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社区环境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的发生。因此,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的的经济转型,可以看作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 段玄锋 余菊芬
为了解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评价性支持的中介机制,采用健康行为、主观幸福感、评价性支持量表对四川、重庆地区256名特教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健康行为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健康行为及其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3)特教教师的评价性支持在健康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国良
人类对幸福感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意义上,作为幸福感主要成分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要素紧密相关;而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状态,又使它与幸福感直接发生关联。实际上,从内涵上审视,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属仲、伯之间;从溯源上考察,心理健康需要幸福感的支撑;从目标上解析,心理健康的价值追求就是幸福感;从结果上考察,心理健康应是幸福感的副产品。一句话,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可以说,正是对幸福感的不懈追求,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生命也藉此完成质的飞跃。显然,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及其要素相互促进,且已成为新时代心理健康的一种新诠释、一抹新亮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大宇
根据卫生经济学的观点,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研究通常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这忽视了健康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从主观幸福感的视角来衡量健康的经济价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的影响。利用一个国际上权威的主观幸福感数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经济价值进行的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确实低估了健康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
健康 经济价值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一帆
文章利用2019年珠海市健康城市调查数据对居民身心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家庭收入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人群具有更为优秀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获得高幸福感评价结果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对幸福感提升的影响暂不显著;高收入家庭人群则会权衡身体与心理两者带来的双重影响,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兼备才能获得高收入家庭人群在幸福感提升方面的认同。此外,经济因素对低收入家庭人群的幸福感维护更为显著,家庭成员数量、身体健康不佳等容易带来生活成本提升的因素都极有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而经济因素对高收入家庭人群不具显著影响。
关键词:
身心健康 主观幸福感 家庭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晨 杨晔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包括躯体健康、精神状态和自评健康)。研究发现:幸福感越高的农村老年人,其健康的概率越高。在引入环境因素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保持稳健。分样本讨论结果显示,在教育、子女照料、家庭收入等传统促进居民健康的因素缺失的情况下,幸福感可以起到健康补偿的作用。对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影响机制分析后发现,幸福感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效应、经济收入效应以及健康行为效应促进老年健康,并且健康行为效应成为幸福感影响中国农村老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