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2239)
- 2022(10182)
- 2021(9481)
- 2020(7421)
- 2019(17202)
- 2018(16579)
- 2017(31228)
- 2016(16469)
- 2015(18592)
- 2014(18213)
- 2013(18100)
- 2012(17154)
- 2011(15837)
- 2010(15748)
- 2009(14525)
- 2008(14309)
- 2007(12414)
- 2006(11303)
- 2005(10479)
- 学科
- 济(79714)
- 经济(79643)
- 管理(48396)
- 业(43208)
- 企(32751)
- 企业(32751)
- 中国(30035)
- 方法(26876)
- 数学(23314)
- 数学方法(23197)
- 地方(22260)
- 农(21153)
- 业经(17074)
- 财(16991)
- 环境(16941)
- 贸(16130)
- 贸易(16114)
- 易(15636)
- 农业(14555)
- 发(13975)
- 融(13639)
- 金融(13639)
- 制(13629)
- 银(13497)
- 学(13490)
- 银行(13486)
- 行(13197)
- 地方经济(11993)
- 划(11431)
- 和(11071)
- 机构
- 大学(238930)
- 学院(238544)
- 济(110323)
- 经济(108328)
- 研究(90580)
- 管理(88942)
- 理学(75619)
- 理学院(74698)
- 管理学(73851)
- 管理学院(73389)
- 中国(70361)
- 京(52526)
- 科学(50855)
- 财(48930)
- 所(44529)
- 研究所(40225)
- 中心(39932)
- 财经(38899)
- 经济学(35804)
- 经(35581)
- 农(35046)
- 江(34712)
- 北京(33982)
- 范(33507)
- 师范(33252)
- 院(33096)
- 经济学院(32254)
- 业大(29824)
- 财经大学(28982)
- 州(28200)
- 基金
- 项目(156724)
- 科学(126058)
- 研究(118123)
- 基金(116202)
- 家(100863)
- 国家(100043)
- 科学基金(86144)
- 社会(80248)
- 社会科(76260)
- 社会科学(76245)
- 基金项目(60815)
- 省(57925)
- 教育(52521)
- 自然(51673)
- 自然科(50486)
- 自然科学(50476)
- 划(49890)
- 自然科学基金(49582)
- 资助(46662)
- 编号(45445)
- 发(39686)
- 成果(37052)
- 部(36029)
- 重点(35791)
- 国家社会(34986)
- 发展(32867)
- 创(32601)
- 课题(32355)
- 展(32329)
- 教育部(31427)
- 期刊
- 济(126639)
- 经济(126639)
- 研究(80041)
- 中国(52160)
- 财(35766)
- 管理(33874)
- 科学(33106)
- 农(33054)
- 学报(31895)
- 教育(25959)
- 融(25452)
- 金融(25452)
- 大学(25260)
- 学学(23589)
- 农业(23154)
- 经济研究(21846)
- 业经(20128)
- 财经(20013)
- 技术(18814)
- 问题(18163)
- 经(17501)
- 贸(14940)
- 世界(14142)
- 国际(13552)
- 业(12931)
- 资源(12211)
- 发(11801)
- 技术经济(11579)
- 现代(11498)
- 商业(10696)
共检索到37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婷婷 王勇
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品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人口普查、夜间灯光和基于卫星反演的大气污染等数据,分析空气污染引致人力资本选择性流动,进而带来的城市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空气污染并没有显著影响城市人口规模变化,但是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速和增长质量。以PM_(2.5)和SO_2为代表的空气污染导致城市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显著流出,进而带来城市人均夜间灯光亮度值和GDP增长率的下降。本文进一步基于“两控区”政策,反向论证了环境规制政策能够带来空气质量改善,从而减缓高人力资本的流出,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从经验上分析了环境规制、环境质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为中国城市兴衰格局提供了一个基于环境视角的解释。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城市发展 人力资本 环境规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磊
文章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的工业污染数据对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路径。研究结果支持了城市化最终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观点。城市化过程中工业污染得以集中,治污部门自身存在的递增规模收益使得污染物能在更高的集中水平上得到处理。因此,集中治理污染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松林 李清彬 武鹏
与传统文献把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分开解释不同,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根源在于交易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长期低水平演进的交易效率导致"分工刚性",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亦工亦农"的农民工难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因此,这种分工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工业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滢 马静
文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系统耦合协调度衡量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并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质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质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存在长期的相互促进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质量存在单向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水平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向内集聚,从而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大丰
针对中国城市人力资本估算中的困难,在Casey B.Mulligan和Xavier Sala-I-Martin(1995)关于人力资本估算思想的启发下,本文明确提出单位人力资本的概念;在对技术进行适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估算的、可实现的框架。运用中国行政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资料,本文对中国各城市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城市的人力资本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对人力资本估算的相关性检验表明,本文所估算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通过对中国各城市人均人力资本标准差的计算,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城市之间的人力资本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扩大。初始的人力资本与人力...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工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广帅 胡锦锈
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入高校数量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人力资本对环境质量的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人力资本高的区域,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环境质量 区域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祁毓 卢洪友 张宁川
本文在Blanchard(1985)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如何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认为平衡增长路径中的最优增长率受到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环境因素对长期最优增长的影响可以由污染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来解释,教育和医疗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健康风险。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1992-2011年我国28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在克服内生性影响基础上,考察了环境污染对健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确实对国民健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健康影响到经济增长;教育人力资本和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减轻污染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健康损害还会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和劳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望舒
结合中国二十年中四次主题公园建设高潮,分析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经验,认为中国已进入兴建主题公园产业的时代。为此需要逾越六大认识问题,抓好超大型项目建设的"龙头",以主题公园的发展优化文化产业自身结构,推动文化娱乐装备业的成长,形成科技、金融、工业、商业等支撑文化产业的环境。应以优秀中华文化和现实危机文化为重要主题内容,采用高科技模拟仿真和让游客高度参与体验的设计标准,面向短期度假消费群体,通过政府支持、专家辅佐、企业主导的模式,构建起中国特色主题公园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主题公园 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陈晴
本文以2001—2016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公布的卫星监测PM2.5浓度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的基础上将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同时纳入计量回归模型中,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呈现非线性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区域归属和行政等级视角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具有异质性,以此综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从支持“污染天堂”假说向支持“污染光环”假说转换;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毅 王朝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此情况下,中国城市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而随着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贫困研究的相关理论,采用CGSS的微观调查数据,借助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着重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城市相对贫困发生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不会自动产生;(2)不同纬度的人力资本均能有效地缓解中国城市的相对贫困问题;(3)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网络性资源,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未来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绍东
家庭内部的生育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强度的逆向关系,是促使我国城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强调人力因素的质量特征对城乡差距的影响时,不能忽视人力因素数量特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1993年至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正是由于农村家庭的子女数量偏好所产生的对子女质量提高的抑制作用,使得农村长期处在高生育率、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低增长率的"马尔萨斯陷阱"之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静 楠玉 刘霞辉
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中国当前均存在研发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表现出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且"索洛悖论"出现在研发强度为5-6的区间。通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给出理解这一反常结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力资本投入错配,直接后果是持续创新失去人力资本依托。最后,基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两个维度,进一步实证发现,实现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匹配,可以规避研发投入递增与技术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索洛悖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静 楠玉 刘霞辉
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中国当前均存在研发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表现出研发投入的"索洛悖论"现象,且"索洛悖论"出现在研发强度为5-6的区间。通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框架,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给出理解这一反常结果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力资本投入错配,直接后果是持续创新失去人力资本依托。最后,基于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两个维度,进一步实证发现,实现人力资本与研发投入匹配,可以规避研发投入递增与技术进步递减同时并存的困境。而实施条件是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在创新中的作用,以及改变因政策偏向、资源垄断以及要素市场扭曲等导致人力资本错配的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索洛悖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静 楠玉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错配使得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演进迟滞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并存。然而,无论是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还是国外同类行业,中国事业型单位或行业、垄断性行业、非生产性行业都有着极高的人力资本强度,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和部门,人力资本水平一般都低于其他国家。本文的政策含义为: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同时,实现人力资本适宜匹配,最大限度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适度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适宜匹配 人力资本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